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像小夏一樣,暢想過這樣一種能源:它仿若無盡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如同春日的微風、清澈的溪流,綠色無污染,能為人類的未來發展持續注入澎湃動力?沒錯,如今可控核聚變,也就是那令人充滿期待的 “人造太陽”,正一步步從科幻藍圖邁向現實舞臺。
回首人類發展的漫漫長路,從遠古時期鉆木取火,到工業革命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支撐起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大廈。然而,傳統化石能源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問題,資源日益枯竭、環境污染嚴重,猶如懸在人類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可控核聚變如一道曙光,當之無愧地被譽為能源領域的 “圣杯”。
近期,中國核電與浙能電力宣布合計增資17.5億元入股中核集團旗下的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標志著可控核聚變產業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如今中核集團牽頭的可控核聚變創新聯合體已擴容至33家單位,涵蓋央企、科研院所及高校,目標直指2050年前后實現商用發電。目前我國磁約束聚變技術已實現重大突破——新一代“中國環流三號”等離子體電流達1.6兆安,國際領先,東方超環更創下1066秒長脈沖高約束模運行世界紀錄,技術優勢顯著。(界面新聞20250305)
3 月 3 日,可控核聚變概念板塊應聲震蕩拉升,多只相關個股漲幅超 5%,展現出市場對這一前沿科技領域的高度認可與無限憧憬。(數據來源Wind 截至日期20250303)
需要重點科普一下的是,可控核聚變作為“能源終極解決方案”,其燃料氘可從海水中提取,理論儲量可供人類使用數百億年,且零碳排放。
中核集團聚變領域首席科學家段旭如透露,2024年5月,新一代人造太陽在15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實現高約束模式運行,這一模式被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作為標準運行模式,其參數提升數倍于普通模式,也是未來聚變堆經濟性運行的基礎。
聚焦國內,目前中國環流器一號、二號、三號以及東方超環 EAST 等多個核聚變研究裝置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中國環流三號’仍處于實驗研究階段,按照中國核能發展戰略,其應用預計在本世紀中葉,約2050年前后實現,預計2045年左右進入示范階段,有望在2050年前后商業化發電。
由于核聚變實現極度困難,過去全球從事可控聚變研究的主要為國家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國家間的科研合作機構,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撥款或科研資金,參與投資的股東有限,商業化進程較為緩慢。不過未來在大型國有集團、私人資本和地方政府等資方的押注下,可控核聚變商業化進程將大大提速。
中信證券基于深入研究給出了一份令人心動的預測:核聚變有望成為民用發電領域的終極能源,行業熱度持續上升,在技術路徑較為確定、各國持續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聚變堆商業化的節奏有望超市場預期。預計2030-2035年間全球核聚變裝置市場規模有望達2.26萬億元,其中高溫超導帶材及真空室內的第一壁、偏濾器等部件具備較大投資價值。(界面新聞20250305)
在國內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國務院國資委高瞻遠矚,將核聚變列為未來能源發展的核心方向;國內 “聚變-裂變混合堆” 示范項目穩步推進,按照規劃,預計 2045 年前后有望建成,屆時將為能源供應體系帶來革命性變化;資本領域,全球聚變行業已斬獲超 73 億美元融資,國內產業與二級市場更是形成強烈共振,核聚變板塊熱度持續攀升,資本的涌入為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金保障。(浙商證券行業點評報告20241025、中核集團20241122第一財經20250301財聯社20250301)
展望未來,若能巧妙借助相關基金進行投資布局,則將更有利于大家在長期投資中乘風破浪,共享能源革命與資本增值帶來的雙重紅利。
對于以上內容,有哪些細節還想要進一步了解,歡迎評論區告訴我們。
風險提示:1.上述基金為股票基金,ETF主要投資于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備選成份股,風險和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屬于中高風險(R4)品種,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
2.上述ETF基金存在標的指數回報與股票市場平均回報偏離、標的指數波動、基金投資組合回報與標的指數回報偏離等主要風險。
3.投資者在投資上述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認識上述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并根據自身的投資標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作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4.基金管理人不保證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
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上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指數表現也不代表基金產品業績。
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6.中國證監會對上述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上述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于上述基金沒有風險。7.上述產品由華夏基金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8.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