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智庫(CGGT)觀察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走出去智庫(CGGT)特約法律專家、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高級國際顧問姜鳳紋認為,中國政府一整套穩外資穩外貿的措施,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外資企業更好發展,同時注重與國際規則接軌,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外資“引進來”都提供了雙向支持與便利,充分彰顯了中國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全球投資熱土的地位,也為全球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有哪些新措施?今天,走出去智庫(CGGT)刊發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姜鳳紋的文章,供關注全國兩會和對外開放的讀者參閱。
要點
1、雖然我國去年吸引外資的增速下降了8%,但按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去年下降了18%,同時,各國招商引資力度都在加大,招商引資的競爭趨于激烈,所以從總體規模上看我國引進外資仍是比較好的。
2、鼓勵服務出口,擴大優質服務進口,培育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新增長點,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新型離岸貿易,高質量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數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推進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3、在“兩會”之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該《方案》在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方面部署了二十項重點任務。
正文
作者:姜鳳紋
機構: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高級國際顧問
前 言
2025年3月11日,舉世矚目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10日閉幕)勝利閉幕,會議取得了諸多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一致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了10項重點任務:
(一)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二)因地制宜發展新智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三)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四)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五)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
(六)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七)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優化發展空間格局;
(九)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括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本文側重論述《政府工作報告》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方面的政策及其影響。
總體來看,《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外商投資方面的核心內容,主要集中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以及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方面。
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眾多跨國公司人士和致力于推動外商投資的有識之士持續關注中國兩會,堅信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從而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期待與更多中國企業攜手共贏。
一.2024年外資工作回顧
政府工作報告對2024年外資工作進行了總結,主要包括:
? 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貿易投資合作不斷擴容升級;
?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 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規定做法,制定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出臺規范地方招商引資的措施;
? 積極拓展外貿新增長點,進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外貿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增大;
? 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開展增值電信、生物技術、獨資醫院開放試點;
? 加大單邊開放力度,對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產品全面給予零關稅待遇,降低外資企業進口成本;
? 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范圍,過境免簽境內停留時間延長至240小時, 入境旅游持續升溫;
? 高質量共建 “一帶一路”成效顯著,一批重大工程、民生項目穩步實施。
在實踐中,雖然我國去年吸引外資的增速下降了8%,但按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去年下降了18%,同時,各國招商引資力度都在加大,招商引資的競爭趨于激烈,所以從總體規模上看我國引進外資仍是比較好的,從歷史上看,我國現在是第三高位,比2021、2022年略低一點;從橫向看,我國吸引外資金額在發展中國家仍居首位,占全球比重保持在10%以上,大體是穩定的。
為了解決我國在吸引外資方面的一些擾動因素和新情況、新問題,中國政府一直在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繼續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不斷縮減,從2013年首張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中的190條限制措施,先后經過7次修改而縮減到2024年全國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29條、自貿區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27條,并全面取消了制造業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制措施。
這些舉措,不僅彰顯了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的決心,也標志著中國制造業對外開放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目前,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對制造業實施外資準入限制,部分發達國家也對制造業實施一定的外資準入限制。2024年修改的全國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標志著中國制造業的開放水平不但在發展中國家中明顯領先,而且高于相當一部分發達國家,是履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一莊嚴承諾的具體體現之一,它可望進一步擴大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空間,也有助于提升和鞏固已在華外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促進其在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這些足可說明,盡管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動蕩等因素正深刻影響著全球化的進展,但在對外開放、持續優化投資環境的道路上,中國一直在行動。
二、2025年政府在外商投資方面的任務和政策
?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 穩定對外貿易發展,加大穩外貿政策力度,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優化融資、結算、外匯等金融服務,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強化企業境外參展辦展支持,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拓展境外經貿合作區功能,發展中間品貿易,開拓多元化市場,支持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加快解決標準認證、市場渠道等方面問題,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提升傳統優勢服務競爭力,鼓勵服務出口,擴大優質服務進口,培育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新增長點,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新型離岸貿易,高質量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數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推進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 大力鼓勵外國投資,擴大開放領域: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放開,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支持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加強外資企業服務保障,加快標志性項目落地,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 制度型開放:加快自貿試驗區改革(如海南自貿港核心政策落地),探索與國際通行規則對接的制度體系,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完善經開區開放發展政策,促進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外資企業更好發展;優化政策支持:通過優惠政策、資金支持等措施,吸引外資投向高端制造、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
? 高質量國際合作,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持續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協定,積極推動加入 ?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進程,堅定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拓展全球市場布局,促進國際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促進共同發展;
? 推動高質量共建 “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 “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形成一批示范性合作成果,保障中歐班列穩定暢通運行,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引導對外投資健康安全有序發展,強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綜合服務,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布局。
在“兩會”之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該《方案》在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方面部署了二十項重點任務。
《方案》明確,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要求,修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對于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嚴格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對外資準入實施管理;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范圍,引導外資投向現代服務業,支持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加大重點領域引資力度,支持外資企業參與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重點引進高技術領域外商投資;提升外資企業貿易便利化水平,做好優惠貿易協定項下原產地證書簽證工作,助力外資企業出口貨物享受協定伙伴方關稅減讓等。
上述一整套穩外資穩外貿的措施,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外資企業更好發展,同時,注重與國際規則接軌,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外資“引進來”都提供了雙向支持與便利,充分彰顯了中國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全球投資熱土的地位,也為全球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增強了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使其相信“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中國市場蘊藏巨大發展機遇,不僅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高效的供應鏈,還在新能源、數字經濟、高端制造等領域持續創新,為外資企業創造了廣闊的發展和合作空間,使他們愿意牢牢把握中國廣闊的市場機遇,繼續扎根中國、投資中國,為中國市場提供更高效、更高品質服務,實現互利共贏的“雙向奔赴”。
讓我們期待這些政策和措施盡快有效和精準地落地實施,使“引進來”的外資企業和“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都能在這些政策的指引和加持下,不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化,都能在各自的領域里大展拳腳,共譜新章。
作者介紹
姜鳳紋
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 高級國際顧問
專業領域:跨境投資、收購并購、公司重組、公司治理與合規、法律科技
姜鳳紋律師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學院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法學院并獲得了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她先后取得了中國和美國律師執照、中國企業高級法律顧問證書,和中國企業高級合規師證書,現已在中國和亞太區工作30年,先后任職于美國知名律師事務所,和美國及歐洲的世界500強公司法務部, 歷任中國和亞太區、以及亞洲/中東/非洲地區高級副總裁、法律與誠信合規總監。她的執業領域主要包括公司業務 (處理公司從設立、運營、重組到解散、以及公司治理與合規中的各種法律問題)、跨境投資、跨境收購并購、法律科技、房地產和爭議解決。在其執業生涯中,姜律師領導和參與了數百個跨境投資、收購并購和綠地投資,公司重組、公司治理與合規項目。
姜鳳紋目前擔任卓緯律師事務所高級國際顧問,并擔任docQbot【合通機器人】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和高級專家。在該角色中,她利用合通機器人的法律智能工具幫助公司設計和實施法律技術解決方案。此外,姜律師還借鑒了她在國內外重大收購并購、公司重組交易以及各種商業交易及內部咨詢事項方面的豐富經驗,直接領導了合通機器人的合同內容開發工作。還與全球公司法務協會(In-House Counsel Community) 合作,會同合通機器人的首席專家Robert Lewis/呂立山博士一起舉辦了關于《中國外商投資法》和新《公司法》的系列講座,并受東方法制大講堂和Legal Executive Board的邀請,以《外商投資法背景下,高效應對外資企業轉化新挑戰》和新《公司法》為題進行線上講座;還在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市法律顧問協會聯合主辦的“新一代涉外律師培養計劃”中擔任演講嘉賓,并擔任華東政法大學法商融合碩士班的導師。她還幫助外商投資企業根據上述新法并利用合通機器人的法律智能工具重組和修改合資合同和章程,并受邀為香港科技大學EMBA碩士班就“跨國公司法律與合規風險的管理”為題授課,還擔任了“全球企業法務協會”評選“2021年度最佳企業法務團隊”的評審委員。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走出去智庫立場。
延展閱讀
▌地緣政治風險:
▌出口管制與制裁:
▌跨境數據監管:
▌全球科技競爭:
▌品牌聲譽管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