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李娜倮:用歌聲贏得愛情,還帶全村逆襲成網紅村

0
分享至



2月28日,全國婦聯在京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暨表彰大會。

此次大會對眾多杰出女性及女性集體進行了表彰,其中包括10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596名全國三八紅旗手、395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以及599個全國巾幗文明崗。

其中,拉祜族擺舞非遺文化傳承人李娜倮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

李娜倮是從大山深處走出的拉祜族女子,宛如一只靈動的“百靈鳥”,用歌聲、行動書寫著屬于她的精彩人生,也為這片土地帶來了新的希望與活力。

早年間,李娜倮因為家里貧窮,總是覺得自己沒有文化,找不到自信。

后來,她通過音樂找到了夢想的方向。此后十幾年,她學習演奏吉他、寫歌,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音樂人,還獲得過不少音樂獎項。



李娜倮不僅把熱愛的歌舞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如日中天,她的愛情故事也如歌聲般美麗動人。

2008年的火把節上,同村的小伙子張扎思被李娜倮演唱的《月亮升起來》迷倒。兩人在對歌臺上唱到天亮,這段“野性告白”被村民戲稱為最接地氣的《梁祝》。



婚后,他們將歌舞表演與鄉村旅游結合,一步步做大做強,成為村里的頂梁柱。他們不僅帶領鄉親們賺錢,還為當地培養了很多人才。

這對“最野夫妻檔”把日子過成了田園劇的天花板,成為一段佳話,還被央視點贊。

2012年,李娜倮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

2016年,獲得2016年全國脫貧攻堅獎。

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21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22年,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2023年,被授予“2022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并當選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位拉祜族“百靈鳥”的傳奇經歷。

01

“真心愛你”:相思本是無憑語,摯愛追回有情郎

1983年12月,李娜倮出生在云南省瀾滄自治縣酒井鄉勐根村老達保村一個普通農家,父親李石開是村里的土著音樂家。



小時候家境拮據,李娜倮未能完成初中學業,便早早開始幫家人干農活維持生計。

盡管家里條件不好,但拉祜族熱愛音樂的傳統在她心中深深扎根。

逢年過節,母親都會給她做一身新衣服,細密的針腳和精致的花邊,為她的童年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耳濡目染下,李娜倮十二三歲時就拿起媽媽手中的針線,學習起拉祜族傳統服飾的手工活兒。



不過,比起手上的針線活兒,她對唱唱跳跳更情有獨鐘。

1990年,父親為了傳承拉祜族文化,在寨子里成立了文藝隊,教人們唱歌跳舞。

李娜倮雖沒學過專業的樂理知識,但在父親的熏陶下,13歲時就學會了吉他彈唱,16歲開始詞曲創作,展現出了極高的藝術天賦。



同村的張扎思與她都愛彈吉他和唱歌。

早年間,他倆約定,每日做完活兒,就到景邁山進行音樂排練,不斷提高自己的樂理水平和彈唱能力。

長大后,李娜倮出落得像朵美麗的鮮花,歌聲婉轉動人。18歲時,在一次村里的音樂比賽中,她與張扎思漸生情愫,陷入熱戀并開始交往。



白天,他們一起下地勞作;夜晚,他們背著吉他來到寨子中間的小廣場,在情歌聲中享受著愛情的甜蜜。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李娜倮創作了膾炙人口的歌曲《快樂拉祜》。

不過,村子偏遠閉塞、交通不便,又找不到合適的發展路子,這讓張扎思產生了離開家鄉到外面闖蕩的想法。

經堂哥的好友介紹,張扎思找到了一份縣城汽修廠的工作,跟李娜倮商量著一起去縣城發展。

但李娜倮當時還舍不得離開家人,兩人因意見不合產生隔閡,無奈分開了。

李娜倮深深愛著張扎思,分手后她每日彈唱歡快的歌曲,眼里卻藏著憂傷。

兩個月后,她無精打采、心神不寧,吃飯也少了半碗,忍著相思之苦盼著愛人歸來。

可怎么才能留住愛人的心呢?她決定用歌聲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她白天堅持干農活,晚上回家寫歌,將心里的想法融入音符中。



一周后,她完成了《真心愛你》,那飽含深情的歌詞,就像西漢才女卓文君寫給丈夫司馬相如的《白頭吟》,字里行間將對愛情的堅貞不渝表達得淋漓盡致。

歌雖寫成,人卻未歸。她希望通過一場舞臺表演,借助自身名氣找到張扎思。

“我的眼淚就像流水日夜為你流,受傷的心很快要破碎。我親愛的不論你在哪里快回來,你是我一生的依靠……”歌聲充滿深情和期盼,仿佛一聲聲對愛人的呼喚。



很快,張扎思聽說了她寫歌的事兒,決定回村找她。他坐在篝火邊聽她唱寫給自己的歌,聽懂了歌聲里表達的深情,決定留在村子里,和李娜倮相守一生。

2000年3月22日,李娜倮與張扎思舉行了隆重的婚禮,相愛的日子如蜜般流淌。

結婚第三年,他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女兒張麻利;4年后,又生下了兒子張如達,一家人沉浸在幸福和快樂之中。

李娜倮曾說:“我用歌聲把老公唱了回來。”大家都說,這是充滿愛的歌聲。

02

拉祜族的“百靈鳥”,唱起致富的歌

2002年,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的扶持下,酒井鄉勐根村成立了老達保拉祜雅厄藝術團。



李娜倮滿心歡喜,第一個報名加入。可沒想到,村民們卻反應冷淡,壓根兒不相信唱唱跳跳就能讓日子變好。

每次有演出,李娜倮都要跑到地里、茶山上去叫人。她耐心勸說,卻毫無效果,心里既焦慮又無奈。

李娜倮吃不下睡不著,嘴上都起了泡。她想起自己曾跟著父親去100多公里外的西雙版納,那里的村民為游客表演時熱情無比的場景,頓時有了主意。

和父親商量后,她把村民們組織起來,租了輛大巴車,把大家帶到了西雙版納。

當看到西雙版納的傣族村民們興高采烈地為游客表演,游客熱烈地鼓掌叫好時,老達保的村民們終于明白了李娜倮的良苦用心。

回到老達保后,102戶村民都加入了藝術團。他們白天種地干活兒,晚上不顧勞累,點起火把開始排練節目。



2005年2月,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老達保人登上了中央電視臺《魅力十二》的舞臺。

從這一年起,李娜倮帶著拉祜族鄉親們陸續去北京、上海、昆明等地演出,讓全國觀眾都聽到了《快樂拉祜》。



2006年,老達保村民小組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盡管成立了藝術團,但由于渠道限制,他們的演出機會并不多。而且有時村民會因為外出演出,而荒了自家的地,收入也變得不穩定。

李娜倮深知,僅靠偶爾出去演出無法根本改變鄉親們的生活。

2007年,她決定利用互聯網,將老達保文化推向更廣闊的舞臺。起初反響平平,但她堅持更新,逐漸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

2012年,李娜倮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去其他民族示范村參觀后,更加意識到保護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013年9月,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她把演藝團發展成“快樂拉祜演藝有限公司”,在村里開展民族特色旅游。



全村500多人,近一半的人加入公司。但起初村民不習慣上班,排練和干活兒有沖突時很多人不愿意參加。

李娜倮勸說大家:“老人們沒靠文化賺過錢,卻把文化保存下來。現在我們靠唱跳能吃好穿好,不能錯過機會,不然下一代就不知道民族文化了。”

為發展鄉村旅游,她幫村民建起民宿和農家樂,每間客房都布置了拉祜族傳統布草和裝飾品。



2014年9月,李娜倮獲得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獎;2016年6月,她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同年8月,老達保被確定為全國“公司+農戶”旅游扶貧示范項目。

沒有演出時,李娜倮就帶著村里的婦女們制作拉祜族傳統服飾,拓寬旅游產品線。



隨著老達保音樂走紅,游客增多,傳統服飾需求增加,而村里的生產模式仍停留在家庭作坊,存在諸多問題,銷量不佳。

在黨支部支持下,李娜倮成立了瀾滄縣達保娜倮農特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巧手致富之路。

通過“1+N”幫帶,激發村民積極性,由公司統計演出次數,根據考核得分來分紅。

到2019年末,老達保小組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27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1240元,90戶398個建檔立卡戶實現穩定脫貧,探索出“老達保模式”。

這10年來,李娜倮既是會唱會跳的“百靈鳥”,也是一個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女漢子”。

10年間,她天南地北沒少忙活,不僅向村里人證明了唱歌跳舞也能賺錢,也向大家證明了民族文化“很值錢”。



03

事業和家庭雙豐收

因為唱歌跳舞,全村富了起來。

李娜倮不僅用她的歌聲打動了無數人的心,更用她的智慧和勇氣帶領鄉親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實現了“一躍千年”的壯麗蛻變。



曾經的貧困村,如今變成了美麗的大同村。柏油路平整寬闊,公廁干凈整潔,垃圾池分布合理。

在她的引領下,村民們的住房也變得寬敞明亮,院里的環境煥然一新。

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只為一睹200多把吉他齊奏的壯觀景象。



李娜倮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家庭中她也是一位賢妻良母。

她注重家庭關系的和諧與穩定,經常與丈夫溝通交流,共同商量家庭大事。

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只有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優越的學習條件,早年間,夫妻倆合伙干起了農家樂。


李娜倮負責炒菜,張扎思負責收拾碗筷,兩人一邊哼著歌,一邊忙碌著。

后來,在夫妻倆共同經營下,農家樂生意火爆,來往的游客都贊不絕口,聽到他倆的愛情故事后,也都紛紛送上美好的祝福。

平時,李娜倮經常被邀請到全國各地演出、采訪,張扎思非常支持她、理解她,還時常教育兩個孩子,要以媽媽為榜樣,好好學習,樂于助人,團結友愛。



在家庭的影響下,兒女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良好的文藝素養。

女兒張麻利畢業于云南藝術學院,學習專業的音樂知識,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兒子張如達也十分熱愛表演,經常和父母一起演出,大方嫻熟的表演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遇到難事,夫妻倆總是一起商量、一起解決,他們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成為了人人羨慕的模范夫妻。



20多年來,李娜倮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為老達保村沉寂多年的日子打開了一扇通向廣闊世界的窗。

助力脫貧攻堅,投身鄉村振興,李娜倮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帶領拉祜人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于未來,李娜倮充滿了期待,她認為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大山里的民族也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參考資料:

1.新華社:為愛而歌:云南拉祜族傳奇少女用歌聲把心上人唱了回來

2.南方周末:背著吉他抵京的二十大代表:一個拉祜村子的舞蹈、情歌和告別貧困

3.文明普洱:文明家庭創建 | 李娜倮一家:以愛筑家 互助圓夢

4.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拉祜村寨,“唱唱跳跳”脫了貧

5.李娜倮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婚姻與家庭 incentive-icons
婚姻與家庭
《婚姻與家庭》雜志官方號 婚姻與家庭雜志社主體運營
5155文章數 58275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茶陵县| 修水县| 沂源县| 兴隆县| 金昌市| 肃南| 张家川| 交城县| 嵊州市| 五莲县| 安远县| 嘉兴市| 江达县| 昌黎县| 嵩明县| 宁化县| 宜章县| 三亚市| 库尔勒市| 天气| 射洪县| 双辽市| 安陆市| 嘉兴市| 南郑县| 高要市| 井陉县| 怀远县| 彰化县| 石门县| 石首市| 博罗县| 永嘉县| 南郑县| 浙江省| 卫辉市| 化隆| 临泽县| 嘉兴市|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