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后的中國數據要素市場,似乎按下了加速鍵。青島數據集團與四川數據集團的接連落地,不僅將“國資主導”的數據產業鏈布局推向縱深,更揭示了數據要素市場化進程中亟待解決的深層命題——究竟誰能為數據資源到數據資產的轉化提供專業支撐?在青島數據集團總經理孫明銘提出的“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三級跳藍圖里,答案指向了一個新興職業群體的崛起:數據資產會計師。
這場變革的迫切性已顯露無疑。青島數據集團以“公共數據一級開發商”自喻,將散落在政府部門的原始數據視為待開發的“生地”,通過整合、脫敏、確權、定價等技術手段將其轉變為標準化的“熟地”,并最終釋放經濟價值。這一看似宏大的戰略背后,卻是無數具體到單元格的挑戰:公共數據的權屬邊界如何界定?跨部門數據合并后的資產估值模型如何搭建?場景化應用產生的收益如何在財務報表中合規體現?四川數據集團則在算力調度平臺引入大模型的技術布局中遭遇另一類難題——當人工智能算法與原始數據結合形成衍生數據產品時,其知識產權的認定規則與收益分配機制能否在現有會計準則框架下實現合規披露?
這正是當前地方數據集團轉型的縮影。早前以政府數據治理為核心的1.0時代,企業依賴的是系統集成能力和行政協調能力;而邁向市場化運作的2.0時代后,核心戰場已演變為數據資產的合規運營與價值釋放。根據財政部《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符合無形資產或存貨定義的數據資源已被允許計入企業資產負債表。這意味著,青島數據集團開發的“醫療核保數據包”、四川數據集團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訓練數據集,都需要經歷從“費用化支出”到“資本化資產”的財務處理革命。
在此背景下,數據資產會計師這一職業的剛需屬性凸顯無疑。他們必須同時精通會計學、數據科學、法律合規三重知識體系:既要能依據《數據安全法》設計數據采集流程的合規架構,又要掌握隱私計算技術對數據產品的經濟價值實施動態評估,更需深度理解企業會計準則解釋中關于數據資源、數據資產相關的要求。
企業端的迫切需求直接催生了該職業的認證體系革新。當前國內已有數據資產會計師的考試評價項目,考核維度覆蓋數據資產管理全生命周期。報考者可憑相關工作年限與學歷證明自由選擇初級、中級或高級考試層級,無需逐級晉升。該認證體系更側重實務能力培養,教材內容緊密貼合數據要素市場的最新動向——《數據資產會計管理理論》系統梳理數據確權、估值、流通等基礎理論,《數據資產會計管理實務》則提供包括入表合規路徑設計、多維度估值模型構建、交易場景賬務處理等在內的操作指南。每年在全國各省和直轄市開設的線下考場,已成為眾多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咨詢機構選拔人才的重要通道。
這一職業資格的價值,在資本市場的反應中得到驗證。究其原因,在于專業會計師能夠精準把握數據資源從開發到應用的各環節關鍵控制點。國家政策的持續加碼更賦予該職業長線發展空間。這意味著將有更多企業被卷入數據資產化浪潮。當前交易中的核心痛點不是技術而是規范——數據產品的法律權屬描述是否清晰?歷史交易價格是否構成公允價值參考?產品銷售合同中的權益保留條款如何影響資產計量?這些問題都需要數據資產會計師在交易前完成專業判定。而隨著地方數據集團加速布局跨境數據流通業務,熟悉國際會計準則(IFRS)與歐盟《數據治理法案》(DGA)的復合型會計師群體,勢必成為支撐數字中國戰略的關鍵力量。
在這場重塑數據資本規則的變革中,企業的選人標準正在發生根本性迭代,傳統財務會計的純核算能力已難以滿足需求。而數據資產會計師的價值,恰在于他們能夠站在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的交匯點,用會計語言解構技術邏輯,以合規框架釋放資產價值,最終為企業構建起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