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解決法律文書送達工作中面臨的“找人不易”“送而不達”等難題,進一步提升審判效率,在2024年3月,云城法院引進專業送達小組,打造“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集約送達平臺,積極探索以電子送達為主的集約送達工作新模式,有效解決了“送達難”問題,實現了為法官減負、為審判提速的效果。
任何一項改革都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完成的,區法院推進電子送達集約化改革也是如此,從前期調研到實地考察,從不斷磨合到深度融合,經歷了曲折和艱難后才取得了實效。
黨組高度重視。黨組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送達難”問題,立足當前法院送達工作存在的實際困難,深入大灣區法院考察學習先進做法,高站位高標準部署推進集約送達工作。
精心挑選專業團隊。以服務外包的形式引進在大灣區法院相對成熟、評價較好的專業送達團隊,并結合云城法院實際量身定制業務覆蓋民商事及行政案件的排期、庭前、判后送達工作。
及時補短板強弱項。改革初期,專業團隊也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送達效率未能大幅提升。為此,黨組每半月組織召開一次工作調度會,推動送達團隊建立科學分配工作量、業務反饋和績效考核機制,每周與業務部門面對面溝通解決存在問題,促進工作高效開展。
強化建章立制推動常態長效。制定《關于進一步推廣適用電子送達的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明確工作流程、崗位職責,推動電子送達工作規范化開展。
改革運行至今,區法院集約送達平臺已走上了高效運行的軌道,送達效率穩步提升,有力推動了審判工作提質增效,同時也降低了送達成本。截至目前,集約送達小組完成民商事電子送達案件9656件,發送信息21304次,送達文書54619份,查閱數17399次,查閱率81.40%。綜合電子送達率75%,平均送達時間由原來的13.18天縮短為3天,共為法院節省郵費20多萬元。
接下來,區法院將持續優化集約送達工作模式,規范電子送達流程,全面提升送達效率,助力提升審判工作質效,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真正讓當事人感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
供稿:云城法院
編排、一審:葉佩琳
二審:朱峰立
三審:李秋海
云浮市中級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