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知名博主盧克文發文,從八零后開始,到我們九零后,以及零零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部分人不太喜歡社交,也沒啥公共場所表演欲。
更喜歡在自己一畝三分地好好經營就行了,沒啥欲望被人叫去登臺表演,也沒啥欲望認識啥牛叉人物,迎來送往覺得累。
此帖一發,迅速引發網友關注和熱議。當然,更多的是認同和共鳴。
有網友分析,最本質的原因是工業文明的城鎮化對農耕文明的宗族社會的挑戰,宗族社會需要維持復雜的人情世故,需要家族的庇護,工業文明大多講究一技之長就可以生存,制度和規律相對完善,不需要維持太繁瑣的人際關系。春節慢慢的沒那么熱鬧了,就是這個底層邏輯。
有網友現身說法,我八零后,兒子高二,女兒初二,我跟父母講,我兒子女兒婚禮不會大操大辦,就是自家雙方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吃個飯,簡簡單單就好。大操大辦搞給誰看呢?自己累不說,還欠一大堆人情。
可以說,盧克文道出了當今一個年輕群體的普遍狀態和生活狀況。這又在延伸到另一個領域,那就是人們常見的白酒,為何現在銷售慘淡了?也就是說,酒廠發慌甚至已經在生存線上掙扎的答案找到了。
當年紀老的這一群人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喝了,而年輕一代又沒有接上這個飲酒癖好,那么就是酒桌上青黃不接了。
- 眾所周知,近幾年中國酒類市場出現一個明顯變化,各類酒的銷量都不斷地下滑。即便是茅臺酒也沒辦法改變這個下滑趨勢。
年輕人喝白酒的不多了。有個數據:白酒產量斷崖式下跌,2024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414.5萬千升,而2016年這個數據是1358萬千升,8年時間暴跌了70%!
據媒體近日報道,截至4月29日晚,白酒股2024年年報、2025年一季報全部披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注意到,幾乎所有白酒上市公司去年業績增長都出現放緩,其中有六家酒企去年營收同比倒退,覆蓋不同體量的酒企,能實現兩位數增長的白酒已經屈指可數。同時披露的2025年一季報更為慘淡,各家白酒股業績增速進一步下滑,其中近一半業績出現倒退,多家出現20%、30%的大幅下滑。
一位資深白酒投資者評價,“當前白酒迎來了極寒天氣。”
進入2025年,白酒消費環境更為艱難,酒企報表從降速轉為倒退,只用了不到半年。2025年一季度,近一半的白酒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倒退,其中有8家酒企的營收出現兩位數下滑,營收最多下滑多達八成,有6家歸母凈利潤跌幅在30%以上。
而這種現象的背后就是盧克文所說的,從80后到00后都不喜歡社交了,更不喜歡迎來送往了。
而長期以來,中國酒類市場的銷量主要依靠的就是社交場所和迎來送往。之前談生意,基本都是酒桌上完成。
可如今年輕人談生意,多以喝茶為主。哪怕到了飯桌上,也不怎么飲酒了。酒桌文化,似乎屬于中老年人。然而,那一批喝酒的人,要么讓出了歷史舞臺,要么身體健康問題不得不歇酒了。
因此,正是80后到00后對社交和迎來送往的拒絕,讓許多酒廠慌了。就連茅臺酒廠也希望通過創新去迎合80后到00后群體,為此還開發了茅臺咖啡、茅臺巧克力和茅臺冰淇淋等新產品。顯然,這些舉動就是為了吸引80后到00后的目光,培養新一代的消費群體。
但是,這些積極的探索,畢竟只是杯水車薪。當整個群體已經不再熱衷于白酒,其實消費市場必然會急劇萎縮。
有評論認為,當前白酒仍然處于“探底階段”,利空遠未出盡,核心問題就是在消費端。白酒需要找到新消費群體,但當前白酒企業在“年輕化”方面還未找到切實可行的路徑,同時對于傳統消費者的需求也有待進一步挖掘。
如何與更廣大的消費群體尤其年輕消費者連接,將決定各家白酒能否走出當前的調整,更將決定新一輪周期的行業格局。
總之,盧克文的發文也在告訴酒廠們,屬于酒類銷售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任何嘗試和創新,只是一種努力的“掙扎”。真正能夠保持生命力的酒業,也就是那么幾家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