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仲艷妮
陳賡是八路軍將領中頗具個性的人物。他出身黃埔軍校,與國民黨黃埔系將領稔熟,曾把蔣介石背離危險境地;在敵后抗日戰場,他身經百戰,智勇雙全,成為太岳根據地的領導人??箲饎倮?,國民黨軍隊大肆進犯太岳區,搶占勝利果實,相對富庶的太岳區成為國共雙方沖突最為嚴重的區域。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知人善任,派遣陳賡作為軍調小組中共方面首席代表,前往侯馬、臨汾、太原、北平等地,參加軍事調處談判。
有理有節 掌控談判主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蔣介石命令日偽軍不得向八路軍和新四軍投降,只能向國民黨軍隊投降。然而處在日偽軍當面的都是八路軍和新四軍等人民武裝,國民黨軍隊遠在大后方。為贏得調兵遣將時間,制造和平建國的假象,蔣介石一方面假意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利用和談拖延時間,加緊準備內戰;一方面積極從西南大后方向華中、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大規模運送兵力,以“受降”的名義,搶占被八路軍和新四軍等人民武裝包圍的軍事要地。毛澤東從爭取和平大局出發,毅然赴重慶參加談判。在此期間,劉伯承、鄧小平率八路軍晉冀魯豫邊區主力發起上黨戰役,痛擊大舉進犯太行解放區的閻錫山軍隊,陳賡在上黨戰役中功勛卓著,有力配合了重慶談判斗爭。戰場上打不贏,國民黨不得不于10月10日簽訂了和平民主建國的《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并在美國特使調解下,于1946年1月10日簽訂《關于停止國內軍事沖突的協議》,13日零時起生效,由此國共開始了長達一年的軍事調處談判。
美國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妄圖用“和平”手段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實現在國民黨領導下的所謂“中國統一”,出面監督干預停戰協議的執行。1945年12月初,國民黨代表張群、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美方代表馬歇爾組成軍事三人小組,負責組建軍調部。1946年1月13日,由國民黨代表鄭介民、共產黨代表葉劍英、美方代表羅伯遜,在北平正式建立軍事調處執行部,下設若干執行小組和交通小組,主要任務是分赴各軍事沖突地點監督停戰、解決軍事糾紛。軍調部派往山西的有太原、臨汾(原為侯馬)和大同3個執行小組。
2月2日,時任晉冀魯豫軍區第4縱隊司令員的陳賡,奉命擔任臨汾軍事調處執行小組中共首席代表。美方代表為貝爾上校,蔣方代表為閻錫山第13集團軍司令王靖國。陳賡接到指示后,迅速組成一個由第4縱隊副司令員韓鈞、太岳區黨委宣傳部長李哲人、縱隊作戰科長王亭蘭、偵察科長史丁文等人組成的談判代表團。在談判前,陳賡告誡我方代表:第一,國民黨和我們談判是被迫的,他們根本沒有和平誠意,我們要提高警惕,防止敵人搗鬼;第二,斗爭要掌握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第三,不穿美國人和國民黨的軍裝,注意風度儀表,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第四,對美國人和國民黨要不卑不亢,堅持原則,站穩立場。
2月4日下午,執行小組到達臨汾城內王靖國司令部。翌日清晨,史丁文從國民黨一份小報中縫里看到一則消息,上面寫著某劇團“為戡亂平叛義演慰勞前方將士”,他立即用紅筆標出送給陳賡。陳賡看后馬上向美方代表提出召開執行小組第一次會議的建議。2月8日,執行小組舉行首次軍調會議。陳賡就報紙上的消息提出抗議,指出國民黨宣傳“戡亂平叛”是站在錯誤立場,對談判沒有絲毫誠意。他鏗鏘有力的斥責讓閻方代表十分被動,只好表態要立即發出公函,通令制止此類事件發生。在這次會議上,陳賡還針對王靖國蠻橫無理的造謠誹謗,用事實說明一些有“爭議”的地方何時為八路軍所解放,閻軍又是何時進犯,并拿出閻錫山、王靖國親自簽署的向解放區進攻的命令。王靖國見狀,惱羞成怒,厚顏無恥地加以抵賴。經過陳賡及我方代表堅決斗爭,2月23日,雙方終于就互派聯絡小組及人員來往、交通運輸等問題,簽署了臨汾停戰協議。
◆陳賡參加軍調處執行部北平小組工作時合影,左起:韓鈞、翻譯、陳賡、譚壯。
在臨汾談判期間,國民黨軍隊進犯我晉南解放區,被太岳軍區部隊奮起反擊殲滅。王靖國想在談判桌上趁機搗亂翻案,直接點出我方太岳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王墉的名字,誣稱是王墉親自率隊進攻的。而此時王墉恰恰以參謀處處長的身份參加軍調談判。陳賡不動聲色,看著王靖國把戲演完,隨后,他指著身旁的王墉說:“他就是王墉,一直坐在這里開會,怎么會指揮部隊去進攻你們?想造謠也得先打聽一下嘛!”一句話令王靖國尷尬至極。
2月26日,雙方繼續就恢復交通、平毀交通沿線的軍事工事問題進行談判。王靖國強詞奪理,說他們修筑的工事是“保護”交通線的,不能拆除。王靖國公然違背軍調部“和字第四號”命令,令美方代表非常尷尬,貝爾訓斥道:“軍調部‘和字第四號’已明確規定,凡交通線工事須立即拆除。如按王將軍意見,則無一碉堡可拆除。”陳賡趁熱打鐵,列舉閻軍違反軍調部命令及臨汾協議的大量事實,說明我方集中鐵路職工恢復交通、平毀鐵路沿線日偽軍工事的有關情況。美方代表聽了也不得不點頭稱是。
陳賡對沖突的熟悉程度和機智辯才,一次次讓王靖國顏面掃地,為我方贏得主動,也贏得了在場閻軍軍官的敬佩。在一次談判會上,陳賡針對王靖國的無恥讕言,用大量不容抵賴的確鑿證據,揭露國民黨方面破壞停戰協議的罪行,一口氣講了兩個小時。因為會場就在王靖國司令部大院里,閻軍許多軍官聞聲涌來,圍在窗戶旁邊聆聽。陳賡侃侃而談,慷慨激昂,妙語連珠,這些人也不禁鼓起掌來。貝爾伸出大拇指欽佩地說:“我今天見識到了中國也有將軍風度的將領!”陳賡淡淡地說:“我不要你夸獎,我們八路軍將領與你們美國將領完全不同!”
3月中旬,陳賡被中共中央派往軍調部太原執行小組,接替許光達擔任中共代表。他到太原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清閻錫山非法留用日軍進攻解放區的真相。3月初,閻錫山派出閻日混編部隊2萬余人,沿白晉鐵路線向解放區大舉進犯。太原軍調小組及時組織調查披露,迫使閻軍暫停行動。閻錫山第7集團軍司令趙承綬仍不死心,讓日軍第14旅團旅團長元泉馨(改名原全福)代替他在前線指揮作戰。我方代表揭露國民黨軍隊勾結留置日軍的罪行,閻錫山代表不但狡辯抵賴,反而誣蔑我軍“增援之共軍中,有武裝之日人300余參加作戰”。于是,陳賡提議:3月23日,軍調小組三方代表前往祁縣來遠鎮前線,查明真相。
閻軍懼怕軍調小組實地勘察,連夜秘密布設地雷阻止他們。翌日拂曉,軍調小組成員剛走出100多米,就踩上地雷,陳賡險遭不測,我方代表王亭蘭身負重傷,醫治無效犧牲。面對敵人的無恥恫嚇,陳賡無所畏懼,繼續身赴險境,挖掘鐵證。一次,陳賡一手拿著軍調旗,一手拽著國軍代表鄒陸夫到南山頭視察。日軍士兵在閻軍中多為技術兵種崗位,陳賡要求去炮兵部隊。在閻軍一個炮兵陣地上,他一把揪住一個模樣像日本人的士兵,厲聲問道:“你是干什么的?”對方嚇得只搖頭不答話,渾身發抖,嘴里“嘰哩咕?!眮y叫。陳賡舉起相機“咔嚓、咔嚓”地按了幾下快門,對方更加害怕,杵在那里,一動不動。陳賡讓人把這個失魂落魄的鬼子兵帶走,作為閻軍留用日軍的鐵證。事后陳賡笑著告訴大家,其實當時相機壞了,里邊就沒裝膠卷,拍照取證是嚇唬人哩。陳賡的堅決斗爭,徹底揭穿了閻錫山留用日軍、破壞停戰協定的事實,迫使閻軍暫停了對解放區的猖狂進犯。
以打促談 配合談判斗爭
全面停戰協議雖已簽定,軍調部也已成立,但閻錫山堅持打內戰,毫無和平誠意。閻錫山認為:軍事調處不過是“走馬觀花”,美國人和蔣介石都解決不了山西的問題。他對部下說:“和平是不會持久的,調處盡管調處,要準備一旦打起來,自己不要束手無策。”他一面敷衍應付軍事調處,假意同共產黨進行停戰談判,一面采取各種卑劣手段,執意屢屢進犯解放區。據不完全統計,從1946年1月13日停戰令生效至6月底,閻軍向太岳解放區進攻達647次。使用總兵力計17.9萬人,侵占村、鎮153處;太岳部隊受襲擊傷亡258人,被俘、失蹤187人;政民干部傷亡92人,被俘、失蹤79人;群眾傷亡186人,被捕1790人;被搶糧食64.95萬公斤,被搶劫勒索錢幣3000余萬元,被拆民房812間。
與閻軍假談真打、肆意踐踏停戰協議不同,我軍始終堅持正義之師形象,抱以極大的誠意,堅決執行停戰協議,不給敵人留下口實,讓美方和閻方代表在談判桌上無法據實發難。停戰協議簽訂前的1946年1月11日,陳賡正在率部發起解放曲沃縣城的戰役。經過兩天激戰,12日晚23時,攻城部隊已登上城頭,勝利在望。此時,陳賡收到了周恩來親自簽署的電報:停戰協定于13日零時生效,要求各戰區作戰部隊,必須顧全大局,按時撤出戰斗。一個小時之后才是零點,在場的指戰員都希望占領曲沃城后再停戰。陳賡說:“恩來同志很少以個人名義發電報,這次親自署名,可見事關重大,我們不能為了這個曲沃縣城違抗中央命令?!标愘s作出立即撤出戰斗的決定。10旅旅長周希漢打來電話說:“我們命令登城部隊撤出戰斗,戰士們哭了,說愿意死在城頭上也不愿意撤下來?!标愘s向部隊解釋道:“我們退縮一下,握緊拳頭,可以更狠地教訓敵人?,F在重要的是,我們按時退出戰斗,在政治上占據了主動!”13日零時,停戰協定生效,部隊準時撤出了戰斗。
◆1946年,陳賡任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留影。
陳賡堅決執行停戰協定,將到手的勝仗停了下來,但閻錫山卻并不買賬,妄圖趁機奪回已被我占領之高顯、蒙城、侯馬、水頭等地,壓迫我軍退出同蒲鐵路線。1月14日,閻軍第72師向我蒙城進犯;1月19日,閻軍第34軍高倬之率3個師由臨汾出發沿同蒲路南犯,意欲搶占侯馬。陳賡向閻軍發出警告:“如不后撤,我軍將被迫還擊,勿謂言之不預!”閻軍誤以為這是我軍示弱,對警告置若罔聞。陳賡見狀正色道:“來而不往非禮也!當初撤出曲沃戰斗,我作解釋工作,說得口干舌燥,有的同志還沒轉過彎來;現在閻老西兒自己送上門來,不堅決予以痛擊,就不能教訓敵人,就愧對曲沃戰死的烈士!”1月23日,陳賡指揮4縱3個主力旅全線出擊,發起曲(沃)聞(喜)絳(縣)反擊戰,于蒙城、東西高村全殲閻軍第72師、45師的2個團約5000余人,俘師長以下3000余人,逼迫閻軍向臨汾城逃竄。我軍有理有節,追擊敵人至1月13日零時的原有交戰位置,即自行停止。
對于同蒲、白晉鐵路線上的閻軍的連番進犯,2月26日,解放區軍民堅決予以回擊。日軍宣布投降之前,白晉線一直在解放區軍民的控制之下,守備日軍獨立第14旅團被人民軍隊所包圍,理應由解放區軍民受降。而閻錫山在停戰令下達后,于2月4日命趙承綬率軍沿白晉線東沁段向南進攻,令在上黨戰役中潰逃到沁縣的閻軍殘部沿東沁段向北進攻,以策應南犯之閻軍。為了維護停戰協定,制止閻軍進犯,我方先禮后兵,在致電太原軍調小組、呼吁制止閻錫山蠶食解放區、挑動內戰陰謀無效后,果斷發起白晉線戰役。經半個月激戰,晉冀魯豫軍區部隊殲敵4000余人,控制了白晉線北關至南關間的鐵路。閻錫山的代表又被迫回到了談判桌前。經過太原軍調小組調處,陳賡與閻方、美方代表反復斡旋,達成了雙方停戰的《東沁協定》,規定雙方從3月23日起停止沖突,恢復白晉線東沁段交通;鐵路列車只供民用,不準軍用。但停戰不久閻軍就違犯《東沁協定》,繼續挑動武裝沖突,造成“打”“談”交織的局面。
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別想得到。軍事自衛反擊配合談判斗爭,打擊了閻錫山的囂張氣焰,有力鉗制了閻軍的粗暴進犯,逼迫其一次次回到談判桌前。陳賡在給所屬干部作報告時講道:“蔣介石、閻錫山不會真心要和平的,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向我們進攻,我們部隊必須加緊訓練和戰備,隨時準備痛殲來犯之敵!”“斗爭是殘酷的,我們作為軍人千萬不能麻痹大意。我們首先是打仗的軍隊,不是談判的軍隊。我們去談判,你們在家的任務就是準備打仗!誰敢侵犯就堅決消滅它!這種準備越充分,我們在談判桌上就越氣粗!”
靈活機動 壯大統一戰線
陳賡善于運用黨的統一戰線策略,在談判期間靈活機動,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對閻方堅決斗爭,對美方則既斗爭又團結,使美方盡可能了解真相、理解我軍,盡量保持客觀公正,在談判中不敢明目張膽地偏袒國民黨。
◆1946年陳賡在軍調部工作時,與美國軍官舒曼合影。
軍調執行小組初到侯馬,陳賡主動邀請軍調小組到我侯馬駐軍部分前沿陣地參觀。有的同志擔心這會使閻軍摸清我軍情況。陳賡說:“前沿陣地的情況只涉及一個班、一個排,而且隨時都有變化,看與不看,無關大局,讓他們看了,就證明這里屬于我方,是解放區,對方就不敢輕易搗亂;而且讓他們看看我們部隊的士氣,看看解放區的軍民關系,可以使他們對解放區和國民黨地區的情況有個比較,對美方和國民黨基層官兵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參觀完后,貝爾的司機兼報務員舒曼說:“在你們部隊里,看不出軍官與士兵的差別。你們穿得不好,可是紀律很好。”趾高氣昂的美方代表對我方態度開始變得友好。陳賡離開臨汾時,貝爾單獨送別并感慨地說:“我對您和貴方的合作表示感謝,我本人對將軍十分欽佩!”
陳賡在談判中緊緊依靠群眾,大力爭取國統區群眾的同情和支持,廣泛發動社會各界揭露閻軍罪行,在全社會掀起反閻、反內戰的熱潮。1946年1月14日,貝爾到侯馬會見陳賡,陳賡舉行大會表示歡迎。當地群眾深受閻軍壓迫禍害之苦,聽說軍調組來了,自動扶老攜幼趕赴會場,附近各界人士一萬余人在侯馬集會。陳賡致歡迎辭,貝爾致答謝辭,群眾代表紛紛上臺控訴閻軍罪行。貝爾向陳賡提出抗議:“你們這是在向我示威!”陳賡笑著答道:“你不是來調查的嗎?群眾講的可都是事實!你們美國號稱民主之邦,你一定懂得不讓群眾講話是不民主的!”
對于閻軍破壞停戰協定的倒行逆施,廣大群眾進行了堅決揭露和抵制。就在侯馬集會的當天,各界群眾4000余人在士敏縣(今沁水縣)舉行擁護“停戰協定”大會,要求國民黨遵守“停戰協定”,立即停止進攻太岳區。2月16日,太岳各界群眾5萬余人在陽城召開慶祝和平民主大會,要求立即制止國民黨閻錫山軍隊對太岳解放區的進犯。人民群眾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人心所向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終極力量。3年之后,國民黨軍隊如喪家之犬退出中國大陸,其實結局在這一刻就已經注定。
作風較量 彰顯制勝優勢
較量可能是戰場上的硝煙彌漫,也可能是談判桌上的唇槍舌劍,還可能是作風形象的內在比拼。談判期間,我方與閻方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太岳作風”與“太原作風”之間的較量。
陳賡在談判期間,接觸了不少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有的還是他在黃埔軍校的老同學,但無論遇到什么情況,他都表現出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八路軍的嚴明紀律。他帶頭保持我軍艱苦樸素的本色,一身土布軍裝、土布襪子、土布鞋,胸前和臂膀上端正佩著八路軍的標記。在他的影響下,隨行人員堅持保持我軍艱苦樸素的作風,連刷牙都一律使用牙粉,而不用牙膏。我方代表團成員、太岳軍區作戰科科長王亭蘭遭到國民黨軍官的嘲諷:“你們八路軍很進步呀!就是這穿著太‘國粹’!”王亭蘭自信地說:“這是人民給我們做的,我們穿著它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我覺得很光榮!”陳賡得知這個情況后,高興地對王亭蘭說:“你回答得好!”
◆1947年,陳賡和粟裕一同研討作戰計劃。
陳賡在北平軍調部時,黃埔軍校一期同學、時任國民黨北平警備司令的李文請他吃飯,見他從頭到腳一身土布衣,便送給他一套將校呢軍服,陳賡謝絕了。李文感慨道:“還是你們有前途?。∥覀兛墒菦]有前途了。因為如果談判成功,實行政治民主化,你們一宣傳,老百姓都被你們爭取過去了,我們宣傳不過你們;如果談判破裂要打的話,我們也打不過你們。過去你們軍隊那樣少,可是你們是游擊大王,會打游擊,我們沒有辦法?,F在你們有近百萬部隊了,看來最后我們只能當‘白華’了。真到了那個地步,還得請你老兄關照一下喲!”回到駐地,陳賡叮囑部屬:“不要被那些星星、杠杠看花了眼,別看他們表面光亮,內心卻很苦悶,充滿了失敗的情緒!”
隨著接觸增多,美方人員也逐漸對我方代表的嚴明作風心生感慨。時隔38年之后,舒曼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動情地說:“如果看看照片,你會發現我穿的大衣與陳賡的不同。當我們的軍調小組抵達臨汾時,我們準備了一些大衣,就是我穿的那種,國民黨人員接受了我們的饋贈,并且都穿在身上,而共產黨代表卻沒有。這件事使我感到,陳將軍是不會接受‘賄賂’而放棄原則的?!?/p>
1946年4月1日,太原各報發表《太原組答中央社記者》的新聞,其中有這樣一句話:“陳賡將軍之斡旋,應受最高榮譽?!边@是國統區新聞媒體對陳賡談判斗爭能力與藝術的中肯評價。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22萬人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陳賡按照黨中央的命令,機智地離開太原,在國民黨軍隊大舉進犯前安然回到太岳前線。1947年1月底,美國方面和國民黨方面徹底撕下偽裝,宣布解散軍事三人小組和軍調部,中共方面也隨即作出回應,撤離軍調代表和工作人員。
在長達一年的調處談判中,陳賡以堅定的信仰、過人的膽識、高超的智慧,本著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堅持針鋒相對,以打促談,與美國代表和閻錫山代表進行了堅決斗爭,充分揭露了國民黨以和談掩蓋內戰的真相,嚴正回擊了閻軍對解放區的肆意侵犯,有力喚醒了全國民眾徹底認清蔣閻之流假和平、真內戰的丑惡嘴臉,深刻影響了部分國民黨官兵和美方人士對中共的認識,讓歷史銘記了中共為和平民主所做出的艱辛努力。
本文為《黨史博采》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