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由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主辦的“媒介劇場——青年藝術家的選擇與實驗”正式對公眾開放,本次展覽是廣州藝術博物院2024年推出的“當代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第二期計劃,該計劃致力于推動在地年輕藝術家的多元發展,本期聚焦四位青年藝術家 —— 曾曦、孫佳興、譚景聰、謝桐。他們以各自獨特的視角和有別于傳統的藝術表達方式,回應著快速變化的藝術語境和社會環境,并試圖在藝術創作中尋找新的實驗可能。
來自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五工作室曾曦副教授以形態各異的鏡面不銹鋼材質作為依托,用環氧樹脂、菲涅爾鏡片、鐵粉、氧化劑等材料構建出作品中的“第二視網膜”。試圖通過“二維裝置”與非常規材料的結合打破傳統的藝術觀看方式,營造一種以“觀眾、作品和空間”三者合一的新的觀看方式。
曾曦作品《視網膜·66》
孫佳興的作品則以當代繪畫為起點,后延展至動力藝術與裝置等多種表現形式。從2015年開始將動物皮毛的表層圖像引入繪畫和雕塑中,尋找自然中的抽象化表達,并強調物質的自發性與原生態的狀態。
孫佳興作品《異鄉人記憶模糊的物體》
譚景聰的作品專注于研究跨媒介,涵蓋繪畫、涂鴉和影像。力求將繪畫中的詩意趣味結合當下人文景觀、流行文化等展開實踐,激活傳統美學與現代技術的碰撞,并通過數字技術與傳統材料的結合,探討關系美學、新舊交替的關系以及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界限。
譚景聰作品《OH!》
藝術家謝桐則將綜合材料和架上繪畫兩者相結合,利用天然木皮自然而成的顏色、紋路、圖形進行再圖像的改造拼接。試圖在時代科技、智能化、工業化的文化語境背景下,保持著繪畫作品中的人為感性與創造性。
謝桐作品《中式景觀》
主辦方希望通過這四位藝術家的作品,在傳統與當代的藝術重疊中,在工業與自然的時代語境中,在舊媒介與新媒介的交輝相映中,造就一個新的“劇場”。在這個劇場中,不論是對藝術觀看方式的改變、還是對藝術作形式與內容的探討,折射出的都是青年藝術家們對于自我內心、生存環境和藝術本質的多維思考。
-------------展覽概況------------
展覽主題:媒介劇場——青年藝術家的選擇與實驗
展覽日期:2025/03/15 - 2025/04/06(逢周一閉館,開放時間9:00-17:30)
展覽地址:廣州市海珠區藝苑路198號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