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2月26日上午與下午召開的欽州市委政法工作會議和全市法院院長會議上,欽州市欽北區人民法院大寺人民法庭庭長李欽城分別代表單位和個人作相關經驗發言。
1
欽州市委政法工作會議
2
全市法院院長會議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定引領和上級法院的精心指導下,大寺法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拓展“雙語”特色司法服務的深度和廣度,精準聚焦轄區各族群眾司法需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司法審判全過程,取得了嶄新成效。大寺法庭榮獲“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稱號,成為全國法院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集體;李欽城同志也斬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強化“三項保障”,夯實司法服務基層基礎
其一,加強組織保障。依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司法教育實踐站和民族團結巡回法庭,大寺法庭主動進駐轄區4個鄉鎮和村綜治中心,與政法委員、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建立“城區、鄉鎮、村(居)”三級雙語聯調網絡,確保雙語審判工作規范有序推進。
其二,加強制度保障。探索建立雙語審判模式配套的雙語訴前聯調、上門立案、巡回審判、判后答疑和執行申請等司法服務機制,切實解決轄區群眾“語言不通、交通不便”等訴訟難題。全年共辦理雙語案件300件,以雙語特色司法服務拓展民族團結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審判工作與民族團結融合發展。
其三,加強隊伍保障。在院黨組的有力支持下,統籌在職在編員額法官2人,法官助理2人,聘用制書記員5人,法警3人組建雙語審判團隊,聘任25名鄉鎮、村(居)委干部參與調解,通過多元解紛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夯實司法服務化解糾紛基石。
做實“三項服務”,提升民族地區矛盾糾紛化解實效
首先,做實線上調解。大寺法庭依托遠程視頻調解系統、云庭等平臺進行網上調解、開庭,減輕當事人的訴累。2024年,共利用網絡辦案平臺調解、開庭100多次,成功調解案件70余件,實現矛盾糾紛在“云端”化解。
其次,做實聯動化解。推動人民調解“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與鎮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開展極端事件預防,巡回辦案40次、家事案件回訪48次,其中還通過聯合調解成功化解3件工亡案件,為受害人挽回損失300萬元。
最后,做實巡回辦案。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巡回辦案點和村(居)委法官工作室,打造“家門口的法院”,全面化解矛盾糾紛30件,調解成功率達75%,成功化解貴臺鎮南美村委百美村5個村民小組與黃某輝跨度6年的土地糾紛。
用好“三項宣傳”,增強基層群眾法治意識
一是用好法治文化陣地宣傳。在庭前建成民族團結法治文化廣場、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推動法治精神深入人心,2024年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和現場教學活動23次。
二是用好民族節慶宣傳。利用“三月三”民族節慶和各鎮趕集節點等節日開展“司法團結·民族和諧”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拍攝的極具廣西特色的雙語版“楓橋經驗”、《壯鄉的“和事佬”》工作經驗視頻獲新華社、人民法院新聞傳播總社推介。
三是用好民族語言宣傳。選取農村地區易發、多發且有典型教育意義的案件開展以案說法巡回辦案,深入田間地頭講述群眾身邊的法治故事,共計32場次,將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意識深植人心。
下一步,大寺法庭將會認真落實欽州市委政法工作會議和全市法院院長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大要求,以“如我在訴”的理念深耕人民司法一線,用實干和創新讓司法服務更有溫度、人民更加滿意、基層治理更顯效能,全力護航欽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欽州、法治欽州貢獻力量!
文 | 李彩靈
圖 | 欽州政法、欽州中院提供
編輯 | 蘇冬梅
審核 | 梁業盈
【2025年第22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