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下半年征兵,都有一部分戰友選擇二次入伍。為啥他們要二次入伍呢?二次入伍是不是更容易轉改軍士呢?
二次入伍是解放軍征兵近年來推出的一項很好的新政策。有個大學生士兵,大學期間兩次入伍,先在海軍服役兩年,又到陸軍服役兩年,等于大學上了四年,當兵也四年,花了八年才大學畢業。當然,他先后兩次入伍,最后也沒轉改軍士。那為啥有人會二次入伍呢?我覺得有這么幾個因素。
其一,是對軍營的熱愛和情懷。有過一次入伍經歷后,覺得自己之前做得不夠好,想再入伍做得更出色。
其二,出于個人職業發展需求。從安置條例來看,第一次當了兩年兵,要是覺得沒干好,通過二次入伍,可能增加留隊以及轉改士官的幾率,讓自己的軍旅生涯延長到12年。
其三,為了提升自身能力和綜合素質,還能結識更多戰友。兩次入伍,很可能不在原單位原連隊,甚至會換軍種、兵種。
最后,就業壓力也是一個因素。有些戰友大學畢業后,感覺工作不好找,就選擇二次入伍,以此緩解短期的就業壓力。
我們很關注二次入伍的戰士是不是更容易轉改軍士。實際上,相較于首次入伍的戰友,二次入伍優勢明顯。征兵工作條例規定,符合條件且本人自愿應征的退役士兵,可以批準再次入伍,具備任軍士條件的可以直接招收為軍士。所以,從政策和實際情況看,二次入伍在轉改軍士方面都優勢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政策優勢。新的征兵工作條例明確,二次入伍可優先被安排到原單位或同類型崗位,符合條件的能跳過義務兵階段直接成為軍士,或者提前一年晉升。以前政策要求服役要滿一年且考核通過,如今政策障礙一打通,二次入伍的戰士在轉改軍士上就有了良好的政策基礎。
其次是自身素質優勢。不管是跨軍兵種二次入伍,還是回到原單位原崗位二次入伍,都積累了一定的軍事基礎和經驗,身體素質和體能普遍較好,能更快進入工作狀態,在轉改軍士的考核中自然更具競爭力。這就好比參加高考,往屆生因為多了兩年的積累,相比應屆生更有優勢。
最后是崗位適配優勢。如果轉改軍士后回到原單位或同類型崗位,對崗位工作內容和要求會更加熟悉,與戰友配合也更默契,能發揮更大作用,做出的貢獻更容易得到上級認可,從而增加轉改軍士的機會。
不過,二次入伍轉改軍士,雖政策上沒阻礙,自身優勢也明顯,但實際過程中,還受各種因素影響,尤其是民主評議這一關。二次入伍,身邊戰友大多換了,以前積累的人脈和認識的戰友都不同了。所以二次入伍期間,得把工作干好,軍事技能過硬,民主評議也得過關,轉改軍士才更靠譜。
大家對二次入伍這事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