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塵微~
38節到了,我想聊聊女性和婚姻。
強烈建議你,帶著目的走進婚姻。
婚姻需要目的性,人生更是如此。你得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規劃,對人生伴侶有明確的需求,至少心里得有個譜。
很多人都是隨波逐流,被外界的洪流推著走,走到哪算哪。父母催婚就結婚,到了年齡就生娃,人生的每一步都不在自己掌控之中。
《三十而已》劇照
所有人都走的路,未必通往美好和自由。相反,人潮擁擠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會失去自主意識,任由自己的人生陷入不確定性。
所以,最好和別人反其道而行,用清晰的規劃和明確的目的性,去推進人生的走向。
特別是像結婚這樣的大事,無論男女,在結婚之前都應該多接觸人,不要草率決定。
多想想,婚姻本身對你而言,是加分還是拖累?眼前的這個人,是否和你三觀一致、價值同頻?多看看對方的父母狀態,是和睦平靜,還是雞飛狗跳?
總之,你的每個選擇都應該有利于自己,讓自己走向更好、更自由、更松弛的方向。
所謂的“下嫁”,就是你允許自己的人生全方位下墜。如果你開啟一段關系,既沒錢,也沒愛,還得不到情緒價值,那還圖什么?
婚姻選錯代價太高
女性選錯婚姻的代價,本質上比男性高得多,畢竟生育成本、家庭責任、社會偏見都擺在那里。
很多女性人到中年,困在失落的婚姻里,離不開兩大主權的喪失:
- 成為家庭主婦,失去了參與社會發展的機會;
- 為了孩子,整天圍著娃兒轉,失去了姓名和自我。
當然,如果你本身不是事業心很強的人,那還好說。但如果你對成事有執著和渴望,那就需要在婚姻和事業之間提前想好權衡。別等到迷迷糊糊走到這一步,才恍然大悟:原來婚姻是自己必須修煉的關卡,而不是可以背靠乘涼的大樹。
《小舍得》劇照
提前在認知層面意識到這一點,別覺得婚姻甜如蜜,也別恐懼婚姻苦如砒霜。它只是一種選擇,但很考驗你的眼力和認知。
婚姻本質上就像經營一家公司,選伴侶就是選人生合伙人。
選對了,兩個人齊心協力,往同一個方向走,家務共同分擔,經濟互相結合,相互提供后盾,組建出一個更具抗風險能力的合伙單位,你會發現所有困難都可以一起解決,所有目標都可以一起實現。
而且和對的人在一起,你會發現所有事情都可以商量,也不用費盡心機去拉齊認知。
而選錯了人,碰上了一個不搭噶的人,兩人想法根本不愿意往一個方向去,那維持這段關系簡直累死人。
一個想生活小滿,一個拼命追求開疆擴土,互相覺得對方是外星物種,說話簡直對牛彈琴。教育成本、溝通成本、維護成本都極高,別說把后背交給對方了,說不定還時不時給你來一刀,讓你幾十年的努力付出付諸東流。
所以,嫁錯人的成本和傷害,跟被催婚相比,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適婚年齡不結婚,壓力都是心理上的,最多就是爸媽和親戚的絮叨,你還可以離得遠遠的。而選錯了人,每到逢年過節、孩子生日、結婚的時候,你還得跟這個人去相處,這種痛苦是具象的,無時無刻的,比催婚要恐怖一萬倍。
選擇大于一切
《人生護城河》的作者輝哥,曾講過這樣一段話:
- “什么人滋養你,什么人消耗你;什么事滋養你,什么事消耗你;什么地方滋養你,什么地方消耗你...這些都要思考清楚。如果精力和時間花了,但只感覺被消耗,沒有被滋養,時間一長,麻煩就大了。
- 人生的選擇,就是要不斷選擇滋養你的人,滋養你的事,滋養你的地方,去花時間,這才是有價值的時間。成長是最本質的收獲,錢只是一種淺層次的證明。”
婚姻更是如此,對于“上嫁”還是“下嫁”的選擇,如果你想不通利好自己的方向,只看一個標準:看看自己和對方在一起,狀態是松弛還是壓抑,事業是向好還是下滑,生活是趨向有序還是混亂。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恭喜你,大概率沒有在選擇中迷失。
《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千萬別用“潛力股”或者“他對我很好”來麻痹自己。這些標準雖然沒錯,但無法確保你在未來漫長的婚姻生活中順遂。
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通過表象洞穿他人內心的能力,所以忠于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靠譜的。你有沒有變得更好,自己心里最清楚。
別覺得“愛得要死要活”的戲碼很浪漫,真正健康的關系都是順其自然的,像呼吸一樣舒服,即便兩人不說話,什么都不做,也不會覺得尷尬。
另外,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反對這段關系,試著抽離出來,看看他們說的有沒有道理。沒必要和全世界為敵,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那些真正正確的選擇,往往不需要你豁出老命去拼命驗證。
好的婚姻,能滋養人
婚姻這件事,選對、經營好,對人的好處是極大的。
兩人賺的錢可以合并使用,共同維持一份支出,共同經營一份事業。無論誰外出打拼,誰在內顧家,只要彼此對美好生活的定義一致,就不會產生太多爭吵,萬事好商量。
單身當然很自由,半夜吃外賣、說走就走的旅行都不是問題。
但擁有一段健康的婚姻,內心所擁有的安定感和對生活目標的篤定,是單身無法替代的。你有了目標,有了家庭大后方,有了可以信任的人,心態就會完全不同。
我朋友的經歷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曾對我說:“什么是滋養型伴侶?我丈夫就是啊!當然,我也是!不過,是受他一步一步影響,才成為現在懂得包容的我。”
從小父母厭惡她打游戲,但丈夫卻鼓勵她每天玩上一兩局,這是她每天最放松的時刻;她說喜歡考古和歷史,他就鼓勵她學習考試,天天給她買書,還揶揄她是“北大學子”。只要是她的愛好,他都接受并希望她長期堅持,即使她半途而廢,他也從不上綱上線。
《小敏家》劇照
正是這種無條件的支持,讓她在婚姻中越來越成為自己。
這幾年來,她愈發感受到天地萬物的魅力,對身邊的朋友更加耐心友好,接受他們的缺點、贊美他們的優點,甚至在旅行時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盡管她對父母還是不太耐心,偶爾會發火。
當然,她也接受了丈夫的一些缺點。
比如,丈夫不太融入社會,胸無大志,在金錢和事業上沒什么上進心,只是默默完成自己的工作。
但這樣的生活卻也讓她感到踏實:“目前我們在北京有小小的房子、也有工作,并不缺衣少食,身體健康,父母俱在,互相滋養,我覺得很幸福。”
最 后
這個世界上越美好的東西,往往越稀缺,需要你花更多心思去篩選和維護。
亦舒有句話說:“自愛,沉穩,而后愛人。”當你足夠優秀了,自然也會吸引同樣優秀的人。
一個人能碰上各方面合拍伴侶的前提,首先得是自己也不差,能掙錢、有遠見。否則,一個良人擺在你面前,你可能都分辨不出好壞。
很多時候,人就是要上進一些的。
與其坐以待斃,等待好事的降臨,不如先想想怎么打磨好自己的本領,多嘗試不同的生命體驗,多和人相處,才能慢慢走出自己的繭房,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理想的人生路徑,是先把自己升級成厲害的人,獨立自主不依賴,精神物質雙獨立。之后,如果碰到良人,再把彼此的人生合并經營。
在此之前,無論年齡到了還是父母催得緊,都絕對不要輕易妥協,別去將就,也別指望通過高嫁來規避人生的課題。屬于你的路,得一步步慢慢走。
因為,你成為誰,比你和誰在一起,重要一萬倍。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