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大模型憑借其強大的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成為推動政務服務智能化變革的關鍵力量。然而,隨著大量政務數據被用于大模型的訓練與應用,數據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如何在大模型助力政務服務的進程中,保障數據安全,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大模型通過對海量政務數據的學習和分析,為政府決策提供精準支持,為民眾提供個性化服務。但這些數據包含了大量個人隱私信息、政府敏感信息以及社會關鍵數據,一旦泄露或被惡意利用,將對個人權益、政府公信力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威脅。
數據加密技術是保障政務數據安全的重要防線。在數據傳輸過程中,采用先進的加密算法,如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技術,可確保數據在網絡傳輸過程中不被竊取和篡改。例如,在政務服務平臺與民眾客戶端之間的數據交互中,對用戶提交的身份信息、辦事申請等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只有經過授權的接收方才能解密并讀取數據內容。在數據存儲方面,加密存儲技術能夠防止存儲介質被非法獲取時的數據泄露,對存儲在服務器或云端的政務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即使數據被竊取,攻擊者也無法解讀其真實內容。
訪問控制機制也是確保數據安全的關鍵。明確不同用戶和系統對政務數據的訪問權限,只有經過嚴格身份驗證和授權的人員或系統才能訪問特定數據。比如,在政府內部,根據不同部門的職責和工作需求,設定不同的訪問級別,限制敏感數據的訪問范圍。同時,采用多因素認證技術,如密碼、指紋、面部識別等多種方式結合,增加用戶身份驗證的安全性,防止身份冒用導致的數據泄露風險。
培養專業的數據安全人才對于保障政務數據安全至關重要。大模型時代的數據安全問題復雜且技術含量高,需要專業人員具備扎實的網絡安全知識、數據加密技術以及對大模型應用的深入理解。政府部門應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培養和引進一批既懂政務業務又熟悉數據安全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政務數據安全提供人才支持。
此外,還需建立健全的數據安全監管與應急響應機制。政府部門應加強對政務數據使用和大模型應用的監管,定期進行數據安全審計和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和整改潛在的安全隱患。同時,制定完善的數據安全應急預案,一旦發生數據泄露等安全事件,能夠迅速響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損失,并及時向公眾通報事件處理情況,維護政府公信力。
大模型為政務服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變革,但數據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只有通過綜合運用數據加密技術、強化訪問控制、培養專業人才以及建立健全監管與應急機制,才能在大模型時代構建起堅實的數據安全屏障,確保政務服務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中持續發展,為民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安全的政務服務體驗。
來源:山西密度科技微信服務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