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普益標準·普益寰宇研究院
研究支持: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
發布時間:2025年3月4日
摘要
2024年下半年,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和單項排名結果如下:
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區域性商業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晉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蘇州銀行、廣州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中原銀行。
品牌與資本實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成都銀行、晉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蘇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天津銀行、青島銀行。
產品線競爭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徽商銀行、寧波銀行、青島銀行、上海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晉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富滇銀行、哈爾濱銀行、湖南銀行、廣州銀行。
財富服務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晉商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中原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齊魯銀行、廣州農商銀行、鄭州銀行、徽商銀行。
業務發展程度: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晉商銀行、青島銀行、中原銀行、徽商銀行、杭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蘇州銀行、貴陽銀行、吉林銀行。
財富科技實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青島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蘇州銀行、北京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漢口銀行、廣州銀行、中原銀行、晉商銀行。
普益標準·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報告
(2024下半年)
研究員:于康 李雯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34908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4.6%,四季度增長5.4%,呈現先降后升的態勢。同時,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5.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進一步縮小。在經濟穩中有進的背景下,財富管理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滿足人民群眾財富管理需求等方面的作用持續增強。
居民財富穩步增長,財富管理需求隨之攀升,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投資者對個性化與多元化服務的需求增加,促進了市場的創新。同時,AI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機構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利用金融科技優化財富管理全流程。此外,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居民理財意識的增強,財富管理服務已從單純的資產增值擴展到涵蓋教育金規劃、養老儲備及財富傳承等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
從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來看,該類型業務具備三大優勢,首先財富管理業務所占用的資本成本較低,整體回報率較高且穩定性較強;其次財富管理業務模式決定了其客戶具有較強粘性,行業壁壘和規模效應顯著;最后財富管理業務可拓寬銀行業務價值鏈,為銀行其他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由于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且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家庭參與到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業務中,因此對財富管理機構的綜合評價就尤為必要,一方面對于投資者有著較為重要的投資決策參考價值,另一方面也對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規劃布局具有參考意義。
此次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體系采用自2020年上半年啟用的“普益標準?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體系1.0版”,1.0版排名體系從品牌與資本實力、產品線競爭力、財富服務能力、業務發展程度和財富科技實力五個維度對銀行財富管理機構(主要包括銀行零售部和私人銀行部)進行考察。對各維度的具體說明如下:
(1)品牌與資本實力。財富管理品牌的建設,既是投資者認知和口碑的正向反映,又對財富管理業務有著正向的促進作用,富有知名度的財富管理品牌有助于管理機構擴大市場影響力,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資本實力和集團資源是財富管理的堅強后盾,實力越雄厚則抗風險能力越強,同時自身發展潛力越大。
(2)產品線競爭力。產品線競爭力主要衡量機構財富管理產品體系建設的完善程度。金融產品體系越完善,財富管理業務的開展越能夠滿足客戶的管理目標,投資者的客戶體驗就越好,客戶粘性越強。
(3)財富服務能力。與產品線競爭力注重產品本身豐富程度為客戶帶來的可選擇性不同,財富服務能力著重考察機構服務全流程的便利性、舒適性、友好性及專業性,管理機構可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豐富性以及客戶獲取服務的便捷性是客戶選擇財富管理機構重要評估因素。
(4)業務發展程度。財富管理的客戶數量、規模大小、網點和資產資源的利用效率均體現了財富管理機構的發展水平,而獨立的部門設置可為財富管理機構業務的長遠發展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5)財富科技實力。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為財富管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科技應用有助于提升財富管理的標準化程度和長尾客戶服務能力。
此次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以2024年下半年為觀察期,我們對觀察期內各家銀行機構零售和私行業務進行考察與分析,我們的數據來源于銀行通過公開渠道披露的信息、銀行反饋的動態問卷。本次排名對象為財富管理能力排名前100的內資商業銀行,其中包括全國性銀行18家(國有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區域性銀行82家(城市商業銀行61家,農村金融機構21家)。
表1: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百強總榜
(2024年下半年)
表2:分類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行榜
(2024年下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
2024年下半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中,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
全國性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競爭激烈,排名靠前的全國性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能力各有所長。具體來看,招商銀行產品線競爭力和財富科技實力分別居全國性銀行第一、第二位,財富服務能力、業務發展程度均位居全國性銀行前四,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中國光大銀行財富管理產品線競爭力和業務發展程度均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二位,其他各子項發展也均位于前列,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中信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品牌與資本實力、產品線競爭力、財富科技實力三項指標均位居全國性銀行前五,綜合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區域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晉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蘇州銀行、廣州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中原銀行。
2024年下半年,在區域性銀行中,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晉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蘇州銀行、廣州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中原銀行。
整體來看,與全國性銀行相比,區域性銀行財富管理能力還存有一定差距,但頭部機構能力較強,財富管理能力能夠與部分全國性銀行抗衡,部分機構產品線競爭力、業務發展程度甚至超過了個別全國性銀行。具體來看,北京銀行品牌與資本實力、產品線競爭力、財富服務能力均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位,其他各子項同樣位于區域性銀行前列,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位。江蘇銀行品牌與資本實力、財富服務能力和業務發展程度均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二位,其他各項也均位居區域性銀行前四,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二位。南京銀行產品線競爭力、財富科技實力均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二位,其他各子項能力均位居區域性銀行前五位,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三位。
分類指標測度
1
品牌與資本實力
全國性銀行 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區域性銀行 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成都銀行、晉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蘇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天津銀行、青島銀行。
財富管理品牌的建設,對財富管理業務有著正向的促進作用,富有知名度的財富管理品牌有助于管理機構擴大市場影響力,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品牌與資本實力主要考察商業銀行的品牌建設情況、資本實力和集團業務資源。
2024年下半年,在全國性銀行中,品牌與資本實力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在商業銀行中獲獎數量領先,榮膺金龍獎、金貝獎、金蟬獎等多個重要獎項,總資產和凈資產規模均位于首位。此外,集團擁有理財子公司、保險、券商、期貨等多元金融業務牌照資源,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中國建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穩健,資本實力在全國性銀行中名列前茅,加上多項金融牌照的業務資源和良好的財富管理品牌形象,該行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二。中國銀行擁有廣受歡迎的財富管理品牌,獲獎數量頗豐,資產實力和理財能力在全國性銀行中突出,因此其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2024年下半年,在區域性銀行中,品牌與資本實力排名前十五的銀行分別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成都銀行、晉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蘇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天津銀行、青島銀行。
北京銀行財富管理品牌享譽已久,資本實力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名,集團擁有多項金融業務牌照為其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一位。江蘇銀行獲獎頗豐,且攬獲多項重要獎項,理財能力居區域性銀行首位,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二位。南京銀行財富管理品牌特色鮮明,理財能力居區域性銀行第二,獲得眾多知名獎項,資本實力排在區域性商業銀行前列,故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三位。
各類型商業銀行中,排名領先的機構通常具備以下優勢:一是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為財富管理業務的拓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二是打造了知名的財富管理品牌,并具備專業的財富管理能力,屢獲殊榮,深受投資者信賴,進一步提升了其市場影響力;三是其所屬集團持有理財公司、基金、信托、金融租賃等多種金融業務牌照,利于發揮財富管理業務的協同效應,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服務。
表3:品牌與資本實力排行榜(2024年下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2
產品線競爭力排名
全國性銀行 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區域性銀行 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徽商銀行、寧波銀行、青島銀行、上海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晉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富滇銀行、哈爾濱銀行、湖南銀行、廣州銀行。
產品線競爭力主要衡量機構財富管理產品體系建設的完善程度。從自有產品和代銷產品兩個維度進行考察,金融產品體系越完善,財富管理業務的開展越能夠滿足客戶的管理目標,投資者的客戶體驗就越好,客戶粘性越強。
2024年下半年,在全國性銀行中,產品線競爭力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招商銀行自有產品線方面,產品流動性、投資門檻、產品幣種、產品風險等級和產品類型覆蓋面均處于領先地位,代銷產品品類也處于領先,產品線競爭力處在全國性銀行第一位。中國光大銀行自有產品線品類、流動性、投資門檻和風險等級覆蓋面同樣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梯隊,僅在外幣產品方面略弱于招商銀行,產品線競爭力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興業銀行與光大銀行相當,同樣僅在外幣產品方面略弱于招商銀行,產品線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2024年下半年,在區域性銀行中,產品線競爭力得分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徽商銀行、寧波銀行、青島銀行、上海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晉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富滇銀行、哈爾濱銀行、湖南銀行、廣州銀行。
北京銀行自有產品品類豐富,產品流動性、風險等級、投資門檻等豐富度指標覆蓋度較廣,同時投資幣種類別在區域性銀行中最為豐富,代銷產品品類處于第一梯隊,綜合產品線競爭力評估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位。南京銀行在產品流動性、產品風險等級、產品類型覆蓋面等方面在區域性銀行中處于領先,其他產品類別豐富度指標處于前列,使得其產品線競爭力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二位。杭州銀行產品線競爭力在產品流動性、投資門檻和產品類型覆蓋面處于領先,外幣類產品也較為豐富,代銷產品豐富也可較好補充滿足客戶資產配置需求,綜合來看產品線競爭力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三位。
產品線方面,總體來看排名靠前的銀行機構特征,一是理財產品品類豐富,可滿足不同客戶多樣化資產配置需求;二是理財產品覆蓋多種風險等級、多種產品期限、多種投資起點,有利于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投資服務;三是頭部銀行機構強化了產品線布局,加強了產品代銷引入,產品體系更為豐富,滿足客戶的多層次、多樣化財富管理需求。
表4:產品線競爭力排行榜(2024年下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3
財富服務能力排名
全國性銀行 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區域性銀行 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晉商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中原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齊魯銀行、廣州農商銀行、鄭州銀行、徽商銀行。
財富服務能力著重考察機構服務全流程的便利性、舒適性、友好性及專業性,管理機構可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豐富性以及客戶獲取服務的便捷性是客戶選擇財富管理機構的重要考慮因素。在服務豐富性方面,主要根據銀行公開資料和反饋問卷評估初階和高階服務[1]的豐富性;在服務便利性方面,主要考察銀行網點數量、覆蓋區域、財富管理中心數量、渠道多樣性等指標。
2024年下半年,在全國性銀行中,財富服務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在全國性銀行中網點數量領先,廣泛覆蓋各大城市,提供豐富多樣的服務類型和多元化的服務渠道,能夠全面滿足客戶的各類金融與非金融服務需求,其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中國建設銀行服務類型完備,不僅提供各項基礎服務,還涵蓋家族信托、全球資產配置等高端定制化服務,財富服務渠道多樣,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二。中國銀行服務類別全面,網點數量在全國性銀行中名列前茅,且擁有眾多的財富中心,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
2024年下半年,在區域性商業銀行中,財富服務能力排名前十五的銀行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晉商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中原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齊魯銀行、廣州農商銀行、鄭州銀行、徽商銀行。
北京銀行擁有超六百家線下營業網點,覆蓋逾20座城市,財富中心數量眾多,服務渠道多樣,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首位。江蘇銀行網點數量眾多,線上線下服務渠道齊備,能夠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二位。寧波銀行擁有近500家營業網點,服務渠道齊全,服務類別多元,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三位。
排名靠前的機構均具備較為全面的服務體系,一方面是設有眾多的網點,為客戶提供了便捷的選擇,同時線上線下服務渠道的多樣化也極大地方便了客戶,有助于機構與客戶建立長期緊密的關系。另一方面,這些機構為客戶提供了豐富的服務類型,既涵蓋了理財產品推介、市場資訊提供、財富管理課堂開設以及投資顧問等基礎性服務,又覆蓋了家族信托設立、遺產規劃咨詢、子女教育規劃、財富傳承安排以及海外移民服務等高端領域,能夠充分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財富管理需求。
表5:財富服務能力排行榜(2024年下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4
4
業務發展程度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
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晉商銀行、青島銀行、中原銀行、徽商銀行、杭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蘇州銀行、貴陽銀行、吉林銀行。
業務發展程度主要衡量銀行機構財富管理發展水平,從銀行機構的部門設置、財富管理客戶數、財富管理業務規模[2]、銀行網點和資產資源的利用效率、信息披露完善程度等維度進行考察評估。
2024年下半年,在全國性銀行中,業務發展程度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
中信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較高,有獨立的財富管理部和私人銀行部,財富管理客戶數和管理規模均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梯隊,單位網點績效和單位凈資產績效也均處于領先,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第一位。中國光大銀行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部等財富管理業務相關部門設置完善,財富管理規模位居全國性銀行前列,管理客戶數和規模也相對領先,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興業銀行設置有財富管理部和私人銀行部,財富管理規模處于第一梯隊,同時單位網點績效和單位凈資產績效均排名靠前,使得其業務發展程度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2024年下半年,在區域性銀行中,業務發展程度得分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晉商銀行、青島銀行、中原銀行、徽商銀行、杭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蘇州銀行、貴陽銀行、吉林銀行。
寧波銀行具有獨立的財富管理部和私人銀行部, 財富管理業務部門設置完善,同時 財富管理規模水平、財富管理客戶數、資產資源利用率均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梯隊,其業務發展程度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 一 位。江蘇銀行財富管理規模水平、客戶數量、單位凈資產和單位網點績效均 處于 區域性銀行 領先 ,其業務發展程度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 二 位。 北京 銀行 具有獨立的財富平臺和私人銀行部, 財富管理客戶數量、規模水平 處于領先,單位網點 和單位凈資產績效排名靠前,業務發展程度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三位。
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方面,排名靠前的銀行機構財富管理業務部門設置完善,具有獨立的財富管理部、私人銀行部等,更有利于針對性開展財富管理,財富管理客戶群體受眾面較廣,財富管理規模較高,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單位網點和單位凈資產績效相對較高,總體使得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處于較高水平。
6:業務發展程度排行榜(2024年下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5
財富科技實力排名
全國性銀行 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
區域性銀行 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青島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蘇州銀行、北京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漢口銀行、廣州銀行、中原銀行、晉商銀行。
金融科技是提升財富管理業務智能化水平的手段,財富管理機構可以借力金融科技,打造財富管理競爭力。財富科技實力主要根據年報、半年報等公開資料,從科技投入、科技系統運用等角度評價銀行的財富科技實力。
2024年下半年,全國性銀行中,財富科技實力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堅持“科技驅動、價值創造”,加快推進科技強行、數字工行建設。夯實安全生產運營基礎,提升創新技術驅動能力,深耕D-ICBC數字生態,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打造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引擎。招商銀行在零售業務方面加快從“線上零售”向“數智零售”轉型升級,構建智慧財富引擎、智慧客服引擎,沉淀數字化能力;在批發業務方面利用數字化工具提升客戶經理服務質效,以財資管理云等產品助力企業數字化和業財一體化轉型。平安銀行利用領先數字技術為戰略轉型注入活力,不斷提升科技對金融服務的賦能水平,在零售、對公、資金同業等業務領域實現服務升級和效率提升。
2024年下半年,區域性商業銀行中,財富科技實力排名前十五的銀行分別是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青島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蘇州銀行、北京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漢口銀行、廣州銀行、中原銀行、晉商銀行。
杭州銀行秉承 “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將金融科技和數字化運營作為客戶經營的載體、獲客的抓手和風控的手段,通過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和管理提升,全面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為客戶在各種場景下提供便捷、高效、普惠、安全的產品和服務。 南京銀行持續優化科技金融拳頭產品“鑫e科企”,積極推動知識產權金融產品,高效推廣“政銀園投”模式,傾力建設科技金融服務“生態圈”,持續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政策鏈、科技鏈、資源鏈、產業鏈、金融鏈”五鏈結合的全方位金融服務,持續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江蘇銀行 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布局,以五年信息科技戰略規劃為引領,以數字化轉型為方向,堅持 “體驗、效率、安全”三位一體,堅持“系統建設型”向“服務運營型”、“功能實現型”向“用戶體驗型”迭代,深化業務與科技的有序融合, 持續 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全國性銀行對金融科技應用高度重視,且已取得了顯著成果。然而,由于資源稟賦的差異,各區域性銀行在財富科技方面的實力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馬太效應。盡管頭部機構的金融科技實力與全國性銀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其實力仍不容忽視;而部分排名較后的機構,在科技對財富管理業務的賦能方面尚未實現突破。
表7:財富科技實力排行榜(2024年下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評估問卷測度
2024年下半年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的評估問卷分數,得分如下:
表8:評估問卷得分(2024年下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注:
[1]初階服務主要包括面向大眾客戶的理財產品推介、市場資訊服務、財富管理課堂、投資顧問服務等;高階服務主要包括資產組合配置、家族信托、高端保險、不動產投資、海外資產配置、子女教育、海外移民、遺產規劃、法律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機場貴賓與高端旅游等。
[2]未反饋財富管理業務規模的銀行按理財業務管理規模統計核算。
來源:普益標準(ID:pystandar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