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籠罩阿姆斯特丹,Stellantis總部大廈的燈光漸次黯淡。
曾以“利潤神話”冠絕全球的汽車帝國,此刻正被一紙財報撕開偽裝——凈利潤暴跌70%,市值蒸發超50%。貴為全球第四大車企,Stellantis正經歷著成立以來最殘酷的寒冬。
電動化智能化的時代浪潮中,Stellantis像一艘失去航向的巨輪,不僅被巨浪拍碎了利潤表,更暴露出多品牌戰略下的時代裂痕。
1. 全球第四大車企
2021年,意大利FCA集團(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法國PSA集團(標致雪鐵龍)聯姻,合并組成了一家新的全球性汽車集團——Stellantis,總部為荷蘭阿姆斯特丹。
Stellantis旗下的汽車自主品牌數量,高達15個之多:
從平民化的菲亞特、標致、雪鐵龍,到豪華陣營的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再到硬漢象征Jeep與道奇,還有歐寶、沃克斯豪爾、Abarth、Ram(參數丨圖片)、克萊斯勒、藍旗亞、DS汽車。
從乘用車到商用車,從轎車到SUV和皮卡,從家用車到豪華甚至奢華車……成立不久之后,Stellantis就迅速成為全球第四大車企,在銷量上僅次于豐田、大眾和現代。
2024年其全球銷量為542萬輛,穩居全球第四,比位居第五名的比亞迪還多出100多萬輛。
這個“汽車聯合國”,曾以品牌矩陣的廣度睥睨同行,像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然而,這個“聯合艦隊”,卻在時代海浪中風雨飄搖。
2. 凈利潤暴跌70%
2023 年,Stellantis 在時任 CEO 唐唯實的鐵腕治理下,以 12.8% 的營業利潤率笑傲江湖,186 億歐元凈利潤創下歷史峰值。
但是,2024年其財報數據如利刃,劃破資本市場平靜,整個汽車行業為之震顫。
2024年,Stellantis業績數據全線崩盤:凈營收1569億歐元,同比下滑17%;經營活動現金流40億歐元,同比斷崖式下滑82%;
調整后營業利潤率,從12.8%驟降至5.5%;凈利潤55億歐元,同比暴跌70%……
財報數字冰冷刺骨,營收大降低,現金流斷崖,凈利潤腰斬,實在讓人難以想象這是Stellantis這個龐然大物交出的成績單。
Stellantis就像一臺失控的引擎,深陷在財報數據的泥潭中。資本市場的回應同樣殘酷,資金用腳投票的速度令人窒息。
過去一年,Stellantis股價腰斬,從超26美元跌至如今的不足13美元,市值蒸發了300多億美元。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為這家車企的糟糕業績買單。
3. 遮羞布被扯下了
在全球戰場,Stellantis 正面臨“內憂外患”的雙重絞殺。
內部,多品牌架構導致決策效率低下,管理層頻繁動蕩——唐唯實的突然離職引發高層地震,新任 CEO 人選至今懸而未決。
外部,一方面在歐洲、北美等主要市場銷量持續下滑;
另一方面,電動化轉型的巨額投入與市場需求疲軟形成 “剪刀差”,規模龐大的研發支出,卻未能轉化為銷量增長。不惜屈尊與中國新勢力零跑合作,但效果顯現依舊非常有限。
Stellantis在華的潰敗,近乎悲壯。廣汽菲克退市、長安PSA賣出之后,Jeep國產線關停、DS品牌退場。
如今僅依靠神龍汽車茍延殘喘,去年銷量也不足7萬輛。
在中國自主品牌強勢崛起之后,Stellantis的中國故事已淪為“配角中的配角”,處于極度邊緣化的位置,市場存在感極差。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車企的全球化攻勢正席卷歐洲、東南亞、中東等市場,Stellantis 的傳統優勢區域岌岌可危。
Stellantis的遮羞布,被中國車企扯下。
結語:傲慢與短視
Stellantis凈利潤遮羞布被扯下,映照出傳統車企轉型的集體陣痛。它像一面棱鏡,折射出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浪潮中的集體焦慮。
當特斯拉們用軟件定義汽車,當比亞迪們用成本碾壓市場,這個曾以“降本增效”聞名的巨頭,終于在時代的裂縫中,看到了自己真正的模樣——一個被傲慢與短視拖垮的巨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