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一周只工作40小時?又有多少人,一周工作48小時?
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你剛好是企業負責考勤的職員,你可以很輕松地得到本企業就業人員的工作時間分布情況。
不過,不同類型的企業,其工作時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還有一部分靈活就業的勞動者,我們也很難獲取到他們實際的工作時間。
但在專門的統計機構里,這些都不是問題。
我國自2004年起,開始建立勞動力調查制度,并從2020年起,按月調查勞動力的工作時間分布情況。
2020年起,各月經濟運行情況里的企業周平均工作時間,便是這份制度下的產物。
有了數據,我們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人一周工作40小時、有多少人不到40小時、又有多少人在40小時以上。
前述的統計制度,將周工作時間劃分為6個檔次:1-8小時、9-19小時、20-39小時、40小時、41-48小時和48小時以上。
細心的網友會發現,這里的工作時間,不包括每周工作1小時的勞動者。大約在去年的時候,每周工作一小時不算失業,得到網友們的廣泛討論。如你所知,每周工作時間不足1小時,在統計調查中,屬于失業人員。
從數據看,2022年度,大約0.7%的勞動者,每周工作時間在1-8小時,屬于比較小眾的現象。
有多少人每周工作48小時以上呢?《人口與就業統計年鑒》,收錄了區分年齡、性別、職業、行業等的就業人員工作時間數據。
感興趣的網友,可以購買一份《人口與就業統計年鑒》,來全面了解更為詳細的就業分布情況。
基于前述的統計年鑒,我們繪制一張圖表,展示了不同年份的就業人員周工作時間分布情況,單位為百分比。
數據顯示,在2010年的時候,全國大約有一半的被調查勞動者,一周工作時間在40小時以下。
這意味著,至少有一半的人,一周工作時間在40小時以上,其中大約三成的人,一周工作在48小時以上。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每周工作48小時以上的勞動者比例有所增加,到2022年度,這一比例上升到44%。
反映在經濟運行數據中,則是連續兩年(2023年和2024年)企業周平均工作時間達到了49小時。這一結果,你可以在統計機構的經濟運行情況中找到答案。
與之相反的是,每周工作40小時以下的勞動者比例,下降到35%,即在城鎮就業的勞動者中,大約每三個勞動者,僅有一人能夠實現五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
考慮到2020年到2022年的特殊情況,或許2023年的數據稍微好看一些。感興趣的網友,可以在《人口與就業統計年鑒2024》中找到答案,作者手邊目前沒有這份資料。
隨著我國經濟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勞動時間和勞動報酬,是實現經濟轉型、全民富裕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
但遺憾的是,關于勞動時間和勞動報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民間目前尚未形成廣泛的共識,官方也只是部門級別的規劃,還沒進入官方的核心規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