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經濟2025:穩預期、促消費與擴內需》
作者:劉世錦 黃奇帆 黃漢權 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25年2月
內容簡介
2025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之年。在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的背景下,2025年將“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這意味著中國經濟運行的邏輯正在經歷新的調整與轉變。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怎么看、怎么干?本書由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領銜解讀,黃奇帆、黃漢權等知名經濟學家執筆,從守正創新與改革發展、宏觀經濟與預期管理、提振消費與擴大內需、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對外開放與區域創新五大部分展開深入剖析,對當下經濟發展的制度背景、問題挑戰和發展方向做出全面分析,幫助你讀懂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精準把握當下及未來發展方向。
?新經濟新動能的活力,從首發經濟說起?
朱克力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成都)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和“穩定器”。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錘定音,提出要“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強調要“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
以首發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新動能,正在發力成長。
全球經濟轉型中的中國定位
2024年,上海再一次成為全球消費市場的焦點。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在其位于上海的門店舉辦新品首發活動,吸引了世界各地消費者的目光。
這并非偶然。作為愛馬仕全球重要市場之一,上海的四家門店中有三家銷售業績躋身全球前十。過去十年間,愛馬仕大中華區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了五倍之多;未來十年,愛馬仕上海門店數量預計將從目前的四家擴展至十家甚至更多。
這樣的市場前景,展現出愛馬仕對中國消費能力的信心,也驗證了上海作為全球新品首發地的吸引力。
上海并非唯一一座走在首發經濟前沿的城市,但其發展速度和深度無疑具有標桿意義。根據統計數據,2024年1—7月,上海新增首店770家,同比增長16.5%。截至2024年一季度,450家國際品牌首店在上海亮相,同比增長55%。
這些亮眼的數據,描繪出一幅繁榮的商業畫卷,也揭示了首發經濟背后的深層邏輯。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調整。傳統的高速增長模式,逐漸讓位于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的經濟轉型。
生產過剩、資源緊張、環境壓力等全球性挑戰讓單純追求速度的增長方式難以為繼,而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與高效循環則成為新經濟邏輯的關鍵詞。在這一大趨勢下,中國以獨特的戰略定位和發展實踐,凸顯全球經濟轉型的關鍵角色。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獨善其身的同時,還承擔著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任,更在探索新發展模式上提供了豐富的經驗。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是中國應對這一時代命題的具體體現。
其中,對于“首發經濟”的強調,就是從消費側發力的一個重要體現。當前,首發經濟已從最初的“首店經濟”,進化為涵蓋品牌首店、產品首發、模式首測、技術首展、設計首秀、藝術首演等全鏈條發展的綜合性經濟模式;既承載著品牌和城市的經濟利益,更成為消費升級、產業轉型的催化劑。
對消費者而言,首發經濟提供了新鮮感和參與感。
2024年夏天,一家蘇州奶茶品牌在杭州開設首店,吸引了大批消費者駐足,最長排隊時間甚至超過10小時。這種對“首”的狂熱,既體現出消費者對新事物的期待,也展現出首發經濟在激發消費活力方面的巨大潛力。
這種新鮮感并不局限于小眾品牌。2024年11月,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400多項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首次亮相,成為展會的重要亮點。2024年3月28日,小米集團的首款新能源汽車SU7發布,自發布開始,27分鐘內訂單突破5萬臺,這充分說明了首發經濟將消費者的好奇心轉化為了購買力。
首發經濟對企業的意義并非只在于推動銷售額增長,更在于通過首發活動獲取市場先發優勢和品牌溢價。這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試驗場,幫助品牌快速驗證新產品和新模式的市場接受度,同時優化產品和服務。
首發經濟對產業升級的推動也不可忽視。
安踏在上海武康路開設的“零碳使命店”,看起來是一家服裝零售店,其實融合了環保、互動、展覽等多重功能。這家店里的每件商品都經過環保認證,成為可持續發展的范例。
首發經濟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同樣為城市帶來多重紅利。
近年來,首發經濟已成為許多城市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上海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首店經濟”概念,并逐步升級為“首發經濟”。對此,上海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包括為高能級首店提供高達100萬元的補貼,以及對有國際影響力的首發活動的場地租賃、展臺搭建等費用給予30%的補貼。這樣的真金白銀體現出上海以政策加碼激發商業活力的決心。
要論“首發之城”,上海顯然當之無愧,而北京、廣州、杭州等地,也在積極布局首發經濟。2024年上半年,北京新增首店485家,廣州引入205家品質首店,杭州則引入110家,同比上漲18%。
深圳也不遑多讓。從2022年開始,深圳以年均引進300家、三年引進超千家首店的速度領跑全國,平均每天都有一家首店在深圳開門迎客。
這些城市通過發展首發經濟,逐步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格局,既增強了城市商業活力,也拓展了經濟發展新空間。
新動能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作為一種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首發經濟是企業通過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乃至開設首店等活動而形成的綜合性經濟現象。它涵蓋了企業從產品首次發布、首次展出到首店開設、首次設立研發中心,甚至企業總部落地的全過程發展。
首發經濟強調時尚、品質和新潮,既符合消費升級的趨勢,也契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既是一種經濟行為,更是一種能夠反映區域商業活力、消費實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經濟形態。我們不妨通過具體案例,深入剖析首發經濟的內涵和其背后的理論基礎。
?第一,經濟的內涵首先體現在細節化創新上,這意味著在產品和服務層面的推陳出新,以及在供應鏈、技術應用和市場運營上的細致優化。
2017年,蘋果公司在芝加哥河畔開設了一家全球首創的“屋頂飛船”設計零售店,其屋頂由碳纖維材料制成,既環保又富有未來感,完美契合了該市的建筑風格和消費者審美。這一創新并不只是在物理層面引發關注,也通過獨特的設計語言提升了蘋果品牌的文化內涵和消費者黏性。
?第二,試點化實驗是首發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過小規模的試驗性推出,企業可以驗證新產品、新技術的市場接受度,降低試錯成本,同時為大范圍推廣積累寶貴經驗。
宜家家居近年來推出了“小型城市店”這一全新的零售模式,并選擇巴黎作為試點城市。這種小型城市店面積較傳統宜家門店縮小一半,且位于市中心,主要銷售家居飾品和廚房用品。
通過在巴黎的試點實驗,宜家成功吸引了更多城市消費者,并根據反饋進一步優化其產品線和服務方式。這種模式后來擴展至其他城市,推動了宜家的全球市場戰略升級。
?第三,標桿化引領是首發經濟中引導消費趨勢的重要方式。
通過具有行業標志性的首發事件,企業能夠吸引廣泛的市場關注,并塑造新的行業標準。特斯拉選擇在2019年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亞洲首發了其新款電動車型Model Y。上海作為全球重要的汽車市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和行業專家。Model Y的首發活動,顯然有利于推動電動車市場的繁榮,同時通過其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和環保理念,為全球汽車行業樹立創新標桿。
?第四,從理論視角來看,創新擴散理論是首發經濟的核心支撐之一。
該理論指出,創新的成功推廣依賴于從“早期采納者”到“大眾市場”的擴散路徑。華為在2019年于慕尼黑發布了首款5G智能手機Mate 30 Pro。這一產品通過首發活動成功吸引了全球科技愛好者,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隨后,隨著消費者的接受度逐步提高,Mate 30 Pro的市場覆蓋面迅速擴大,進而鞏固了華為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地位,也加速了5G技術在全球的普及。
?第五,需求創造理論則幫助人們理解,首發經濟如何通過塑造全新消費場景來滿足潛在需求。
2019年,星巴克在中國推出了全球首家“咖啡奇幻樂園”體驗店——位于上海的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這家門店在提供咖啡飲品的同時,還結合了增強現實(AR)技術,為消費者打造沉浸式的咖啡制作體驗。這一場景化的創新無疑滿足了消費者對新奇體驗的需求,也創造了更高的消費黏性。通過這種需求的創造和場景的構建,星巴克有效實現了品牌溢價,并推動了咖啡文化的深入傳播。
?第六,協同經濟學進一步解釋了首發經濟背后的多方合作邏輯。
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以北京為例,在2024年出臺了鼓勵首發經濟發展的專項政策,為符合條件的國際品牌首店提供資金支持。這種政策支持,吸引了多個國際品牌選擇北京作為首發地。同時,消費者對新鮮事物的積極參與,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活躍度和企業的持續創新。
?第七,首發經濟對城市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成都近年來通過發展首發經濟,不僅成功吸引了多個國際品牌和文化活動落地,而且本地品牌也通過首發經濟崛起。成都本土的茶百道品牌在國際茶飲展上發布了全新的產品系列,并獲得了國際市場的積極反饋。這種全球與本地的雙向互動,豐富了城市經濟生態,也推動了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首發經濟以其豐富內涵和深厚理論基礎,展現了對企業、消費者和城市發展的多重價值。從細節化創新到試點化實驗,再到標桿化引領,首發經濟通過實踐和理論的結合,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了重要動力。
在國際化背景下,首發經濟既是滿足消費升級的有效方式,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一系列具體案例的驗證,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首發經濟在創新驅動、需求創造和協同效應中的強大潛力。
這一經濟模式的繁榮,將為未來經濟發展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
新經濟的意義與多重價值
在新經濟新動能的意義上,首發經濟的興起改變了傳統的商業邏輯,也在消費者、企業、政府政策以及國際經濟視野中展現出多重價值。作為一種創新驅動的經濟形態,首發經濟通過釋放多元主體的潛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在以下各個層面,首發經濟的意義與價值都得到了充分體現。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首發經濟精準地把握了當代消費升級的核心需求。
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已成為消費市場的主流趨勢。首發經濟通過推出全新的產品與服務,激發了消費者的興趣與熱情。
此外,首發經濟還通過升級體驗帶來全新的消費感知。以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瘋狂動物城”主題園區為例,這是全球范圍內的首次亮相,其沉浸式的娛樂體驗讓消費者得以深度參與電影情境,獲得前所未有的游玩感受。這種以創新和品質為核心的消費模式,在提高消費者滿意度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購買欲望和消費潛力。
?在企業層面,首發經濟提供了一個獲取市場先發優勢的重要平臺。
企業通過首發活動可以快速搶占消費者心智,建立品牌認知。2023年,阿迪達斯選擇在北京三里屯首發了其全新的環保運動鞋系列。這些運動鞋采用100%可回收材料制成,充分契合可持續發展的潮流。通過這一首發活動,阿迪達斯強化了其品牌的綠色形象,并成功吸引了環保意識較強的年輕消費群體。
與此同時,首發經濟還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試錯的機會。通過在特定市場或人群中進行試驗,企業可以迅速獲取反饋并優化其商業模式。以宜家為例,其在上海推出的小型都市店模式正是通過多次試驗和調整而成功落地的,并為未來擴展提供了實踐依據。這種以小規模試驗獲取大范圍推廣經驗的策略,降低了企業的運營風險,也使其創新收益得以最大化。
?從政策的角度看,首發經濟成為地方政府和企業協同創新的重要試驗場。
地方政府通過政策支持和資源整合,為首發經濟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為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同時也激發了市場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首發經濟的快速實踐可以為地方政府積累經驗,并將成功的案例推廣至更大范圍。成都在吸引國際品牌首發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經驗,隨后將這一模式應用到本地品牌的培育上,形成了“國際+本地”雙驅動的首發經濟格局。這種政策與市場的協同作用有利于推動首發經濟發展,進而助力雙循環戰略目標的實現。
?從全球視野來看,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正在提升,首發經濟無疑為此提供了新機遇。
在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首發經濟成為中國創新能力和消費市場潛力的重要體現。蘋果公司選擇在上海發布其最新款iPad,既是對中國市場的認可,也是對中國消費能力的高度重視。同時,中國本土品牌也在全球范圍內嶄露頭角。華為通過其在慕尼黑發布的Mate 30系列手機,向全球展示了中國科技企業的研發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首發經濟在這種雙向互動中,增強了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話語權,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更為重要的是,首發經濟通過推動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深度融合,為國際品牌和中國市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模式。一方面,國際品牌通過在中國市場的首發活動,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適應中國消費者的偏好。另一方面,中國品牌通過參與全球首發活動,也能更有效地走向國際市場。李寧在巴黎時裝周的首秀通過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成功引起了國際市場的關注,在打開歐洲市場大門的同時,也為中國文化輸出提供了新的載體。
首發經濟的價值和意義體現在其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滿足、對企業創新的助推、對政策實踐的促進以及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等多個方面。
在這一過程中,消費者通過首發經濟獲得了更豐富的選擇和更優質的體驗;企業通過首發活動實現了創新收益的最大化;政府通過政策引導推動了首發經濟的繁榮發展;而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通過首發經濟實現了更高層次的價值創造。
隨著首發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成長,未來,新經濟新動能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源泉。
當然,除了首發經濟,還有許許多多的新經濟新動能,包括冰雪經濟、銀發經濟、谷子經濟,還有數字經濟、低空經濟、平臺經濟,以及縣域經濟、海洋經濟、灣區經濟,推動著千行百業的產業轉型、千家萬戶的消費升級……
新經濟新動能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
目 錄
序篇 以結構性改革擴消費穩增長
●第一章 守正創新與改革發展
以先立后破推動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正確方法論
經濟體制改革牽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中國特色的政府與市場關系
●第二章 宏觀經濟與預期管理
宏觀調控歷史演進與供強需弱現實失衡
宏觀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
宏觀政策的是非之辯
10萬億元刺激計劃能否換來持續繁榮?
●第三章 提振消費與擴大內需
如何提振消費、擴大內需
以一攬子政策為經濟注入強勁內生動能
增量政策的邏輯框架不同于以往
中國經濟不需要強刺激
中國如何擴大內需
●第四章 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的邏輯內涵與實施路徑
不轉型,死路一條
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經濟產業鏈
中國企業“卷”的背后暗藏經濟增長的秘密
堅定發展資本市場信心,推動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
●第五章 對外開放與區域創新
中國對外開放的五大新特征和五大新任務
當前中國經濟的關鍵仍是解決一階問題
中國經濟的超大規模性的形成與金融發展
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職能
“十五五”時期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結語 新動能:首發經濟、銀發經濟、冰雪經濟……
作者簡介
劉世錦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方首席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黃奇帆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市“十五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曾任重慶市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黃漢權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研究員。曾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
本書主編:朱克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哈佛大學博士后中方導師。著有《低空經濟》《戰略母產業》等專著。中國管理科學獎得主,策劃主編著作獲中國好書獎。
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 ◆ ◆
編輯郵箱:sciencepie@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