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罪,也認罰
我愿意積極修復被燒毀的林地。”
黃某對自己的犯罪行為后悔莫及
當場表示認罪服判
近日,甘肅省小隴山林區法院公開審理一起森林失火案并當庭宣判,同時要求被告人對林地進行修復。
2024年3月31日11時許,黃某同家人前往秦州區某村祭祀。其間,黃某使用打火機點蠟燭時,不慎引燃墳前蒿草,火勢瞬間蔓延擴大,引發了森林火災。經鑒定,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余萬元。法院經審理認為,黃某因上墳祭祀疏忽大意引發森林火災,過火面積200余畝,其行為已構成失火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成立。
“鑒于黃某于案發次日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并一次性繳納8萬元用于林地修復。法院通過綜合考量,當庭對其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黃某對自己的犯罪行為后悔莫及,當場表示認罪服判。”劉煒告訴記者,祭祀活動雖是傳統習俗,但必須嚴格遵守森林防火規定。一旦因過失引發森林火災,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僅要承擔公私財物損害賠償責任,還將面臨牢獄之災。
庭審結束后,法官結合本案進行釋法說理,向旁聽庭審的群眾宣傳國家生態保護政策,引導大家自覺遵守森林防火相關法律法規,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通過旁聽,我學習了不少法律知識,也會把今天的庭審傳播給身邊人,讓我們身邊親友遵法守法,不做破壞生態環境的事。”市民王軍說。
記者從甘肅省小隴山林業保護中心了解到,近期李子林場、藉源林場等各處林場對進山人員、車輛進行登記,嚴格檢查是否攜帶火種上山,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同時天水市林業和草原局對全市7縣區、15個國有林場及林緣區的14鄉鎮進行督查檢查,通過整改及時補齊我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短板弱項。
“我們積極推行網格化管理,建立市、縣、鄉、村、護林員(草管員)五級森林草原網格化管理網絡,落實網格員9806名、劃定網格區域7477個,逐級簽訂了森林草原防火責任書,落實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行業監管責任、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全力消除轄區森林火災隱患。”天水市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斌說。
“清明祭掃要嚴格遵守森林防火相關規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森林火災,希望廣大群眾從本案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堅決杜絕違規野外用火。”甘肅省小隴山林區法院法官劉煒說。 (新天水記者 裴婷婷 張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