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優秀文化。3月4日,在河北外國語學院副董事長、執行校長習偉教授的陪同下,聯合國和平大學校長弗朗西斯科·羅哈斯·阿拉貝納博士一行專程考察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州橋和柏林禪寺。校長外事助理、副校長楊振博士全程陪同并做現場翻譯。
趙縣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邢玉濤,統戰部科員高子鵬為聯合國和平大學校長弗朗西斯科·羅哈斯·阿拉貝納博士一行細致講解了趙州橋及柏林禪寺的歷史。
邢玉濤副部長向阿拉貝納校長介紹道,趙州橋始建于隋朝,是世界上現存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國古橋之冠”,是世界橋梁建筑的瑰寶。1961年3月4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7月22日,被中國僑聯評為第十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走在趙州橋上,聽著關于這座古橋的故事,阿拉貝納校長深感到這座橋的設計和雕刻工藝的精美,認為趙州橋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趙州橋歷經 1400 多年的風雨滄桑,依然屹立不倒,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承,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科員高子鵬向阿拉貝納校長一行介紹了柏林禪寺。柏林禪寺最早建于漢獻帝建安年間(196~220),古稱觀音院,南宋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禪院,自元代起即稱柏林禪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一千多年前趙州禪師德化廣大,趙王贊嘆其為“天下趙州”。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隨著世界范圍內人們對東方文化猶其禪文化的回歸,柏林禪寺作為古老的禪宗祖庭,趙州禪風的發祥地,日益向世人顯示出它凈化人心的巨大價值和雋永的魅力。
聯合國和平大學校長弗朗西斯科·羅哈斯·阿拉貝納博士在參觀結束后,由衷贊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文物更是數不勝數,令人嘆為觀止。柏林禪寺的莊嚴肅穆、禪意深遠,讓人深刻感受到了中國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值得我們共同珍視與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