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消息刷屏了:
38歲的河南“菜刀哥”李坤朋,突然昏迷,情況危急,生死難料。
很多人一邊在祈禱“好人一生平安”,一邊感嘆:“好人咋沒個好報呢?”
確實,李坤朋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2021年鄭州特大洪水中,他冒著生命危險,用菜刀劈開車窗,救出了被困的老人和2個孩子。事后,他被評為“見義勇為英雄”,還加入志愿者協(xié)會,堅持做公益。
可誰能想到,就是這么個好人,今年2月突發(fā)心臟病,至今昏迷不醒。家庭的重擔(dān)瞬間壓在了妻子的肩上,孩子們還要面對中考和高考的壓力。
連救3人的英雄,為什么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自己的家。
這種強烈的反差,讓我不禁想到另一個人,一個大冰老師的直播間里,連線的一位37歲的醫(yī)學(xué)博士。
- 他技術(shù)精湛,甚至拿過國務(wù)院津貼,如今是一線城市三甲醫(yī)院的副高。
- 畢業(yè)后,他一直忙于救人,想成為好醫(yī)生,救更多的人,直到37歲還是單身。
- 他信奉“大醫(yī)精誠,救死扶傷”,從不給病人開高價藥,能用便宜藥就用便宜藥,能讓病人少跑腿就少跑腿,但這樣就沒法給科室額外創(chuàng)收。因此他被領(lǐng)導(dǎo)多次談話,受科室排擠。
- 他熱心公益,資助2個貧困孩子讀書,他看不得病人受苦,甚至親手給病人換尿不濕,借給病患40多萬。很多患者很感激他,握起他的雙手說將來一定還錢,但最后收回來的,不到2萬塊,以前的病人都跟消失了一樣。
如今他自己得了癌癥,頭發(fā)掉光了,還堅持給病人做了9個小時的手術(shù),卻遭受病人質(zhì)疑:“你連自己的病都治不好,還給別人治啥?”
在絕望中,他也陷入了嚴重的精神危機,他發(fā)現(xiàn)自己多年來信奉的“好人好報”的價值觀,正在迅速坍塌。
他問大冰:“我做了這么多好事,為啥還要遭這種報應(yīng)?”
為什么?
為什么好人總沒好報?
為什么一個純粹利他,凡是替別人考慮,從不沒良心做事,奉獻自己全部愛心的人,會得到這樣的下場?
01.好報的真相
好人就該有好報,那是人性最樸素的祝福。
但如果把道德行為從回報系統(tǒng)里抽離,反而打開了更本質(zhì)的認知維度。
事實是,健康、幸福、財富等等這些,和善行是兩個獨立的系統(tǒng)。
- 你要健康,得靠鍛煉身體、合理飲食、規(guī)律作息;
- 你要幸福,得靠調(diào)整心態(tài)、關(guān)心家人、經(jīng)營情感;
- 你要財富,就得提升認知,拓展圈子,積極踐行。
我見過有愛心有正義感的花臂男,每天煙酒不離手;也見過勇敢扶起老人的外賣小哥,每天透支身體,半夜送外賣。
“菜刀哥”李坤朋的確很善良、很負責(zé)、很有愛心,他在酒店工作,經(jīng)常上夜班,身體長期透支。這次心臟病爆發(fā)的凌晨3點,他剛忙完工作,還在吃飯。
那位醫(yī)生救死扶傷,但也是因為長期透支身體才患上癌癥。一切為了別人,全然忘了自己。
老天爺不管你是好人壞人,它一直遵守的是“因果法則”:
你是好人,你做好事,但你長期透支身體,不愛惜自己,那你這個“因”,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要承擔(dān)生病的“果”。
說白了,好人并不會因為善行,而獲得健康的豁免權(quán)。
0好人更容易透支自己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那些特別好的人,往往也是特別“累”的人?他們總是為別人著想,卻忘了照顧自己。
心理學(xué)上有個詞叫“付出型人格”,他們總覺得幫別人是應(yīng)該的,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時間和精力。
比如那位三甲醫(yī)院的醫(yī)生,為了病人忙得36歲還沒結(jié)婚,還借了40多萬給病患。他的善舉讓人感動,但他的過度付出也讓自己陷入了身體危機。
這種無底線的善良,反而成了壓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古人說“大善即大惡”,其實就是在提醒我們:善良也要有度,否則就成了不自愛。
在北京某中學(xué)的德育課上,當老師播放《感動中國》的視頻時,有個學(xué)生突然舉手:“老師,如果主人公當時先救了自己,會不會能幫助更多人?”
全場寂靜五秒后,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
經(jīng)常看到這類的新聞,路人勇救大橋上的輕生者,最后兩人殞命。
并不是不鼓勵見義勇為,只是我認為見義勇為的前提一定是:先保護好自己,對自己的生命負責(zé)。
03. 人生本無常,但善意終有回響
人生本來就是個混沌系統(tǒng),充滿了意外和不確定性。好人不一定一帆風(fēng)順,壞人也許會順風(fēng)順水、長命百歲。
有30多的愛心青年英年早逝,也有偷雞干壞事的鄰居老太婆,眼不聾眼不花的活到了80多。
這都是生命的常態(tài)。
好人善因結(jié)出的善果,不一定是健康財富名利幸福,但肯定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xiàn)。
- 比如“菜刀哥”李坤朋,他現(xiàn)在昏迷不醒,但網(wǎng)上熱心人為他捐款十幾萬。
- 比如,那位患癌癥的醫(yī)生,在他最后那段時間,是他曾經(jīng)資助的孩子陪在他身邊,給了他最終的溫暖。
這些,都是善意的反饋,只是它不一定以我們期望的形式出現(xiàn)。
最后
很多人覺得,“好報”應(yīng)該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比如財富、名利、健康。
但當你抱著交易的心態(tài),去做所謂的好人好事時,就活在了“只求結(jié)果”的外相里,會滋生很多怨念,反而會折損你的福報。
實際上,心安,才是真正的“好報”。就像佛陀說的,只求此刻歡喜,而非此生貪欲。
當你幫助別人時,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和滿足,就是一種回報。
所以,不用糾結(jié)“好人為什么沒好報”,也不用糾結(jié)要不要做好事。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盡力去幫助他人,勇敢去做讓自己心安的好事。
最后,愿“菜刀哥”李坤朋早日醒來,愿那位醫(yī)生在最后的旅程中感受到溫暖。
也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善行中找到內(nèi)心的安寧。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