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早發現早治療
撰文:小可真
在眾多心血管疾病中,心梗是最讓人猝不及防且殺傷力強的一種急重癥。近年來,心梗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之前給大家介紹了 一名9歲孩子因為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導致冠脈重度狹窄( 點擊鏈接即可閱讀: ),而 今天這個病例更為罕見:9歲的孩子發生心梗,冠脈造影后卻無異常,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場景一:學校[1]
小智是一名9歲的小學生,每天按時上下學,認真完成作業,但他從小體育就不行,倒不是不喜歡運動,而是一活動就胸悶甚至胸痛,家里帶著他去多家醫院查過,但都沒發現什么問題,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小智體格不行,不適合劇烈運動。
但小孩子都是好動的,又到了一節體育課,小智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非要和同學在短跑比賽中一較高下。發令槍一響,小智因為平時缺乏鍛煉,自然起跑速度慢,但他鉚足了勁,跑到半路,他突然大叫一聲,捂住胸口趴到地上。
老師和同學們都圍了上去,雖是寒冬臘月,但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滴到地上,小智緊蹙眉頭,嘴里有氣無力地說:“疼死了”。
場景二:醫院
老師撥打了120,和幾個同學把小智送到了附近的醫院急診,醫生做完心電圖竟然愣了一下(圖1),心電圖除了aVR導聯ST段抬高外,余大部分導聯ST段明顯壓低。
圖1 入院心電圖
“左主干病變?”這個念頭在醫生腦中一閃而過。
“不能耽擱了,趕緊進行冠脈造影檢查,老師,趕緊聯系他的家屬!”醫生對著老師急迫地說。
小智被送進了導管室,接下來的冠脈造影讓醫生暫時松了口氣(圖2)。
圖2 第一次冠脈造影
冠脈沒事?!難不成是冠脈痙攣?醫生想著,小智估計住兩天就能出院了,當天小智進了監護室。
然而轉天,小智突然又出現了體育課時的癥狀,心電圖仍然與入院時類似,此時心肌損傷標志物明顯升高。于是小智又被推進了導管室。
可是即便小智癥狀沒有緩解,但造影卻沒有看到痙攣、血栓或夾層。這是為什么呢?
醫生沉思了一會,在主動脈竇中做了個非選擇性冠脈造影(圖3A),看到結果后長舒一口氣,顯然對診斷有了把握,隨后又安排小智做了血管內超聲(IVUS),如圖3B-G。
圖3 第二次冠脈造影和血管內超聲
看到這里,導致小智心梗的病因已經很明顯了,大家知道是什么了嗎?接下來又如何采取治療?
參考文獻:
[1]. Takahashi K, et al. LMT AMI Caused by a Valve-Like Ridge in a 9-Year-Old Boy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PCI. JACC Case Rep. 2024, 29(14):102404.
[2]. 張新民. 臨床心電圖分析與診斷(第2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3]. 何方田. 臨床心電圖精典:從分析思路到診斷規范.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8.
責任編輯: 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