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小葉紫檀制作的器具是由帝王之家所專享的,因此也可以稱作是“帝王之木”。既然中國古代的帝王都有“三宮六院”,那么作為帝王之木的小葉紫檀也應該有。當然,此“三工六愿”非彼“三宮六院”。
首先說“三工”,包括天工,雕工,盤工
1、天工
話說“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是說海黃勝在花紋、紫檀勝在密度。
近兩年人們普遍追求小葉紫檀“滿瘤疤”、“滿櫻子”、“滿金星”、“滿龍鱗”、“滿水波”等等,但這是以犧牲密度和油性為代價的,盤出來后,漂亮的花紋就看不清楚了。這就考驗師傅們切料的工藝了,既要保留花紋,又要保證其密度和油性。
2、雕工
這里主要說的是雕件。海黃天然的絢麗花紋已經夠我們欣賞;而紫檀則不然,密度大、硬度強,又有很好的細膩特性,使其很適合雕刻。因此,我們有幸能看到很多大師級的紫檀雕件。所以雕工的好壞,也是判斷一件紫檀作品優劣的重要標準!
3、盤工
文玩之所以被稱作文玩,除了有文化傳承之外,就在于上手把玩,也稱“盤玩”。大家知道,古代用的毛筆,寫完字要洗,洗完了要倒懸起來晾干,否則筆桿就會發霉、腐爛,所以那時候的筆筒不過是文人雅士案頭勞頓之余的把玩物件。一件紫檀文玩,不是越老越好,要看盤玩是否下了工夫。
說了紫檀的“三工”,再來說說文玩的“六愿”。
1、愿意嘗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出真相。對于一些無害的盤玩和保養技巧,還是要親自嘗試方知效果。比如搓澡巾盤星月初期掛瓷效果就很好、核桃“三分盤七分刷”就比一味手盤更容易玉化等。但諸如“普洱煮星月”等偏門招數還是算了吧。
2、愿意學習
文玩不僅僅是“大人的玩具”,可以學習的知識還很多。比如,歷史文化、真偽辨別、盤玩方法、養護知識等。當然,每天“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擼手中串”也是一種樂趣,但如果能多學習、多思考,玩出文化、玩出品味就更好了。
3、愿意盤玩
見過很多玩家,買來時心血來潮,達到了“手不釋串”的地步。但要么是三分鐘熱血,盤幾天就膩了,要么是見異思遷,有新貨入手,就把老的丟棄一旁。到最后沒有一件文玩能盤出來。
拿小葉紫檀來說,堅持盤玩,一月兩月可能看著比較光亮,但要到通透的地步,沒有個三年五載是不可能的。玩友們,記住: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文玩人不能不盤玩啊!
4、愿意舍棄
對于文玩愛好者來說,有幾個沒“吃過藥”、“打過眼”的?買到假貨自不必說,買到通貨更是常事。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盤不出的串”上,實在是不值得。
比如一串料子很“柴”的紫檀,再怎么盤也不會包漿,即便包漿,也永遠不會達到通透的境界。遇到這種情況,一狠心,扔了吧。有舍才有得,把時間用在好預期上更為實在。
5、愿意花錢
文玩是上天賜給男人的禮物。在全民文玩之前,只有女人才有喊剁手的權利,現在不同了,自從愛上文玩,男人也有了“亂花錢”的理由。正如“女人的衣柜里永遠少一件衣服”一樣,“男人的手上永遠少一串手串”。當然,這里說的愿意花錢可不是亂花錢。看到特別中意的,自己又有時間打理的精品,可以適當入手,但要量力而行。
6、愿意分享
好東西當然要分享,這與“楚人沐猴而冠”的顯擺不同。與三五好友分享盤玩經驗、分享絕美包漿,樂哉,樂哉!如是那些沒接觸過文玩的人,你一手串可能就喚起了他對文玩的熱愛,自此道中又多一人,豈不美哉?
感謝這位攻粉的慷慨分享,道出了咱們文玩人的心聲,雖說一入文玩深似海,但咱們樂于在這海洋中暢游,這大概就是文玩本身的魅力所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