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鐵嘴銅牙紀曉嵐》這部劇,是不少80后和90后的美好回憶,電視劇中風趣幽默 聰明善辯,清心寡欲為民請命的,清官紀曉嵐形象深入人心。但你有沒有想過,真實歷史的紀曉嵐,其實是一個好色好到日御數女,并且嗜肉如命 以肉為飯,當著皇帝的面抽大煙的“老煙槍”呢?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真實歷史里 紀曉嵐的那些事兒。
清乾隆41年夏天的一個午后,乾隆皇帝閑來無聊,便跟幾個要好的官員一起,找了一個偏僻的地方逛逛,而他們選的便是紀曉嵐所在的書館,當時書館里外的官差都在各忙各的,乾隆不想嚇到眾人 便悄悄走到正堂,此時正在 伏案疾書的紀曉嵐聽見人聲,以為是官差報信,便準備抬頭處理,可當他抬頭望去時,卻發現是皇帝圣駕光臨,嚇得連忙跑過去磕頭。
乾隆見狀 就親切地把他扶起來,可當二人四目相對時,乾隆瞬間大驚失色 就差沒叫出聲來,倒不是乾隆大驚小怪,只是眼前的官員長得過于嚇人,不僅兩眼突出 眼球發紅,而且一張臉呈現出茄子一樣的紫紅色,手背上也是血管暴突 纖瘦如爪,要不是此時晴空萬里,乾隆皇帝都要懷疑眼前人,是不是哪個棺材詐尸出來的鬼怪,見眼前人 一副病懨懨的模樣。乾隆關切地詢問:愛卿何故如此?是否身體有恙?
就在現場官員準備拍馬屁,夸贊乾隆爺關心下屬時,紀曉嵐卻用一句話,讓現場所有官員都目瞪口呆,只見紀曉嵐嘿嘿一笑,大大方方的表示:“不瞞您說 皇上,這段時間修書實在是太忙了,都沒顧得上行男女之事,這次才導致欲火難耐 成了這幅模樣”。紀曉嵐此話一出 所有官員鴉雀無聲。
都以為接下來 乾隆爺要大罵這個官員,然而 乾隆只是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 當眾讓人把隨行的侍女帶來,送給了眼前的紀曉嵐,紀曉嵐聞言 高興的手舞足蹈,連連磕頭 大呼皇上萬歲,乾隆聽聞龍顏大悅 撫掌大笑。這件事情 并非杜撰,而是真實發生乾隆年間的“修書趣聞”。
紀曉嵐所在的這個偏僻書館也非常有名,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四庫全書館,現在故宮博物館內 還有憋出茄子色,叼著大煙奮筆疾書的紀曉嵐雕像。當然 大家也不要因為這件事情,就認為紀曉嵐是什么好色貪財的紈绔子弟,恰恰相反 紀曉嵐不僅家世顯赫 出身書香門第,祖上七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學士,而且本人也是一個十足的風流才子,他不僅自幼就聰慧,而且還有一手過目不忘的本領,諸子百家 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憑借著這項本領,年僅23歲的紀曉嵐 便取得鄉試第一,解元奪魁的成績。
不過此時,他母親病故,紀曉嵐只好回家守孝三年,不過三年之后的乾隆十九年,紀曉嵐再度高中進士,開始了自己一路順風順水的官途,以及和和珅的“相愛相殺”,不過和電視劇里的“正面剛”形象不同,歷史上的紀曉嵐 無論是職位還是權勢,都無法與和珅相比。因此 紀曉嵐都是在知識領域惡心埋汰和珅,比如某一年,乾隆賞賜了和珅德勝門的一塊土地,和珅立馬花大價錢,就地蓋了一座大宅院,還請紀曉嵐等一眾官員去參觀,參觀期間和珅委托紀曉嵐,為自己的園林題名,紀曉嵐只是稍加思索,寫下了“竹苞”二字。
并告訴和珅:“此二字 取自詩經,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祝賀大人多子多福”。一句話把和珅逗得合不攏嘴,不僅送了紀曉嵐不少錢,還花重金讓人把字裝裱起來擺在園林中央,結果沒幾天 乾隆親自來看,瞧見重金裝裱的“竹苞”二字,嘲笑了和珅好半天,直到二人回到大廳,乾隆才告訴和珅,“竹苞”的“竹”字拆開乃是“個個”,而“苞”字拆開就是“草包”,放在一起 不就是“個個草包”了嗎?
當時就把和珅的臉都給氣綠了,至此之后 和珅就記恨上了紀曉嵐,時時刻刻 準備報復他,不過 紀曉嵐,紀曉嵐的親家,兩淮鹽運使 盧見曾貪污受賄 私吞官銀,被乾隆下旨抄家嚴辦,紀曉嵐的側室郭氏得知后,便給紀曉嵐吹枕邊風 求他幫忙,紀曉嵐受不了愛妾的溫柔鄉攻勢,便給盧見曾送去了一個藏有密信的古董瓶,信封內沒有信件 只有幾粒私鹽和茶葉,盧見曾仔細琢磨 明白這是“嚴(鹽)查(茶)”的意思,于是趕緊轉移家產和官銀,當官兵抓住盧見曾時,盧見曾的妻眷子孫已經分光財產作鳥獸散了。
不過 盡管如此,紀曉嵐送密信的事,卻被當時的搜查官得知,于是他上書乾隆 檢舉了紀曉嵐,然而 乾隆雖然生氣,卻也只是發配紀曉嵐去了烏魯木齊,而所有非紀曉嵐家屬的涉案人員,這一律被斬首,求情官員也被盡數罷免,由此可見 乾隆對紀曉嵐的喜愛。而且 與其說是紀曉嵐被發配烏魯木齊,倒不如說是安排紀曉嵐去公費旅游,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當紀曉嵐到了烏魯木齊不久后,乾隆被命人給紀曉嵐送去了一部分,從盧見曾那里抄來的銀兩,一方面是警告紀曉嵐,不要當第二個盧見曾,另一方面 也是擔心紀曉嵐在那邊吃苦,而乾隆的這一邊 加上送的好些錢,也讓紀曉嵐寫下了160首,描繪新疆風土人情的詩歌和文章的《烏魯木齊雜詩》,并在始終詳細注解和介紹,成為了現代考古學家,研究清代中期新疆風土人情的重要參考材料。
證實了當時的新疆市場上,不僅有魚鱉蝦蟹 商業發展非常繁榮,而且漢族和少數民族同胞的生活,也是非常和諧 其樂融融,當然了 這些詩歌和文章中也不乏一些,描寫紀曉嵐自己在新疆的一些情史,畢竟好色成性,再加上新疆美女遍地走,大色狼去了美女窩當官,想不發生點什么 估計都沒人信。
而紀曉嵐這一代 就待了2年,直到2年后 乾隆突然心血來潮,想編纂一部在他之前,所有中華文明文化知識的書籍,而能有才能負責這項任務的人,除了那個學富五車 才華橫溢的,“瘦小老色狼”紀曉嵐以外,乾隆也確實想不出別人了,于是大筆一揮 把紀曉嵐重新疆叫了回來,而紀曉嵐也非常直接,帶著一眾美女和土特產,就屁顛兒屁顛兒回了朝廷,開始編纂《四庫全書》。
并在經過13年沒日沒夜的伏案疾筆中,變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龐大的一部叢書,其中收錄了3462種圖書 共計79338卷,是《永樂大典》的3.5倍,不過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紀曉嵐的心高氣傲,讓他差點將《山海經》作為雜談丟棄,險些讓這部中國歷史第一本圖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或許是本性使然,也或許是編纂《四庫全書》的確勞累,紀曉嵐在編纂期間 有了一個癖好,那便是吃肉 嗜肉如命的吃肉,他不僅只吃豬肉,而且頓頓都把肉當飯吃,至于米面蔬菜之類的幾乎不沾,每頓飯都要吃三斤豬肉,并且配以濃茶,餐前飯后都得抽一袋煙,這個可以從描繪紀曉嵐的古畫中見得。
他真實的煙槍 比電視劇里大了整整一倍有余,煙袋里也至少能裝1斤煙葉,而紀曉嵐本人更是寫下過,“嘗遍南北 無如徽之煙草”這樣的話,可見紀曉嵐不僅煙癮奇大,而且嘗遍了全國南北各地的煙。
而令人氣憤的是,這份食譜不僅沒讓紀曉嵐大病纏身,還讓他吃到了82歲的高齡,另外根據《清史》記載:,“紀文達公 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 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 五鼓,如朝一次 歸寓一次 午間一次,薄暮一次 臨臥一次 不可缺者”。
這段記載不僅證實了,剛剛提及紀曉嵐嗜肉如命的愛好,也把紀曉嵐好色成性的特征描繪得淋漓盡致,一天五次 還得是數女 不是同一個人,而且從時間來看,紀文達公 從早到晚 有空就得來一次,堪稱“時間管理大師”,屬實令人欽佩。
而紀曉嵐的家庭也并非,影視劇那樣的簡單,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紀曉嵐的一生至少娶了7個老婆,1個正室 6個側室,這一點在他的墓中也得到了驗證,當然 這七個老婆,都是家里 有名號的,以紀曉嵐這樣的精力,估計烏魯木齊那段時間就不止7個。縱觀史料記錄和考古研究,我們其實可以發現,真實的紀曉嵐其實,和影視劇中那個,清心寡欲 為國為民的清官截然不同,他不是一個敢直言進諫的剛正之士,沒有電視劇那樣的“男主光環”,真正的紀曉嵐 像一個“人”,他雖然才高八斗 聰明伶俐,卻也不懼怕皇權奸佞,他雖然好色成性,一生多妻妾 享齊人之福,但也編纂出了《四庫全書》,是一位滿腹經綸的高人。
而且他的一生從不隨波逐流,即便他沒有留下什么曠世奇作,卻也寫下了一部和《聊齋志異》齊名的,《閱微草堂筆記》,借著狐妖鬼魅 奇聞異事,把自己想說 卻又不敢說的世道民心,仔仔細細地描繪其中,人生如此 夫復何求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