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持有香港臨時身份的孩子,能夠相對輕松地入讀深圳的純外籍國際學校,這一政策為許多深圳家庭提供了重要的教育選擇,成為家長們為孩子規劃國際化教育路徑的重要途徑之一。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享受優質的國際教育資源,選擇通過優才、專才或進修等途徑獲取香港臨時身份。
之前有數據顯示,過去幾年間,通過這些途徑辦理香港臨時身份的家庭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為了孩子能夠順利入讀深圳純外籍國際學校。
然而,近期有家長透露,使用香港臨時身份進入國際學校的學生,如果未來續簽不成功,可能面臨被清退的風險,或者不得不轉學到雙語學校。
這一變化意味著,香港臨時身份作為進入深圳純外籍國際學校的“敲門磚”可能很快就要失效了。對于很多已經為孩子規劃好這條路,或者正在準備走這條路的家庭來說,這簡直像天塌了一樣,過去辛辛苦苦做的準備和努力,可能一下子全部白費……
如果說,香港臨時身份真的不能再進深圳純外籍,家長們又該如何重新規劃孩子的教育路徑呢?一起來看看~了解更多,可以私聊阿Mo,一對一咨詢。(可加V:amoshuojiaoyu)
深圳純外籍國際學校的身份要求變遷史
在家長們眼里,純外籍國際學校好像一直都是“高門檻”的代名詞,招生要求特別嚴格。但其實,這些學校對學生身份的要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經歷了好幾次大調整,從寬松到嚴格,再到逐步規范,中間有不少波折和變化。
1、1988-2015年:起步階段,身份要求寬松
深圳的國際教育剛起步那會兒,純外籍學校主要還是為了服務外籍人士的子女,入讀的學生人數并不多。
比如,蛇口國際作為珠三角最早的國際學校,成立之初主要是為蛇口工業區的外籍員工子女提供教育。雖然學校規定學生得是外籍,但實際上,那時候能上得起國際學校的中國家庭很少,學校為了多招點學生,對身份的要求也沒那么嚴。
深外國際部也一樣,雖然是政府投資的學校,但早期也面臨招生困難的問題,甚至出現過家長和孩子只要辦個小國綠卡就能入讀的情況。
2、2015-2019年:快速發展期,身份門檻降低
2015年之后,深圳的國際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期,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為了吸引更多學生,像貝賽思、曼徹斯通城堡學校等這些新辦的純外籍學校,都悄悄降低了對外籍身份的要求。
那時候,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進這些學校,都跑去辦一些非洲小國的綠卡,甚至有些孩子沒有外籍身份也能順利入學。雖然這段時間國際教育市場看起來很火,但因為學校對身份審核沒那么嚴格,導致教學質量有好有壞,整個市場有點“亂糟糟”的感覺。
3、2019年:政策收緊,身份要求嚴格
2019年,富源學校的“高考移民”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教育局開始嚴查學籍問題,連帶著純外籍國際學校的身份審核也被盯上了。
教育局直接出了新規定,要求所有純外籍國際學校提高門檻:學生必須提供外國護照、有效的中國簽證(不能是旅行證),還得有出入境記錄。
這一下子就把雙非港寶、雙非美寶,還有香港臨時身份的孩子給卡住了,甚至有些學校還清退了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學生。不過,后來家長們反應特別強烈,加上深圳的雙非港寶數量實在太多,還有香港教材事件的影響,教育局最后松了口,允許這些孩子繼續在純外籍國際學校讀書。
4、現在:香港臨時身份通道或關閉,政策再調整
目前,像哈羅國際、南山國際、科愛賽、深美、曼徹斯通這些國際學校,仍然接受香港臨時身份的學生申請入學。
根據新的消息,香港臨時身份入學后,如果續簽不過可能被清退,也就是說不一定是不接受申請,而是存在著中途失去身份而被取消入學資格的問題。
如果說,香港臨時身份入讀深圳純外籍學校的通道真的關閉了,這些學校的招生人數肯定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大幅減少。對于家長來說,未來想要讓孩子入讀純外籍國際學校,可能需要提前規劃更穩定的身份路徑,不能再依賴香港臨時身份。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變化也說明深圳的國際教育市場正在變得更加規范和健康。政策的調整雖然帶來了一些挑戰,但也推動了整個市場的成熟,讓國際教育的發展更加有序。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規范化的市場意味著更穩定的教育環境和更高的教學質量。
國際學校入學規劃要靈活!
從國際學校的變化過程可以看出,國際學校的入學政策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充滿了變數。政策隨時可能調整,身份要求也可能會變,家長們不能只是“干著急”或者“坐等”,靈活應對才是關鍵!
對于持有香港臨時身份并且想讓孩子入讀深圳純外籍學校的家長來說,現在就得趕緊行動起來了,盡早為孩子申請目標學校。畢竟現在政策各種變化,早申請可以確保孩子在現有政策下獲得入學機會,避免因為政策調整而錯失良機。
在為孩子申請學校時,家長們可以提前做好功課,了解目標學校的最新入學政策變化,特別是身份要求。比如,有些學校可能要求外國護照+有效簽證,而有些學校對身份要求更寬松,了解清楚這些細節非常重要。
如果覺得香港臨時身份不安全,家長們可以考慮為孩子規劃一些更穩定的身份路徑。比如通過投資移民、家庭團聚或者申請大國綠卡等方式,拿到一個長期有效的身份。這樣不僅能滿足學校的入學要求,還能為孩子的未來提供更多選擇,算是一舉兩得。
如果孩子已經有香港臨時身份,而家長對純外籍學校并沒有特別強烈的執念,其實可以讓孩子參加香港的DSE考試。DSE成績不僅被香港本地大學認可,還被很多海外高校接受,是一條非常實用的升學路徑。而且,DSE課程內容跟內地的學習習慣比較接近,孩子準備起來也會更順手,壓力相對小一些。
另外,現在很多雙語學校或者民辦國際化學校也非常不錯,課程設置豐富,教學質量也有保障。比如一些像福貝、深外灣區這樣的學校,既能提供國際化的教育環境,又能兼顧孩子的中文基礎,是非常值得考慮的備選方案。
總之,隨著政策的不斷調整,家長們需要更加靈活地規劃孩子的教育路徑,提前做好身份和學校的雙重準備,這樣才能確保孩子順利接受優質的國際教育。未來,國際學校的入學規劃會越來越注重長期性和穩定性,家長們也需要多留意政策變化,靈活調整策略,這樣才能為孩子的教育鋪好路。
其實,早在2023年,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各大城市就已經不再接受香港身份申請入讀國際學校了,只不過深圳這邊靠近香港,沒有卡得那么死。至于深圳純外籍學校未來的身份政策會怎么走,雖然現在還說不準,但從深圳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來看,提高身份門檻很可能是大勢所趨。
畢竟,隨著國際教育資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學校為了保證生源質量和國際化程度,可能會對身份要求更加嚴格。所以,家長們還是要提前做好準備,別等到政策突然收緊時措手不及。
如果您有意向讓孩子選擇國際賽道升學,或是需要規劃身份,但又無從下手,可私聊我一對一咨詢,給您一些專業的幫助,直通名校招生官,匹配灣區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主筆阿Mo,分享最新擇校升學情報,深度解讀學校及教育,為大家輸出最實用、最及時的擇校升學干貨。
關于教育、擇校、升學等,如果你有任何話題想討論,可以小窗私聊,獲取更多一手擇校升學資訊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