當地時間2025年2月26日,一場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里特別重要的會議開場了,這就是首次內閣會議。這場會議那可是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為啥呢?因為不光特朗普的一幫內閣成員都來了,還有一位特別的嘉賓——“政府效率部”負責人埃隆·馬斯克也來參加。
馬斯克大顯身手,改革計劃引爭議
馬斯克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好多大膽的計劃,主要就是圍繞著解決美國那超級多的財政赤字問題。他直接就說,美國現在每年有2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這就跟一顆定時炸彈似的,要是不解決,國家都快像沒錢倒閉的公司一樣“破產”了。他打算在2026財年之前削減1萬億美元的赤字,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他想通過減少政府亂花錢的地方,比如那些沒必要的開支,還有把老掉牙的計算機系統升級這些辦法來實現。
在聯邦雇員管理改革方面,馬斯克要求所有聯邦雇員都得交周報,也就是“五點報告”。他把這個當成是看看員工是不是在好好干活的“脈搏測試”。他覺得,要是員工連郵件都不回,也不匯報工作干得咋樣,那可能就是在偷懶混日子 ,甚至懷疑有些拿政府工資的人是不是根本就不存在,或者用的是假身份。他這個要求可不得了,司法部、國防部這些部門都反對,畢竟誰也不想多這么個麻煩事兒,每天忙得要死,還得寫周報。但特朗普站出來給馬斯克撐腰,還說要是有人不滿意,就把他們攆出去。這特朗普和馬斯克的關系,看來不一般,特朗普這么支持馬斯克,背后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呢?
馬斯克還說,因為自己推動這些改革,收到了“好多死亡威脅”。這也能想得通,他這改革動了不少人的利益,碰到了一些人的蛋糕,人家肯定不樂意,說不定就想嚇唬嚇唬他。不過特朗普在會議上給他撐腰,說內閣成員“大多數都挺高興”,但這“大多數”到底是多少,是真高興還是裝出來的,就不好說了。
美烏協議背后,利益與爭議并存
特朗普在會議上宣布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了個“重大協議”,這個協議主要和烏克蘭的石油、天然氣還有礦產資源開發有關。按照協議,烏克蘭那邊得把未來資源賺的錢的50%放進美烏共同基金里,美國還會管著這個基金的經濟利益分配。特朗普說,這么做能把之前給烏克蘭的3500億美元援助拿回來,可實際數據不太對,基爾研究所統計美國實際援助也就1190億美元,特朗普這是故意往大了說,還是有別的原因呢?
在安全承諾這塊,特朗普明明白白地拒絕給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還說“歐洲是鄰居,應該讓他們負責”,讓烏克蘭“別再想著加入北約”。他還打算推動美國和俄羅斯直接談判,要求普京在俄烏沖突里讓步。這可把烏克蘭坑慘了,本來還指望美國能多幫著點,這下希望全沒了。美國這么做,是想在俄烏之間找個平衡,還是單純不想再往里投更多資源了呢?
還有個有爭議的地方,特朗普說烏克蘭有特別好的稀土資源,可又拿不出足夠的證據。這就怪了,沒有證據就說人家有優質稀土資源,還想在這上面合作,這背后的目的是不是不單純?是不是想借著這個由頭,從烏克蘭撈更多好處呢?
“黃金簽證”計劃,美債償還新希望?
特朗普政府推出了“黃金簽證”計劃,就是定價500萬美元的“金卡”,買了這卡就能拿到永久居留權,跟綠卡差不多,但不會直接給公民身份。特朗普政府想靠賣這個卡來還美國的國債,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要是能賣出20萬張,就能拿到1萬億美元,要是賣出1000萬張,那就有50萬億美元,這可比現在美國國債的規模大多了。這想法聽起來挺美,但現實真能像他們想的那樣嗎?
這個政策還挺松的,不強迫申請人去創造就業機會,也不限制國籍名額,不過強調得杜絕現在EB - 5簽證的欺詐問題。但這500萬美元的門檻可不低,能拿出這么多錢的人可沒幾個。而且要吸引全球1%的百萬富翁來買這卡,這現實嗎?會不會最后就是個空想,根本賣不到他們想要的數量,沒辦法實現還國債的目標呢?
關稅政策調整,經濟與貿易的博弈
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也有新動作,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原來定在3月4日要收25%關稅(針對墨西哥商品、加拿大非能源類商品),現在推遲到4月2日了,不過得等這兩個國家證明在邊境管控上有進展才行。這是在給兩國施加壓力,還是在等什么時機呢?是想通過關稅這個辦法,讓墨西哥和加拿大在邊境管控上多花點力氣,還是有別的考慮呢?
對于歐盟,美國打算加征25%關稅,汽車還有其他商品都包括,具體的細則還沒公布。這消息一出來,經濟學家們都坐不住了,紛紛批評關稅政策可能會讓美國經濟發展變慢還物價上漲,還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美國這么做,是想保護自己國家的產業,還是想在貿易上撈更多好處呢?這會不會最后害了自己,讓美國經濟變得更糟糕呢?
政府規模縮減,裁員計劃喜憂參半
特朗普要求各個機構在3月13日之前提交重組計劃,環保署更是打算裁掉65%的員工。之前已經有超過20萬名聯邦雇員被辭退或者接受了“買斷”方案,不過有些裁員因為裁錯了關鍵崗位,像核安全管理人員,最后又取消了。這裁員計劃,看著是想把政府規模變小,提高效率,但實際做起來卻問題一大堆。
馬斯克負責的“政府效率部”被人說沒什么計劃,這么大規模的裁員,要是不規劃好,很容易出亂子。但特朗普卻說是“史上最厲害的內閣”,這和實際情況好像不太一樣。到底是特朗普太自信了,還是他有別的想法,覺得這些問題都能解決呢?
數據、資源與計劃,爭議不斷
特朗普在會議上好幾次用的都是不對的數據,像對烏援助金額,這就引起了媒體的懷疑。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統,連數據都搞不清楚,這做的決策還能靠譜嗎?這會不會影響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讓其他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度降低呢?
烏克蘭稀土儲量沒有得到權威的證實,美國就想和人家在這上面合作,這合作以后會怎么樣實在是說不準。要是最后發現烏克蘭根本沒有他們說的優質稀土資源,那美國這一系列操作,不就白費勁了,還可能引發國際上的矛盾。
賣1000萬張“金卡”的計劃,看著有點不太現實。要吸引全球1%的百萬富翁,這難度不用想都知道。而且就算真有人買,后面怎么管理、這些人怎么融入等問題,都得考慮。這計劃到底能不能真正實現,還是只是特朗普政府的一個美好幻想呢?
結語
這場特朗普新政府的首次內閣會議,真的是全是看點,到處都是爭議。從馬斯克的改革計劃,到美烏協議,再到關稅政策、政府裁員這些,每一項決策都可能對美國甚至全世界產生很大的影響。特朗普政府的這些決策,有些看著大膽又有新意,但也有些沒好好考慮實際情況。希望他們在后面實施的時候,能多想想實際情況,好好衡量一下好處和壞處,做出真正對美國和世界都有好處的決策。畢竟,一個國家的政策,可不是小事,做一件事就能影響到很多方面。我們作為旁觀者,也會一直盯著這些政策以后會怎么發展,會有什么影響。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均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各位看官謹慎觀看、評論,理性看待,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請勿惡意舉報。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