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米都在密切關注迪馬爾科的儀器檢查結果,但并未盼來喜訊。
檢測結果顯示:迪馬爾科右大腿屈肌肌肉拉傷,具體程度將在幾天后重新評估,預計球員將缺席大約20天,也就是說接下來四戰(兩戰費耶諾德、對蒙扎、對亞特蘭大),他都無法出場。
從目前情況來看,奧古斯托、扎萊夫斯基、達米安都很難在短期內傷愈。
也就是說,接下來一段,國米將只有鄧弗里斯一個健康的邊翼衛可用。
坊間,各路“在野戰術家”提出各種建議,支招國米“只需如此如此,即可包打天下”。但很多的建議不太可能被采納,因為,小因扎吉有他的執教風格。
其一,無論是執教拉齊奧,還是執教國米,他基本上不會讓梯隊新星直接首發,平均每個賽季下來,梯隊新星替補出場總計的比賽時間,也未能達到三位數(分鐘)。
其二,無論是執教拉齊奧,還是執教國米,小因扎吉都嘗試過賽中進行變陣(比如上一場的442,或者桑切斯在隊時的343,或者拉齊奧時期的433、424等),但他首發基本上都會使用3后衛體系。
上一次小因扎吉首發派上4后衛陣型是什么時候?答案是2013-14賽季,當時,小因扎吉還執教拉齊奧預備隊呢!
然而事到如今,情況緊急,也顧不得那么多所謂“執念”的東西了。小因扎吉該怎么應急呢?《米蘭體育報》指出,人就這么多人,辦法也只有兩種。
其一,維持352不變,讓鄧弗里斯客串左翼衛,讓帕瓦爾客串右翼衛。
其二,變陣442,讓帕瓦爾、巴斯托尼分別出任右邊后衛和左邊后衛,然后讓姆希塔良或澤林斯基其中之一去踢左前衛。
當然,不排除第三種可能,這就是小因扎吉突然想出別的辦法,去進行大膽的、有魄力的的嘗試。
其實吧,要是真出現這種情況,或許也并不是壞事——當初布羅佐維奇受傷,小因扎吉大膽讓恰爾汗奧盧從邊中前衛位置挪移到拖后中場位置的嘗試,就非常成功。只不過,執教國米實在壓力太大,這樣的大膽嘗試注定是小概率事件,多場一見。
然而必須指出一個問題:無論是哪種解決方案,都可能產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效應,這是國米必須設法避免的。
意甲轉播電視臺(DAZN)公布了一組視頻指出,在國米對陣那不勒斯的比賽里,當迪馬爾科因傷被換下時,小因扎吉最初決定變陣442(訓練里嘗試過的),但是助教法里斯卻給出了延續352、讓鄧弗里斯換邊的提議,經過短暫討論后,小因扎吉在很短時間內,又下令將442變回352。這樣短時間內連續的變陣,“朝令夕改”,讓球員們無所適從。小因扎吉在場邊對姆希塔良下達指令時,亞美尼亞老將就攤著手、苦著臉的回答“好,好,沒問題。冷靜,我們會去做的”……這種球員勸慰教練“冷靜,別慌”的畫面,引發各界熱議。
之前介紹過,國米教練小因扎吉也好,助教法里斯也罷,包括教練組一些技術男,很多人都有極高的戰術造詣,獲得馬洛塔、薩內蒂和意媒各大佬的交口稱贊。
然而,足球是靠人踢的。
戰術卡上寫寫畫畫的藍圖無論怎樣美妙,最終都要靠人去貫徹、落實。因此,戰術理念與球場實效,很多時候未必就能畫上等號。
比如當前國米遇到的難題,兩種解決方案,都有利有弊。
所以,可怕的,不是出了問題,選擇一種解決方案,然后承擔做出決斷后的利與弊。最可怕的,是做出抉擇,然而又不堅定,一會兒想試試這個想法,一會兒又覺得那個想法沒準更好……真若是如此來回改變,球員在場上會越踢越糊涂。
總之,迪馬爾科的傷病已是既成事實,國米5個飛翼4個受傷也是事實。
當今足壇,比賽過于密集,很多球隊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如本賽季的曼聯、曼城、熱刺、皇馬、尤文等隊,都曾經傷到某些位置無人可用,只能讓中場改踢后衛,或者中路球員改打邊路來應急。國米如今傷病形勢雖然慘烈,但賽季至今才第一次遇到“首發很難湊齊”的情況,算是這方面相對好點的。
遇到困難不可怕,只要夠堅定,夠頑強,辦法總比困難多。怕就怕在做出選擇又猶豫不決,這才是兵家大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