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安徽志迪智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迎來了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商貿分會執行會長葛錦海、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原二級巡視員金英、上海海洋大學成永旭教授、合肥工業大學陸劍鋒教授、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商貿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袁道亮、安徽省漁業協會于朝陽副秘書長以及水產養殖網總編蔡俊等多位行業專家。雙方圍繞河蟹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品牌建設與市場拓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
安徽志迪智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集螃蟹研發、蟹苗繁育、養殖、深加工、銷售及品牌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平臺+”戰略為牽引,致力于打造“賢民八個螃蟹?”民族品牌,推動江邊好蟹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
座談中,安徽志迪智能農業董事長趙麗萍詳細介紹了公司在水產養殖領域的數字化實踐。她指出,公司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了從蟹苗孵化、養殖技術賦能、動保服務到產品回收加工的全產業鏈覆蓋,并構建了一個類似阿里巴巴的水產交易平臺,目前正著力搭建數據基礎。該平臺不僅為養殖戶提供品牌賦能,還通過數字化手段降低養殖成本,提升產品附加值。通過掃碼實現產品展示、銷售與品牌賦能,計劃實現從蟹苗孵化到餐桌的全程數據溯源,確保食品安全,提升品牌競爭力。在數字化運維方面,公司借助農業部提供的專用碼進行數據采集,與浪潮等企業合作,搭建強大的技術支撐體系。同時,積極與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洽談軟件對接,拓展平臺流量入口,提升用戶觸達能力。
在產業布局上,志迪智能農業構建了完善的河蟹全產業鏈。一產涵蓋蟹苗孵化、養殖及動保、飼料供應,目前已實現一產生態閉環,且通過數字化技術優化養殖流程,降低成本。二產以水產深加工為核心,產品豐富多樣,包括蟹黃包、蟹黃酒等,附加值高,雖然代加工銷售額占比目前為20%,但發展潛力巨大。三產則聚焦電商與銷售渠道拓展,通過直營加加盟模式推廣“八個螃蟹”品牌,計劃在全國省會城市布局門店,強化市場覆蓋。與專業物流企業合作,優化冷鏈物流網絡,確保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度和品質。同時,探索智能化冷鏈管理,實時監控運輸環境,降低損耗通過合作社模式,帶動周邊農戶參與養殖和加工,共享技術紅利。同時,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提升當地居民的技能水平,助力鄉村振興。
通過以上措施,安徽志迪智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可以進一步完善生態閉環,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同發展。
葛錦海會長對安徽志迪智能農業的數字化轉型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在品牌賦能和銷售賦能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他建議公司進一步加強與各大電商平臺的合作,提升平臺知名度和影響力。
成永旭教授從技術角度肯定了志迪農業的養殖技術,指出數字化手段在提升養殖效率和降低風險方面的關鍵作用。他還建議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加大投入,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
陸劍鋒教授則從產業鏈整合的角度提出建議,認為公司應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他還建議利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力量,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技術創新。
蔡俊總編從媒體傳播角度出發,建議公司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強品牌宣傳和產品推廣,提升市場影響力。他還建議定期舉辦行業研討會,分享數字化轉型經驗。
志迪農業的數字化轉型
安徽志迪智能農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公司通過物聯網管理系統和視頻監控技術,實現了養殖環境的實時監測和精準管理。此外,公司還構建了大閘蟹數字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產品質量的全程追溯,為消費者提供透明、安全的產品信息。
趙麗萍董事長表示,公司將充分吸收專家們的建議,進一步完善數字化平臺,提升產業鏈的競爭力。她還強調,志迪農業將繼續推動數字化轉型,為水產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后續展望
此次座談不僅為安徽志迪智能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也為水產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來,安徽志迪智能農業將繼續深化數字化轉型,推動江邊好蟹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