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中國電商行業進入了發展深水區,平臺們不再執著于GMV,而是開始著眼于高質量發展,追求更多商業之上的價值。
過去一年最為典型。阿里發布的《2024財年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就顯示,過去一年,阿里巴巴集團自身運營凈排放(量)達到 444.9 萬噸,同比下降 5.0%;清潔電力使用比例達 39.0%。
其中,“可持續園區”作為四大減碳場景之一,自用園區單位面積排放同比下降15.3%,自用園區和自有物業的清潔電力占比31.8%。
到了年底,一場2024年差旅供應商大會上,阿里更是發布在2024財年,公司通過激勵員工低碳差旅等創新方式,實現差旅碳減排量近6,000噸,帶動員工差旅減碳行動超過130萬次。
減碳雖并不與商業追求相悖,但終究需要大量成本,阿里的野望可以看見。另一家巨頭京東,在這方面同樣大力加碼。而且到了最近,大家更是感受深刻——入局外賣行業的它,當起了攪局者,宣布要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這是一顆深水炸彈,攪得行業天翻地覆,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為騎手提供了更多保障,讓大家再一次看到了京東這家企業在ESG社會治理上的莫大決心。
在關注ESG、關注高質量發展上,已經成了電商行業共識。最近特賣電商發布了2024年度財報,也讓不少人感嘆它在ESG上面的付出。財報公布了過去一年,該平臺與利益相關方攜手減碳,著力發展公益事業的相關成果。
比如在減碳方面,過去一年,唯品會就在綠色供應鏈、清潔能源等領域,與利益相關方共同打造多個減碳項目。公司全年使用循環箱約80萬次,回收紙箱超2700萬個,光伏發電總量超58000兆瓦時。
公益事業事關ESG社會治理,唯品會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更是累計投入7.68億元支持相關事業。其中唯愛媽媽、唯愛心公益計劃、塱頭鄉村振興等系列公益項目取得一定成效。以唯愛媽媽為例,截至去年4季度,已累計為27.7萬個困境單親家庭提供幫助。
對于電商平臺而言,賺錢盈利確屬第一要義,但如今看來大家都打開了格局,悄悄開啟了高質量發展轉型。大家普遍認識到過去的模式太過粗放,需要重新構建價值,高質量發展之下,增長才會更可持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