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大流,誰都不能阻擋。
在《海賊王》漫畫里,不管是海賊王羅杰、世界最強白胡子、還是海軍英雄卡普,都成為了新時代的墊腳石,無奈退出舞臺。
現在樓市正處于新舊交替時期, 房子被劃成了新規產品和非新規產品,由于產品 差距越來越大, 也讓購房者越來越關注房子的產品設計。
而這種趨勢不可逆。
3月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針對“好房子”做了相應的工作報告。
注意,“好房子”的概念首次出現是2023年6月份,今年是首次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中,從概念提出走向落地,不到2年,速度還是很快的。
事實也是如此,今年這項工作正在從幾個方面著手。
1、編制“好房子”建設指南,修訂《住宅項目的規范》;
為“好房子”定調,有了標準,就有了更清晰的分界線。
其中特別列舉了一項內容,住宅的層高不得低于3米(某房企:點我呢?) 。
2、將大力推廣惠民實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著力解決隔音不好、滲漏、開裂、反味等大家關心的問題;
從建設方面去發力,讓房子變得更綠色、舒適和安全。
3、積極推動全屋智能;
AI時代,智能是必不可少的配置,而房子,則是一個大型智能倉。
4、推動城市和企業建設“好房子”,大力推廣“好房子”。
全國一盤棋,會在每個城市落地。
我相信標準很快就會發布,今年各大城市應該陸續會有按“好房子”標準打造的新房面市。
“好房子”會給樓市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認為主要是三方面。
首先,是對“舊房子”的價值沖擊。
毫無疑問,相同的地段,更好的產品有更高的價值,有更多的溢價,而“舊房子”則會因此流失購買力,價值持續走低。
特別是在2000年以前的,那些磚混結構的老房子,這類房屋不僅建筑工藝一般,且戶型也不太考究,除了配套完善,有好的學位之外,早已不符合現代居住需求。
它跟新產品的差距,就好比是智能機跟按鍵手機,屬于是兩個物種。
在會議上,住建部也提到,將2000年前的老舊小區,全部納入城市更新范圍,雖然不能全部拆改,但至少能讓舊房子更加體面。
“好房子”對于舊房子的沖擊大小,跟房屋的年齡和產品都有關系,所以盡可能地選擇更新的房子,是抵抗沖擊的優選方案。
其次,購房邏輯會有變化;
單一地段房不再吃香,好地段+好產品會更受市場歡迎;
舉個例子,以前大部分人會認為,珠江新城的房子是特別保值的,是能穿越周期的。
但當次核心板塊出現新規產品后,我們會發現珠江新城也不保險,特別是一般的2房產品,降幅更大。
某殼數據顯示,2024年珠江新城的二手成交均創下了3年的新低,成交僅606套,均價10.2萬/平左右,2022年的均價為13.2萬/平。
特別是今年,廣州市中心的計劃賣地74宗,占比超過50%,光天河就有17宗宅地。
隨著更多優質靚地釋放出來,更好的產品也會相繼面市。
所以沒有誰是不能代替的,當選擇變多之后,地段優勢就也不那么大了,綜合素質會是更優解。
最后,“好房子”不等于好房子;
“好房子”的定義僅是從產品和功能上去給出的,但不代表就一定是好房子。
好的房子會更籠統一點,更多的是居住體驗好的一種呈現。
比如二手業主會覺得的自己的房子很好,住起來很舒服等等,就應該賣個好價格,但在買家看來可能一無是處。
這就是體驗上的差距,也很難有標準,但是有些不足是可以預見的。
比如新規之后,有項目的房間飄窗離寬度達到80cm,看似贈送很多,實則不太好用。
使用率超過100%的數據是很好的,但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讓大家滿意。
畢竟要考慮的東西還是蠻多的,樓棟布局,視野景觀等等。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好房子”的好,跟“舊房子”的差,并不是絕對的。
當然,“好房子”的趨勢是不可逆的,未來的建筑標準也只會越來越高,房子的整體水平也會越來越好,但這也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實現。
一邊是新時代認定的“好房子”,一邊是野蠻生長的舊房子,是你,會如何選擇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