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前應該都玩過“大家來找茬”這類游戲,誰曾想在文玩圈也能夠切實體驗一把呢?
前一陣寫的某篇文章里,有位大神玩家盤得一條核尖手串,因包漿逆天,不就被大家誤認成南紅瑪瑙了嗎?
(玩友@黎明的天空)
老盤就覺得,有些文玩包漿后,真的是太容易讓人臉盲……哦,不,串盲了!
串盲系列第一位:紫金鼠光珠
稱它是文玩圈的“百變星君”,真是一點不夸張,無論是作為雕刻籽,還是光珠,都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偽裝術(shù)”。
有一張圖,自家老粉肯定已經(jīng)眼熟,新來的小可愛也可以再掌掌眼,有一條紫金鼠光珠,被玩家擼出了絕頂玻璃底!
一度還被不明所以的朋友,誤認為是小葉紫檀,只有認真辨認,才能看出紫金鼠被磨平的鼻眼。
另外,因為紫金鼠的成熟度不同,打磨出來的顏色自然也不一樣,有黃色、褐色、紅色、深紅色和黑色等,有時候看過去,跟橄欖核也仿若雙胞胎一般。
等著時間一長,紫金鼠又能與椰蒂如一母同胞的兄弟一般,放一起都能以假亂真。
都說咱紫金鼠身價低,但實心的紫金鼠也不便宜好么,況且但凡接觸過實心紫金鼠的玩友,都會對它贊不絕口。
玩家@劉皇叔 說,實心紫金鼠在中間過渡期的時候,放在陽光下,會像冰葫蘆一樣好看,之后買了很多串兒,還都不如這一串手感好,可見其魅力。
串盲系列第二位:核尖珠
既然開篇都拉人家出場了,怎么著也得給一個版面才行。
還是前一陣那篇文章,曾細致得介紹過,為啥核尖珠賣那么貴,還是有人能為它一擲千金,還不是因為好看!
上了包漿以后的核尖珠,顏色濃郁得好似一抹醉人的夕陽,若是有光線的加持,猛一看,真的跟南紅瑪瑙來場連連看了。
核尖的美妙在于紅潤且密度高,包漿速度堪稱絕妙,但缺點也不容忽視,比起核壁,更容易開裂,所以冬季的時候,要保持它的油性,不要流失,好好保養(yǎng)。
串盲系列第三位:橄欖核光珠
雖然跟核尖同屬橄欖核,但也是要區(qū)分開來講的,核尖用料講究,貴不可言,但大尺寸的橄欖核光珠,尤其產(chǎn)量少的鐵核,價格也是高的離譜。
畢竟天然生長的橄欖核,很難都長得都很直,短核貴又少,因此成本非常高,橄欖核的光珠,質(zhì)地堅硬,可盤玩過后,表面如玉一般光滑。
經(jīng)過汗液的沁潤之后,跟核尖一樣,會呈現(xiàn)一股純粹又紅亮的包漿。
不過大家閨秀出身,即便有別的串,包漿了好似橄欖核光珠,但橄欖核身上那份貴氣,還是讓人不容忽視。
很多喜歡橄欖核光珠的朋友,多數(shù)會追求鐵核光珠,但老盤看了一個例子,認為沒必要一直糾結(jié)鐵核。
玩家@嗷sir 曾花3900塊錢入了一串1.3的橄欖核正圓光珠,他估摸著是原籽皮上的筋線打磨太淺,導致光珠上會看到一絲凹陷。
孔道處也磨得太薄,他一開始沒在意,玩得時候也是小心呵護,還用上好的小牛皮隔片伺候著,兩個半月的時候,因為色差的原因,取下重新穿繩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漏了。
跟商家一番周折,他覺得自己應該是被坑了,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橄欖核光珠的時候,不要一味去追求鐵核,好的油核也可以玩得很好,至少不會因為產(chǎn)量少,品控不過關(guān)。
串盲系列第四位:猴頭光珠
能在身價方面,跟橄欖核家族相較一二的,也就是猴頭核桃了。
作為近幾年才爆紅的新秀,猴頭來勢洶洶,如今在文玩圈也算打下了一片天地,粉絲基數(shù)也很龐大了。
光珠狀態(tài)下的猴頭,模樣肖似它的前輩橄欖核,不過仔細辨認,還是很輕易看出來,因為猴頭表面有著還算清晰的白筋。
盤玩上色和包漿以后,白筋不那么明顯了,跟橄欖核光珠若是擺在一起,絕對讓人迷糊。
玩家@GDF 曬出一條盤得很漂亮的猴頭光珠,她說猴頭皮質(zhì)好的話,上色會非常快,尤其光珠,不需要打理,只管盤玩就行。
除了以上幾種,大家還知道哪些容易臉盲的文玩,快來評論區(qū)提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