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地區最近的戰事驟然降溫,俄軍要趁著美國暫停援助和停掉情報共享的時機抓緊進攻,目的很明確就是將烏軍趕出庫爾斯克,增加莫斯科的談判籌碼。
自白宮爭吵美烏關系惡化以來,俄軍就對庫爾斯克地區展開了積極攻勢。這讓在庫爾斯克的烏軍部隊陷入被動,就在昨天俄軍還企圖通過天然氣管道發動奇襲作戰,但被烏軍識破,最終造成數十名俄軍特戰隊員陣亡,卻沒有取得什么戰果。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烏軍現在的壓力很大,俄軍恢復了高強度的人海戰術,就是想不斷壓迫烏軍陣地,直到對方退出庫爾斯克。
根據央視前線記者報道,3月10日俄軍對烏軍陣地發動了超過40次進攻,烏軍處于守勢,不過俄軍也沒取得進展,雙方都阻止了對方贏得勝利。
目前來看烏軍從庫爾斯克撤離可能會是大概率事件,雖然很可惜但烏克蘭繼續在庫爾斯克投入戰力已經意義不大。一個主要原因是烏克蘭與美國關系的惡化,介于特朗普對烏克蘭的不友好態度,烏克蘭即使繼續占據庫爾斯克也難以在談判中獲取多少優勢。
因此在俄軍加強對庫爾斯克的進攻情況下,庫爾斯克烏軍最佳選擇是緩緩收縮防線,同時盡可能多的增加俄軍的傷亡和俘虜,最終伺機退回到烏境內。同時他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盡可能久的拖住俄軍部隊,為烏軍在烏東前線的作戰贏得時間。
由于俄軍精力大部分都在庫爾斯克,因此烏東地區的防御漏洞大開。烏軍在托涅茨克的反擊進展順利,連續擊潰了俄偽頓涅茨克第2軍,以及第105摩步師,將此前過于突出的第110和第132摩步旅基本包圍。
同時在1月份還在苦戰的紅軍村戰線,烏軍也順利進行了反擊,并且取得了一定進展。可見俄軍在烏東地區處于松懈狀態,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庫爾斯克上。現在庫爾斯克戰局關系重大,烏軍如果得不到歐美的有力援助,就只能緩緩退出。
總體而言烏軍表現亮眼,在絕對數量劣勢的情況下還能堅持這么久,估計當今歐洲軍隊里能做到的一個都沒有。更重要的是歐洲的援助幾乎沒有動彈,從上個月低烏克蘭與美國鬧翻開始,但今天為止,歐盟各國的支援武器彈藥少有到賬的。
尤其是嗓門最大的波蘭,在網絡上波蘭外長質疑馬斯克星聯的安全性,并和對方打了一場嘴仗。結果援助數據一查,波蘭在將自己的原蘇制武器,除了少數戰斗機外全部給烏克蘭后,就再也沒有提供任何援助。
而將蘇制武器全部換掉后,波蘭軍方立刻得到了歐盟援助,裝備了清一色的北約制式武器。這一手“以舊換新”真是玩的六。
此外波蘭內部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6.5% 的波蘭人反對向烏克蘭派遣波蘭軍隊。58.5% 的受訪者強烈反對這一決定,而 2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比較反對”。同時,只有 8.4% 的受訪者支持向烏克蘭派遣波蘭軍隊的想法。
連離俄羅斯最近的波蘭都打著這樣的小算盤,那些離俄羅斯更遠的歐盟國家又究竟是什么想法真的難說。我們之前說過,如果歐盟真心援助烏克蘭的話,不會浪費時間自己生產武器彈藥,而是直接購買大量現貨對烏軍進行補充。
只有烏克蘭局勢穩定下來了,歐盟才有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的武器庫。否則以現在歐洲國家的生產效率,是難以跟上戰爭的強度的,這個問題在過去的三年里已經無數次提出,又無數次不了了之。
再說一下敘利亞,本來敘利亞在阿薩德政權倒臺后已經漸漸退出大眾視線。但最近其國內再次出現戰火,敘利亞新政府軍和支持阿薩德的阿列維派武裝發生了戰斗,并且已經造成數百民眾傷亡。
根據媒體報道,敘利亞政府軍與阿列維派武裝的沖突已經發生了幾天,但國際媒體沒有予以重視。在原總統阿薩德的故鄉拉塔基亞省,雙方的戰斗最為激烈。
這里有原本的俄羅斯海軍基地,現在俄軍已經撤離,但敘利亞雙方的戰斗還是燒到這里。當前的敘利亞雖然推翻了原總統政權,但不安定的因素一直存在,而且俄羅斯也一直在尋求機會重返敘利亞。
至于現在的敘利亞政府則是由遜尼派武裝構成,對阿列維派他們一直是敵視態度,這次的沖突中大量阿列維派平民被殺,宗教和歷史的仇恨一刻都停不下來。
相對而言世界對這里的局勢關注度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的勢力已經不在此處,土耳其、以色列、庫爾德人等勢力在敘利亞紛紛割據,如果要繼續混亂的話,這里的局勢也不會比烏克蘭好多少。
可見這世上還是需要一根定海神針,可惜美國現在似乎不想再扮演這個角色,這無疑讓美國失去了許多,但誰又能一輩子依靠他人而活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