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白江日鑫老年病醫院雙重違規被查處:醫保基金遭濫用、病歷管理混亂暴露監管漏洞
截圖來源于華夏健康網健康領域專欄創作者《愛健康》
來源|愛健康
編輯|張澤明
據網上公開信息顯示:近日,青白江區日鑫老年病醫院因接連曝出“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和“未按規定填寫病歷資料”兩項嚴重問題,被青白江區醫療保障局、衛生健康局分別立案查處并公示處罰結果。該事件暴露出民營醫療機構內部管理混亂、漠視法規等問題,引發公眾對醫療行業規范性和醫保基金安全的擔憂。
違規細節:濫用醫保基金、病歷管理失范
2023年12月,青白江區醫保局在專項檢查中發現,該醫院在門診特殊疾病診療過程中存在“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等違規行為,涉及違規使用醫保基金8211.4元。醫保部門依據協議作出處理:
追回違規金額8211.4元,避免醫保基金進一步流失;扣減違約金16422.8元,強化違約成本;約談負責人并限期整改,要求醫療機構自查自糾。
2025年2月,青白江區衛健局進一步查明,該醫院存在“未按規定填寫病歷資料”等違法行為,導致患者診療記錄缺失、醫療質量追溯困難,依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對其處以警告并罰款34500元。
輿論質疑:違規頻發暴露行業沉疴
業內專家指出,“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是部分醫療機構套取醫保基金的常見手段,通過虛增診療項目牟利。本次涉事金額雖不足萬元,但暴露出基層醫療監管中“螞蟻搬家式”違規的隱蔽性。
病歷是醫療質量的核心憑證,未規范填寫可能掩蓋診療過失,損害患者知情權。公眾質疑:若連基礎病歷管理都難以落實,醫院日常診療安全性如何保障?
盡管監管部門已追回資金并罰款,但輿論關注點集中于:一是涉事醫院是否首次違規?是否存在長期系統性失管?二是罰款金額與違規收益的比例是否足以形成震懾?三是衛健與醫保部門能否建立聯合懲戒機制,避免“各罰各的、治標不治本”?
社會呼吁:筑牢醫保防線需多方合力
對醫療機構:強化行業自律,摒棄“重效益輕規范”思維,嚴控診療合理性審查;
對監管部門:打破數據壁壘,推動醫保、衛健、市場監管跨部門協作,建立“一案多查”機制;
對公眾:開通便捷舉報渠道,鼓勵患者對過度醫療、病歷缺失等問題主動監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