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3月7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攝影 萬全/人民畫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記者會。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元首外交、
烏克蘭危機、
中美經貿關系……
中外記者關心的熱點問題,
王毅部長一一作出回應。
一起來看↓↓↓
談元首外交
元首外交是中國外交的最高形式。2025年對中國和世界都是一個重要年份,元首外交將迎來新的高光時刻。就在上個月,習近平主席出席亞洲冬運會開幕式,拉開了今年主場外交的序幕。我們還將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舉行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習近平主席預定開展數起重要外訪。元首外交將書寫中國同世界雙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談中俄關系
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中俄友好的歷史邏輯不變,內生動力不減。雙方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決定永久睦鄰友好,開展全面戰略協作,尋求互利合作共贏,因為這樣最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時代發展進步的方向。中俄已探索出一條“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相處之道,站在了新型大國關系的前列,樹立了相鄰國家關系的典范。一個成熟、堅韌、穩定的中俄關系,不會因一時一事而變,更不會受第三方干擾,是動蕩世界中的恒量,不是地緣博弈里的變量。
談全球南方
展望未來,要讓世界穩下來、好起來,全球南方是關鍵。中國是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員,因為我們有著反殖反霸的共同歷史、也有著共同發展振興的共同使命。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同其他全球南方國家一道,譜寫人類發展的歷史新篇。
談烏克蘭危機
中方從危機爆發第一天起就主張對話談判,尋求政治解決,就在為和平奔走、為促談努力。中方歡迎并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同時也要看到,這場危機根源錯綜復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消融化解也非一日之功。但沖突無法有贏家,和平不會有輸家。談判桌是沖突的終點,也是和平的起點。各方立場雖不盡一致,但都希望達成一個公平、持久、有約束力并被各當事方所接受的和平協議,這是一個難得可貴的共識,也是應當共同努力的目標。
王毅就熱點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談中美經貿關系
中美經貿關系是相互的、對等的。如果選擇合作,將實現互利共贏;如果一味施壓,中國必將堅決反制。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美都將在這個星球上長久存在下去,因此必須和平共處。中美兩國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可以成為伙伴,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談中國科技發展
從當年的“兩彈一星”,到“神舟”“嫦娥”,再到5G、量子計算,DeepSeek,一代代中國人的奮斗從未止步,中國的科技強國之路越走越寬。哪里有封鎖,哪里就有突圍;哪里有打壓,哪里就有創新;暴風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鬧?!薄耙伙w沖天”的舞臺。小院高墻擋不住創新思維,脫鉤斷鏈最終將孤立自己。科學技術不應成為編織鐵幕的工具,而應當是普惠共享的財富。
談上合組織
今年是上合組織的“中國年”。上合組織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關鍵在于始終弘揚“上海精神”,堅守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初心,走出了一條新型區域合作之路。作為輪值主席國,中方今年以“弘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在行動”為主題,正在政治、安全、經濟、人文等領域開展100多項活動。我們要以“中國行動”擦亮“上海精神”,以“中國引擎”驅動上合車輪。
談一個中國原則
臺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臺灣省”。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后更絕無可能。鼓吹“臺獨”就是分裂國家,支持“臺獨”就是干涉中國內政,縱容“臺獨”就是破壞臺海穩定。“臺獨”分裂只會玩火自焚,“以臺制華”無異于螳臂擋車。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
現場直擊
攝影 | 徐訊 萬全
文字綜合 | 央視新聞 新華網 人民日報
編輯 | 曹夢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