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寶寶發燒時,寶媽們需要冷靜應對,科學護理,并根據癥狀判斷是否需要就醫。以下是詳細的護理建議和疾病區分方法:
三個月以內的小寶寶發燒立刻去醫院,不建議自行處理;
三個月以上的寶寶,首先要看體溫,以腋溫(耳溫通常高0.5°C左右)為例:
1、37.3°C-38°C:觀察狀態就好;
2、38°C-38.5°C:如果精神狀態不錯,只是打噴嚏流鼻涕的話,大概率是普通感冒,穿透氣衣物,避免捂汗導致體溫升高。多喂水,繼續觀察;
3、超過38.5°C:可以吃退燒藥了:
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適用于3個月以上寶寶,間隔4-6小時一次,24小時內不超過4次。
布洛芬(如美林):適用于6個月以上寶寶,間隔6-8小時一次。
禁用藥物:阿司匹林(可能導致瑞氏綜合征)、成人退燒藥。
我們不推薦給孩子擦酒精、捂汗、敷冰袋這樣的方式來物理降溫,可以用30℃左右溫水擦拭腋窩、頸部、大腿根等大血管處(避開胸腹、足底),幫助散熱;
4、39°以上屬于高燒,我們要密切關注寶寶的精神狀態,皮膚顏色,如果全身的肌肉酸痛,頭痛,食欲差,大概率就是流感;可以趕緊用流感檢測試紙來檢測一下;
流感、普通感冒、新冠肺炎的區分
注意:確診需結合核酸/抗原檢測(如流感快篩、新冠抗原)。
流感可能快速惡化,嬰幼兒易出現喉炎、支氣管炎,建議48小時內遵醫囑使用奧司他韋。
流感吃了特效藥后還能不能吃退燒藥呢?
可以吃,我們要知道發燒的本質是免疫系統在戰斗,簡單來說發燒的藥是負責退燒鎮痛的,流感的藥是負責阻斷病毒復制的,它們倆在不同的軌道運行,不能替代;
如果說有嘔吐和腹瀉的情況,我們最好再給寶寶吃一點補液鹽,防止脫水;
怎么判斷要不要去醫院呢?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都好 ,能吃能喝,發燒也不用過度緊張,去醫院反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但是出現以下癥狀,立即就醫:
- 月齡小:3個月以下嬰兒體溫≥38℃。
- 持續高熱:3個月以上寶寶體溫≥39℃,服退燒藥無效超過24小時。
- 伴隨癥狀:抽搐、呼吸急促(>40次/分)、囟門凸起、皮疹、反復嘔吐。
- 精神狀態差:昏睡、無法喚醒、哭鬧不止。
- 脫水跡象:尿量明顯減少(如6小時無尿)、口唇干燥、眼窩凹陷。
- 基礎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缺陷等患兒發燒。
- 不確定病因:發熱超過3天無緩解趨勢。
疾病表現存在個體差異,家長無須過度焦慮,可以優先觀察:若寶寶精神好、進食正常,可先居家護理;若出現高危癥狀或家長無法判斷時,盡早就診;
還有什么疑問可以評論區聊聊,關注我幫你解決更多育兒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