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 網絡公開信息整理。 責編 | 賈寧 排版 | 拾零 第 8860 篇深度好文:7512 字 | 18 分鐘 閱讀
創新英雄之旅
筆記君說:
相信大家對“全球化”這個詞,并不陌生。
回望500年的歷史長河,全球化可以分為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就是“大航海時代”,由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及隨后的英國領航。全球貿易的興起,既帶來了財富與繁榮,也伴隨著資源的掠奪與戰爭的硝煙。
第二波浪潮源自二戰后,以美國為主導構建了全新的世界自由貿易體系,進而憑借“本土設計、外包生產、全球銷售”的模式,迅速拓展國際市場。
進入新世紀后,中國鼓勵優秀的企業走出國門,開展境外加工貿易,推動產品、服務和技術出口。從此,中國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海外并購,既有聯想收購IBM、海爾收購GE家電等成功案例,也有TCL收購法國湯姆遜等曲折經歷。
當前,我們正處于全球化的第三波浪潮之中,中美兩國共同引領全球發展。
這時候,出海就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一道“必答題”,中國企業必須堅定“走出去”的步伐。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也明確表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但出海怎么走、往哪走,這背后有無數個坑,先行者的經驗對我們來說無疑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拆解OPPO這家已經出海15年的公司在“全球化”之路上的道、法、術,借鑒它的經驗和做法,拿到屬于我們的“航路圖”。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OPPO在2024年的出貨量全球排名第四。OPPO的業務已經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貢獻的收入也占到了OPPO總營收的近六成,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全球化公司。
這些數據背后,其實無非是產品、用戶、營銷、經營模式等這些所有出海企業都能意識到的東西。
但我們首先要剖析的,是OPPO出海的底層邏輯,他們是怎樣去實施這個戰略的,是怎樣正確去做事的,這才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一、OPPO全球化的底層邏輯
1.志存高遠與長期主義
OPPO自誕生之日起就懷揣著全球化的愿景。
早在2000年,當OPPO還以“步步高”的身份存在時,創始人陳明永就意識到品牌名稱的英文音譯在國際傳播中的局限性。
為此,他廣泛邀請國際團隊參與設計,并通過全球范圍的語言測試發現,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OPPO這個名字的發音沒有任何不良含義,四個字母組合也沒有特殊含義,這為OPPO品牌在全球各個國家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全球化早已深深植根于OPPO的品牌基因之中,也是它堅定不移的戰略方向。
OPPO也是長期主義的踐行者。它的企業文化是“堅持做正確的事情,不怕遠,不怕難”,相信“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只有前行,才能解決問題”。
OPPO希望全體員工能夠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做“微笑前行”的“爬坡者”,筑牢科技與產品這兩大基石,將OPPO打造成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品牌。
就像OPPO所堅持的“本分文化”,追求的結果是“更健康,更長久”。
OPPO始終堅持質量優先和“利潤穩健”,注重品牌價值的提升,注重當地的伙伴關系,注重“相關利益者”的整體滿意。它沒有簡單復制中國本土的模式,而是深入理解每個市場的特點,“一國一策”,用“耐心”尋找“全球化的本分”。
2.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地化
《孫子兵法》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strong>
拓展全球市場就是一場面對巨大挑戰的戰役,必須要“算”,也就是制定一個非常全面而周密的戰略。
15年前,OPPO決定進入全球市場之前就進行了全面的戰略規劃:“品牌全球化、運營本地化”即“全球本地化”戰略。
正因為早早定下了“全球本地化”的戰略方向。所以OPPO公司在2009年出海的早期階段,就不刻意強調OPPO品牌的國家屬性,而是在品牌傳播中展現出對當地市場、文化的充分尊重。
2019年,OPPO更是決定調整全球組織架構,不再區分國內、海外市場,而采用Glocal(Global+Local)策略,持續推動品牌國際化、運營本地化,相繼在歐洲、南亞、東南亞、北非、南美等市場設立企業的“能力中心”,推動本地化研發、制造與運營。
2023年11月,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在接受采訪時,用一句話說出了OPPO的出海雄心:
"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地化。"
劉作虎也多次強調OPPO的全球化戰略:“我們堅持本地化運營,通過深入洞察當地用戶需求,定制符合當地需求的產品,提供細致入微的服務,尊重和保護當地文化,賦能和關懷本地員工,讓海外市場的用戶感受到OPPO就是他們本地的品牌?!?/strong>
比如,針對印尼高溫環境下大學生“玩手機游戲”的場景,OPPO專門優化了日常高溫下的電池自適應方案。
在馬來西亞,OPPO則根據馬來人的相貌特征,對手機人像進行“本地化調適”。針對馬來西亞用戶普遍的圓形面部輪廓、較深的膚色等特征,調整了美顏參數和美白效果,使得美顏效果更自然。通過收集大量當地用戶的面部特征數據,優化了人像識別算法。
在印度市場,考慮到用戶習慣使用WhatsApp和本地支付應用,OPPO特別優化了這些應用的運行效率和交互體驗。
在歐洲市場,則更注重隱私保護功能的開發和完善,以滿足GDPR等嚴格的數據保護要求。
在硬件設計方面,OPPO也充分考慮到了各國用戶不同的使用環境。在東南亞等高溫多濕地區,特別強化了散熱系統和防水性能;在歐洲市場,則更注重5G網絡優化和NFC支付等功能的完善。
“全球本地化”戰略,驅動著OPPO“全球技術、本地優化”的研發策略。
正是這種將全球技術與本地需求完美融合的創新理念,讓OPPO在全球各個市場都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市場和地區屬性,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指出:“分權制的組織機構、管理分權制公司的方法……以及既給予公司最大限度的自治權又保持公司的統一性,所有這些都必須探索出實施的辦法?!?/p>
正是因為OPPO在全球化的本地化企業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從而在當地均取得長續健康的經營表現。扎下根,才能生根,這是每一個出海企業的必然策略和路徑。
3.用戶需求才是硬道理
OPPO海外營銷服總裁張洲川說:“我們最擔心的問題是,我們不了解消費者。”
每次進入一個新的市場,OPPO都會花大量時間去做市場調研和用戶研究。
張洲川去年走訪了全球23個國家,光歐洲張洲川就去了三次,深入當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去了解足球,看當地演唱會。
他幾乎不看當地的銷量情況,而是不停去找用戶聊,找經銷商和導購聊,了解當地用戶的真實需求和重點場景,然后反饋到產品端。
OPPO經常提及的一個典型例子是,當年OPPO去“萬島之國”印尼考察,發現島與島之間都是通過公交船聯系,而船上信號很弱,所以OPPO專門針對這個場景做了網絡優化。
后來,這個經驗也被借鑒到了菲律賓,因為菲律賓有大量海員,而船舶在停泊靠岸時,也遇到信號弱的難題。
在印尼,當地高端用戶喜歡商務場合在大折疊屏手機上用手寫筆寫字。所以,OPPO在Find N3發售時,將手寫筆作為了大折疊屏手機的贈品,取得了很好的銷量。
因為東南亞位于赤道附近,日照強烈,如果手機屏幕亮度不夠,會導致屏幕在戶外看不清,OPPO就設計了高亮的屏幕。另外,當地雨水多,防水是一個剛需,OPPO就在一些中低端機型上也著重解決了防水需求。
這些都是坐在辦公室里無法感知到的用戶痛點。而從用戶需求出發的策略讓OPPO在東南亞市場大獲成功。最新的數據是,OPPO在東南亞以18%的市場份額排行第一。
另外,基于拉美社交人群熱衷于具備炫耀屬性的產品功能,OPPO也推出了一個前后攝像頭可以同時拍攝的功能,一邊拍攝眼前的美景,一邊拍攝自己的表情,這項創新功能在拉美大獲成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對于OPPO來說,競爭對手從來不是蘋果、三星,而是自己。
張洲川說:“我們最擔心的問題是,我們不了解消費者。如果我們對消費者足夠了解,OPPO其實沒什么競爭對手?!?/p>
這充分說明,當“用戶需求導向”成為產品開發的第一性原理之后,充分的調研和用戶需求理解,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出海的成功率。
二、OPPO全球化的策略體系
那么,在“全球本地化”的戰略大方向之下,OPPO在戰術執行上有哪些出海的經驗呢?
1.從近到遠,由易到難
其實,OPPO的全球化之路經歷了一個從近到遠,由易到難的完整過程,共分為4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09年至2014年,在此期間OPPO聚焦東南亞市場,實行的策略是“適配中國經驗”;
第二個階段是2014至2018年,OPPO開始進入中東和非洲國家,實行的策略是“重點市場,重點突破”;
第三個階段從2018年開始,OPPO拓展歐洲高端市場;
第四個階段從2020年開始,OPPO進入拉美新興市場,這兩個階段實施的策略是“全球化運營”。
OPPO最早去的是在東南亞,這里離中國近,商業模式相通,文化相近,華人眾多。在這片市場耕耘也相對容易,成了OPPO的海外糧倉。
在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大容量市場“各個擊破”之后,OPPO東南亞版圖逐漸成型的同時,也以較低的試錯成本,積累了可以復制的海外運營經驗。
2018年,OPPO在東南亞市場成為主導品牌,與三星形成兩強格局。同年,OPPO在法國發布旗艦手機Find X,并宣布進入歐洲市場。
相比起東南亞市場,歐洲市場的消費者對品牌有較高認知,也對產品質量、安全性與環保性都有更高的要求。拿下歐洲市場,對提升OPPO在全球的品牌形象都有示范效應,這是一場注定不好打的仗,但也是一定要贏的仗。
OPPO采取了由點及面的發展路徑,先進入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荷蘭這些具有區域輻射效應的國家,再結合歐洲市場特點,打通了這個高勢能市場。
帶著在成熟市場積累的品牌勢能,OPPO進入拉美這樣的機會市場,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2020年,OPPO在墨西哥正式啟動銷售業務。那時,墨西哥的手機市場多年來由運營商渠道主導,以三星、摩托羅拉為主。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OPPO在墨西哥推行窄渠道策略,專注中高端爆款產品,在中高端檔位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很快,墨西哥成為OPPO在海外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我們可以看到,OPPO步步為營,走出了一條從東南亞到歐洲,再到拉美的獨特道路。
2.高價值出海:不打價格戰,以技術換溢價
除了路徑的選擇之外,OPPO還有一個深刻認知是,不陷入價格戰,強調高價值出海。
早年在開拓東南亞和中東非市場時,OPPO的總體策略還是以中低端的性價比手機去開拓海外市場,站穩腳跟后再逐步向高端滲透。
但這幾年的一個明顯變化是,起步就是中高端產品。比如2024年進入墨西哥時,主推的就是OPPO最高端的直板旗艦Find X8 Pro。
OPPO認為爆款策略是高價值的基礎,對比高度依賴于強品牌與渠道之稱的規模數量打法、主打強性價比的中高端產品,其他手機廠商一年上五代,而OPPO只做兩代,做到領先對手6個月。
“高價值出?!笔荗PPO一直都在踐行的方向,對于一家始終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來說,多年在本地化生產、銷售、服務上的深耕也為OPPO的全球業務構筑了護城河。
這也是OPPO能夠海外進一步高端化最穩固的基礎。
3.廠商一體化:利益捆綁,風險共擔
另外,在出海路上,OPPO還有一個獨特的做法,就是“廠商一體化”模式。
所謂廠就是品牌方OPPO,商就是代理商。
這也是OPPO在國內的成功經驗。這些代理商雖然不是OPPO的員工,也沒有直接的上下級匯報關系,但經歷了那么多年的風風雨雨,雙方早就足夠信任,配合足夠默契。
所以,OPPO在海外市場開拓時,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帶著國內的代理商一起,去海外市場搭建經銷體系,相當于OPPO和代理商在海外再創業。
而少數幾個地方是因為現有經銷商的能力還沒有完全到位,OPPO希望自己先趟出一條路,再交給伙伴。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OPPO和經銷商屬于兩個獨立的公司,經銷商會更加有積極性。而OPPO則通過中后臺的能力建設,給前線的經銷商賦能,包括人才梯隊建設,后臺的運營能力和數字化工具等。
三、OPPO全球化的落地戰術
1.打造“三位一體”敏捷型組織
為了更加有效地支撐全球本地化戰略,OPPO構建了包括全球總部、戰區、國家本地化團隊在內的“三位一體”敏捷型組織。
全球總部的定位是戰略、資源和能力中心,戰區是服務賦能型組織,國家本地化團隊則是作戰單元。
實際上,全球總部和戰區都是“賦能型組織”,戰區是全球總部在各個國家市場設立的能力中心,它們的共同目標是賦能國家本地化團隊“靈活作戰”。
國家本地化團隊是OPPO的代理商或者供應商,它們與OPPO之間并沒有正式組織中的“匯報關系”,可以根據本地化市場的特征快速作出反應和決策,靈活調整市場政策,不受OPPO內部組織體系和流程約束。
換句話說,OPPO的戰區是賦能和支持國家本地化團隊的,不是控制和約束本地化團隊的,它們與國家本地化團隊之間的關系簡單,管理也簡單,溝通效率很高。
這樣的組織結構極大地提升了OPPO的應變能力,將全球化的產品與當地市場需求和文化進行深度結合,簡單專注、靈活作戰,形成了獨特的“戰略全球化、行動本地化”模式。
2.從“中國制造”到“全球智造”
OPPO的全球化腳步當然不止于市場占有率,同時還有于一個更宏大的命題:怎樣從“中國制造”變成“全球智造”。
秉持著“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地化”這個理念,OPPO打造了涵蓋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環節的本土化供應鏈。
從2009年出海開始,OPPO就在全球各地建立了生產工廠和研發中心。已在印度、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巴西、埃及等七個海外國家建廠,絕大多數產品在當地自建的工廠生產,例如Find N3。這既保證了供貨高效可控,又能夠不斷提升當地制造業水平。
以印尼市場為例,OPPO手機實現了100%本地生產銷售。同時,OPPO印尼員工的本地化程度也相當高。數據顯示,1.7萬名員工中,只有約100名中國人,其中管理崗位不乏印尼人的身影。
當有了技術能力與本土需求深度綁定,OPPO便不再是“外來者”。
物流方面,OPPO則通過與本土物流公司合作,甚至是創造物流體系等方式實現物流管理的本土化。
產品開發方面,在英國、南非等國家,OPPO與當地的設計公司、設計團隊合作,共同開發適合本地化的產品;
當印尼工人用精密夾具組裝鈦合金鉸鏈,他們掌握的不僅是生產工藝,更是中國供應鏈對全球高端制造規則的重新定義;海外用戶為Find系列支付比國內價格更高的溢價時,OPPO證明了中國品牌無需以“低價”換取市場。
可以說,OPPO正在把中國經驗轉化成全球標準,正在書寫全球化的新篇章。
3.以誠待人,廣結善緣
OPPO在推進全球化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廣交朋友,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從而推進本土化。
OPPO創始人兼CEO陳明永曾說:“獨善其身一定不是OPPO的準則,我們始終希望實現生態共贏、共同發展,推動產業鏈的協作。”
在渠道策略上,OPPO重點布局線下渠道,通過與運營商和零售商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有效地擴展了銷售網絡。
OPPO副總裁、全球銷售總裁吳強說:
“在跟海外運營商第一次交流的時候,我基本上沒有去談商業合作具體的事情,更多地是在談OPPO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我們做事的理念和企業文化。更重要的是,在后續的工作對接、交流,包括工作落地的過程中,我們是在踐行這樣的文化價值觀,而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正因為OPPO在剛開始合作的時候會先向合作伙伴介紹自己的價值觀,并在后續的合作中以誠待人,不斷地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價值觀,才有了后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
截至2024年,OPPO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30萬家零售店。
在東南亞市場,OPPO以合資的方式與當地代理商共同承擔風險,并進行資源共享。
在歐洲與多家運營商建立了合作,將其5G產品與技術能力提供給運營商,以此拓展銷售渠道,幫助運營商解決技術適配問題。
在墨西哥,OPPO采取了與該國最大運營商深度全面合作的務實策略,實現了雙方的互利共贏。
在這樣的渠道體系下,OPPO的“毛細血管”向下得越深入,對于當地的適應性就越強,而這這一點恰恰是出海企業所必須要擁有的能力。
以OPPO在印尼為例:咖啡文化是印尼社會生活重要組成部分,OPPO結合本地文化,與經銷商創新零售模式,結合本國咖啡文化在印尼體驗店增設咖啡角,手機店搖身一變咖啡店,成為社交場所,為用戶提供交互式、場景式體驗。
OPPO順勢而為,先與渠道商攜手共同開拓市場,再通過優質的產品和與當地文化融合的營銷傳播逐步樹立品牌形象。
這種策略很像曾國藩當年的“結硬寨、打呆仗”,看似進展緩慢,實則穩扎穩打,成效顯著。
這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家”就是中國,中國是企業最大的靠山和能量來源。
出海之后,也要依靠當地的朋友提供幫助和支持,從而適應各國不同的經商環境,優化企業組織能力,從而應對復雜市場帶來的挑戰。
更重要的是,在當前地緣政治環境逐漸緊張的大背景下,“廣交朋友”也可以非常好地抵御各種不確定性風險,提高全球化成功的概率。
結語
回顧OPPO全球化的過程,我們會發現其實并沒有那么多高深莫測的“奇謀”和“法寶”,很多成果都是長期埋下的伏筆,并沒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
OPPO更沒有寄希望于一朝一夕之功,他們不去打價格戰,也不太關心銷量,只關心做正確的事以及如何正確地做事。
OPPO的全球化,是一場從“賣產品”到“建生態”、從“性價比”到“心價比”的升維戰爭。
其核心啟示在于:真正的全球化,不是征服市場,而是成為市場的一部分。
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應當是Glocal(Global+Local)的融合,既要具備全球視野與格局,又要深入理解并尊重本土文化、風俗與社會。
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些聽起來非常樸素的價值觀,恰恰成了OPPO能順利走出去的原因。
越來越多像OPPO這樣的中國企業意識到,出海不止是要擴大規模實現增長,更要在當地市場與品牌的價值共贏中建立更長遠、更深入的發展。
在“出海”這場沒有終點的旅程里,重要的不是抵達某一個確定的彼岸,而是用盡全力應對每一個挑戰,在更遠的海域始終乘風破浪。
為此,2025年5月11日-18日,由筆記俠發起的GBE(全球商業探索之旅)美國站“創新英雄之旅”正式啟程。將圍繞“AI和全球化”這兩大課題,以“科技創新”和“模式創新”為主題,給中國企業的AI和全球化經營帶來借鑒思考。
游學期間,為了讓大家中國企業的出海與全球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們將帶領大家與文中提到的OPPO公司北美地區核心團隊進行主題為《如何從本土化到全球化》的深度交流,去了解OPPO全球化的戰略與戰術細節,為我們的未來遠航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次8天7晚的游學,將由筆記俠創始人&第五代企業家組織發起人柯洲帶隊。我們將走進硅谷,帶領大家一起了解未來AI產業的趨勢,識別萬物+AI時代我們的機遇與挑戰,掌握智能商業落地應用和發展與投資機會。
鏈接全球先進思想,拓展中國商業邊界。現在,筆記俠也想邀請你,與我們同行。一個人,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因為,一個人的成就,大不過他的所見所聞所思。
如果,你對探索全球商業真相和本質的一線游學感興趣,歡迎你加入我們,在全球商業背景下審視和探討中國商業發展。
具體咨詢報名可掃下方海報二維碼,添加主理人詳細溝通。
參考資料:
1.《出海深潛,OPPO向上》,雷鋒網
2.《“全球本地化”:十五年OPPO“耐心出海”之道》,北大金融評論
3.《原創|以“本地化”成就“全球化”——OPPO如何實施全球本地化戰略》,清華管理評論
4.《OPPO出海十五年:先走該走的路,再走想走的路》,磐石之心
好文閱讀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