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開出的條件,確實有點苛刻了。
目前來看,澤連斯基仍然難以接受。
現在的情況是:俄方勝利在望,美國滿載而歸,他們很高興,只有烏克蘭什么都沒有得到,只留下了破碎的房屋和失去親人的、孤獨的烏克蘭民眾。
當地時間2月24日,俄方對外公開表示,如果俄、美總統倡導的談判能夠獲得結果,俄軍將停止在烏克蘭的行動。
但他們同時還提出了4個條件。
其一,烏軍投“降”。
這是尊嚴上的問題,但是比較重要,因為只有烏軍承認失敗,俄軍才能宣告勝利,才能名正言順的停止前進,才可以用這一結果給俄方的民眾一個交代。
所以別看這只是面子上的問題,但俄方不會就此讓步,如果澤連斯基不答應的話,和談就難以達成。
其二,基輔需要完全或者部分讓出5個區域。
包括:克里米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
也就是烏東4地和克里米亞。
而目前已經進入的哈爾科夫,俄軍應該會選擇撤出,歸還烏克蘭,畢竟只推進了一小部分。
應該說,這一條件是很苛刻的,對于烏克蘭來說,這也是最難接受的。
一旦澤連斯基同意了這個條件,他就很難向民眾交代。
但是,要俄軍完全撤出烏方土地,那也是不太現實的,澤連斯基早就承認了這一困難。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要承擔這一責任,畢竟當初本來就是由于他的失誤,才導致了俄烏之爭。
不過,俄方對這一要求的態度是:還可以商量。
在用詞上,俄方說的是:完全或部分。
也就是說,區域是這五個區域,但具體的界線如何劃分,可以進一步商量。
除了克里米亞之外,其他四地都有討論的余地,俄軍可能要占據“要”地,其余的可以退還給烏方。
而這一問題恰好就是整個和談過程中,最難談攏,也是最關鍵的問題,俄方留下的商量余地,讓和談達成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分。
其三,澤連斯基得下臺。
這一要求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實現,因為澤連斯基本人都松口了。
此前他曾稱,“愿意用辭職換取和談,或者入約”。
所以,現在看來澤連斯基下臺似乎已經成為了必然,美國不支持他,烏克蘭民眾對他的支持度也沒有那么高,俄方又堅決要求他下臺。
換句話說,澤連斯基這一演員總統,就要退出舞臺了。
其四,烏克蘭不能“入約”。
這是俄方始終都在堅持的條件,如果澤連斯基不答應的話,和談就無從說起。
對于以上4個條件,俄方的態度是:應該盡最大可能滿足我們的要求。
用詞沒有那么強硬。
因為美國對俄的態度有所轉變,所以俄方也要拿出誠意。
持續了3年,終于快要結束了。
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莫過于美國了。
一方面試探了俄方的實力,另一方面又在烏獲取了利益。
眼看著“礦產換援助”的協議,就要達成了。
此前澤連斯基堅決不同意,但現在已經松口了,而且還可能親自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見面,并簽署協議。
所以,美國這回該高興了。
用千億美元的投入,換來今后幾十年的收入,美國真的是滿載而歸。
在三年的戰斗中,輸的只有烏克蘭!
而最終付出代價的不是澤連斯基,而是烏克蘭的民眾!
該說什么呢?
這就是現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