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黃燜雞第一品牌的楊銘宇黃燜雞近日被曝出后廚亂象,涉及使用變質食材、色素染牛肉,甚至回收顧客吃剩的湯水重新加工成新菜。
新京報記者通過暗訪拍攝的視頻揭示了這些令人震驚的行為,引發了公眾的強烈反感。盡管證據確鑿,楊銘宇黃燜雞的相關負責人卻試圖推卸責任,其官方回應更是讓人失望。
楊銘宇黃燜雞曾被視為餐飲業的成功典范,但新京報的暗訪徹底粉碎了這一形象。記者在鄭州和商丘的三家門店發現,后廚環境極其糟糕,食材不新鮮,甚至有員工將剩菜剩湯回收再利用。
例如,鄭州康復前街店的香菇已經發酸,店員卻輕描淡寫地表示“多泡泡就好”;商丘虞城萬鼎店的土豆發酸,店員則稱“洗兩遍就行”。更令人作嘔的是,鄭州二七萬達店的員工將顧客吃剩的湯水回收,重新加工成新菜。
此外,商丘門店的牛腩煲使用的是隔夜發黑的牛肉,通過添加紅色色素使其看起來新鮮。記者以新員工身份詢問這些做法是否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時,老員工卻毫不在意,稱“吃出問題也是飯店的事”,完全無視顧客的健康。
楊銘宇黃燜雞此前也曾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天眼查顯示,其多家加盟店因衛生問題被處罰,顧客在平臺上反映吃出異物如頭發、蟲子甚至老鼠屎。2024年9月,鄭州一公司員工因食用楊銘宇黃燜雞導致二十多人食物中毒,六人住院。盡管這些事件曾被歸咎于個別門店,但此次暗訪揭示的問題顯然更為普遍。
更令人憤怒的是,楊銘宇黃燜雞在招聘時并不要求員工持有健康證,許多無證員工直接參與食品加工。盡管總部聲稱每天會檢查食品安全,但實際情況顯然與之不符。
面對曝光,楊銘宇黃燜雞的回應令人不滿。鄭州康復前街店老板否認使用過期食材,甚至指責新京報的視頻是惡意拼接。然而,總部負責人隨后承認管理存在問題,并表示將關停涉事門店進行整改。這種避重就輕的回應引發了公眾的強烈不滿,認為總部試圖將責任完全推給加盟店。
盡管楊銘宇餐飲公司發布了道歉信,并承諾徹查所有門店,但其口碑已大幅下滑。此次事件暴露出的問題不僅僅是幾家門店的個別行為,而是整個品牌的系統性管理漏洞。公眾對其信任度大幅下降,僅靠一紙道歉和承諾已難以挽回。
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不法商家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潤,不惜鋌而走險,甚至踐踏道德與法律的底線。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商家通過添加三聚氰胺來提高蛋白質檢測值,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健康。類似的問題在食品安全領域屢見不鮮,暴露出監管體系的缺陷和商家道德淪喪的嚴峻現實。
食品安全雖然沒有零風險,但我們必須堅持零容忍的態度。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一次深刻的警示,提醒我們時刻保持警惕,不能有絲毫松懈。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構建起堅實的食品安全防護網,守護好每個人舌尖上的安全,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從三聚氰胺奶粉到楊銘宇黃燜雞的后廚亂象,這些事件不僅揭示了商家為牟利不擇手段的行為,也反映出監管環節的薄弱。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監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規,推動行業自律,并提高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只有多方協作,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食品安全隱患,確保每一份食品都安全可靠。
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讓我們從每一次教訓中汲取經驗,不斷完善食品安全體系,為消費者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飲食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