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自萌”是一個偽命題了。
作者:二鬧
圖片:源自網絡
月初,王者榮耀洲際邀請賽S3落幕之后,賽事官方順勢發布了2025王者榮耀國際賽事信息。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王者榮耀電競國際化的輪廓就逐漸清晰,隨著此次官方信息的發布,王者榮耀全球電競生態的全貌已經顯露出來。這很難不讓人想起之前幾年,王者電競難出海仿佛成了一件“約定俗成”的事情,外界也一直把“圈地自萌”的標簽貼在它身上。
簡單梳理,王者榮耀的全球電競生態可分為三大板塊,上層與頂層為洲際邀請賽(KIS)、賽季中期的王者榮耀電競世界杯(KWC)和年底的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KIC)。
中層為覆蓋不同國際地區的地區聯賽,包括菲律賓職業聯賽(PKL)、馬來西亞職業聯賽(MKL)、印尼職業聯賽(IKL)、巴西職業聯賽(CHOKBR)、東部Major聯賽(KME)、西部Major聯賽(KMW)、外卡聯賽(WKS)。加上國內的KPL,意味著如今的王者榮耀電競擁有8個穩定的聯賽生態了。
接下來是“塔基”部分,包括了王者榮耀公開賽系列和王者榮耀全球高校賽。很明顯,王者榮耀如今的全球電競生態“五臟俱全”了。當然,憑借王者榮耀賽事和游戲產品如今的實力,建一個外表光鮮的大房子不是難事,這個房子是否宜居,是否堅固,還需要看更多細節。
01
同樣是月初,2025王者榮耀國際賽事信息發布的一天之后,更多關于王者榮耀全球電競生態的細節浮出了水面,2025年王者榮耀電競世界杯名額正式公布。
在這一信息中,我們除了能夠看到王者榮耀全球電競完整的地區聯賽矩陣之外,也能從電競世界杯的名額分配看出一些門道。面對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巴西這幾個重點市場,參賽席位明顯分配更多,而KPL作為生態中的領跑賽區,僅有1個參賽席位。加上亞冠聯賽的1個名額,KPL最多也只占2席。
去年年底,Level Infinite全球電競總監James Yang在接受采訪時就曾提到:(王者榮耀全球電競)當前存在顯著的技術差距,蒂KPL已經舉辦了7年,而全球賽才剛剛進入第一年。
在筆者看來,電競世界杯的名額分配恰是王者電競彌合全球不同賽區發展水平差距的細節舉措之一。這樣的席位配比一方面能直觀規避KPL過于強勢的現狀,避免國際賽事演變成“KPL內戰”,降低國際賽事看點。另一方面,也不影響KPL賽區將自身優勢資源向國際賽事和其他賽區輻射。比如KPL賽區的觀眾資源,能夠向更多海外隊伍輸送,優勢技戰術也能在國際賽區間流通。
還有一點,洲際邀請賽、電競世界杯與世冠三大國際賽事分別分布于年初、年中和年末,在發揮填補地區聯賽空白價值之余,更重要的是為各國際賽區提供穩定且相對頻繁的交流機會,這同樣是KPL賽區反哺全球電競生態的良機。
同時,大眾電競賽事體系的構建對于整個大生態的發展也十分關鍵。王者榮耀公開賽系列和王者榮耀全球高校賽這兩大非職業賽事已在上問題到,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細節值得一提:在KPL之外的其他地區聯賽中,除一定比例的聯盟固定隊伍,剩余隊伍均為從“公開”渠道而來,這意味著上下級、業余到職業的晉升通道被打通了,整個生態也是開放的。
這一設計對國內電競觀眾來說并不陌生,國內諸多電競賽事在起步階段均采取了固定席位+公開晉升通道的聯盟構建策略,可以視作國內電競的一個成功經驗。如此設計對于賽事生態發展的價值也十分明顯,也更符合王者榮耀賽事與游戲產品在海外所處的發展現狀。
一方面,開放性為賽事生態提供的造血能力更強。完善的賽事體系搭配參與低門檻,自然能夠加速電競選手與電競隊伍等新鮮血液的產生,目前看來更適合王者榮耀各海外賽區在發展初期階段夯實“底層實力”。
另一方面,開放的賽事生態能加速電競賽事與游戲產品在對應地區的快速普及。從2024年6月面向全球發布之后,HOK(王者榮耀國際服)在國際市場攻城略地的速度不算慢,其上線首月便在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AppStore免費榜中躋身前十。根據SensorTower數據,去年7月,HOK在東南亞市場的下載量增幅更是位列垂類第一。彼時,HOK的累計注冊用戶數已經突破5000萬。
當然,橫縱對比之下,HOK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此時覆蓋面更廣且成熟的賽事生態、更低的參賽門檻等,都是進一步加速游戲產品與電競賽事彼此賦能的關鍵,這樣的效果也是王者榮耀賽事與游戲產品在海外發展迫切需要的。
02
王者榮耀在全球電競生態上的發力其實并不突然,而且在筆者看來,發力時機也有門道。站在更大的視角下,王者榮耀電競出海正處于風口之上。雅加達亞運會與杭州亞運會,以及還未到來的名古屋亞運會,都已經或即將為王者榮耀及其賽事進行背書。此外,2027年的電競奧運會,王者榮耀也大概率會占據一席之地。
當然,還有電競世界杯。顯然,王者榮耀全球電競生態的起步能夠與上述賽事打成配合,起碼在宣傳側,應該沒有比亞運會、奧運會更好的“種草”平臺了。
結合行業發展背景,王者榮耀電競出海的時機與外部助力都十分明顯,“圈地自萌”已經是一個偽命題了。與此同時,自電競入亞開始,我們也在一直討論亞運舞臺到底為電競帶來了什么。在筆者看來,王者榮耀全球電競的發展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答案以及操作方式。
亞運會確實能夠為這些電競項目帶來更多的大眾曝光,外界認可,但更重要的是,游戲產品與對應賽事能否借勢而為,盡量將入亞價值放大、榨干。
最后,聊一聊王者榮耀全球電競生態對KPL的反哺價值。2023年的世冠現場,KPL聯賽負責人黃承就曾聊到全球電競生態的問題:“可能是整個王者榮耀在每個地區發行的節奏和時間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國內KPL賽區的隊伍實力還是更勝一籌,目前來看還沒有出現非常精彩的中國賽區和其他賽區的對決,可能在我們心里面也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過去,王者榮耀電競曾受限于海外賽事生態,KPL這匹“特等馬”很難從國際中汲取明顯的養分。但隨著完善的全球生態如今建立起來,全球不同賽區展現競爭力,縮短與KPL的實力差距只是時間問題。
到時候,KPL必然會站在一個更大的,更具含金量的舞臺上,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空間,大家的“遺憾”也會被填補圓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