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貿會
楊永文
第9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于2025年2月7日在冰城哈爾濱隆重舉行,在開幕式運動員入場環節,聽到主持人播報的聲音說:接下來是不丹代表隊出場,不丹代表隊是首次參賽,參賽運動員一名,這讓人耳目一新,但對于一個內陸山地小國家,且經濟欠發達,現如今仍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還是要為這個國家和運動員鼓掌,他們終于走上了亞冬會這個大舞臺。
看著身著民族服裝的運動員,舉旗手拿著的不丹國旗,不禁讓人眼前一亮,思緒一下把我帶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當時我正在山南軍分區邊防第五營服役,我們部隊駐守的洛扎縣,正好就位于中國與不丹的邊境線上。
上世紀初,印度、不丹都被英國殖民統治,印度于1947年8月才取得獨立,獨立后的印度延續了在不丹駐軍。由于中印邊境存在爭議問題,印度軍人時常在邊境地區挑釁,導致有時還和我方發生小的摩擦,因此我們駐守的中不邊境也不安寧。
雖然中不邊境地區不穩定,但也阻礙不了邊民們對生活的熱愛,邊貿會依然如期而至,邊貿會的地點在洛扎縣的拉康鄉,鄉鎮府位于青山綠水的大山山腰處,貿易的地方距離鄉鎮府不遠,是在一塊平壩上。
我們吉登營部距離拉康鄉鎮府大約10公里路程,還記得那是1987年8月的一天下午,領導叫我隨他一起走,接著我們就乘車出發,車沿盤山公路一路向前,在途中,我聽到車上其他干部交談,才知道是去參觀邊貿會,這讓我暗自竊喜,心想這下有稀奇可看了。
小車把我們送到了邊貿會場地的附近,下車來就隱約聽到不遠處傳來嘈雜的聲音,走了一小段緩坡路,我們就接近了人群,放眼望去,看到大多數都是身著藏民族服裝的人,一張張黑黑的臉龐,是經過了雪域高原強烈紫外線陽光的洗禮,笑起來臉上那高原紅又顯可愛,有的人把長長的頭發編成鞭子盤在頭上,有的人頭上還拴了根紅頭繩,有的人戴著藏民族特色的帽子,有的人腰身處佩戴有長短不一的藏刀。
邊貿會場地上人頭攢動,其中有手搖轉經筒的藏傳佛教信徒,當然也不缺紅衣僧人,也有來閑逛的,還有買賣雙方正在討價還價的,估計大約有幾百人,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相當鬧熱。
我們走入人群中,領導們走前我在后,因為我外衣下肩上背有一支79式微型沖鋒槍,所以我走著都特別小心,盡量和周圍的人保持間隔距離。現場有公安人員維持秩序,但我們的出現也是為邊貿會保駕護航,同時震懾敵對勢力。
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人還提前多日就到了,聽說這些來交易的人中還有不丹、尼泊爾的商人,交易的物品擺放在地上,有酥油、蟲草、風干牛羊肉、野生干蘑菇、手工地毯、傳統藏刀等,還有人搭著帳篷,在里面用干羊糞作為燃料,生火煮藏面、牛羊肉來賣,藏族同胞們在帳篷里,有的喝青稞酒,有的喝酥油茶,大家喜笑顏開聊天說事,顯得特別的開心。
整個場地內的空氣中,彌漫著五味雜陳的氣味,有人體散發出來的,還有各種商品的味道。
一年一次的邊貿會,是寧靜的大山里特別重大的盛會,給當地老百姓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縣政府也很重視,為此派來了縣文工團來搭臺表演助興,烈日的陽光下,演員們穿著表演藏戲的服裝,在舞臺上舞動著健美的身軀,展示出優美動聽的聲音,歌聲傳遞出了心中所愛,認真的表演讓額頭冒出了汗,因為他們用的是藏語,基本聽不懂,我只模糊不清的聽到唱詞中提到格薩爾王,后來才知道,格薩爾王是藏族同胞神話傳說中的英雄人物。
我們短暫的停留觀看了一下表演,然后又進藏篷里看了一下就回去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邊境地區已今非昔比,變的越來越好了,新農村建設讓邊境地區改變了面貌,藏族同胞安居樂業,村民們與時俱進開辦起了民宿,正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我們曾經巡邏的一些地方,現已成為了旅游景點。
很想回到那片凈土上去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壯麗的山川與秀美的河流,走一走曾經巡邏的崎嶇不平小路,聽一聽鳥兒的歡歌笑語,還有山谷里呼嘯而過的風聲,聞一聞格桑花開的芳香,當然,更重要的是還要看一看曾經青春駐足的軍營。
拉康邊貿會還在如期繼續開吧!真心希望中不兩國關系良好,人民相互友好往來,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都幸福。
(注:本文插圖均來自網絡)
- 作者簡介:
楊永文:漢族,四川瀘州人,生于1968年6月,高中文化,1986年10月—1990年4月在原西藏軍區山南軍分區邊防第五營服役,1990年1月入黨。曾任新兵連文書、營部通信員、駕駛員等。
作者:楊永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