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寒芒先到,然后槍出如龍”完全可以作為粟裕戰神在孟良崮中的表現,華野在國軍重重包圍下啃下張靈甫的整編74師,實屬緊張刺激。了解歷史的小伙伴,我們也知道當時李天霞的83師就在張靈甫的側翼,但是接到命令后他并沒有積極援助,試想一下如果李天霞稍微用一點力,張靈甫可以扭轉孟良崮敗局嘛?
粟裕大將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點贊、關注加收藏,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孟良崮背后的故事!1947年5月,張靈甫的整編74師將自己的美式裝備擦得油光發亮,準備向坦埠發起進攻,張靈甫還不知自己正在一步步的走進粟裕將軍設下的圈套中。
5月15日,我軍完成對74師的包圍,張靈甫只能被迫退守孟良崮山頭,眼看華野總攻在即張靈甫危在旦夕,老蔣也是心疼這個“美械師”,趕忙將調動周邊的部隊,全力營救74師,而其中處在右翼的李天霞部隊成了整個戰場的“焦點”。
孟良崮
周邊遠隔百里的友軍都在拼命往74師這里趕來,只有離得最近的83師在這里“摸魚”,從老蔣下達命令開始,一直到張靈甫確認自殺結束,該部隊也只是向前推進了5公里不到,至于為什么會這樣,其實存在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張靈甫和李天霞的個人恩怨,眾所周知,國民黨內部貪污腐敗、拉幫結派現象嚴重,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實際上確實暗流涌動,誰都想有權有錢,張靈甫和李天霞也不例外,他倆都出自于黃埔軍校。
蔣介石
不過李天霞是第三期,張靈甫是第四期,兩人畢業之后都在74師成長,平時兩人的關系也還算說得過去,比起資歷李天霞比張靈甫有優勢,所以每次李天霞升職的時候,張靈甫都是來接替李天霞的余職,兩人也覺得“理所應當”。
直到74師需要一個新的師長,所有人都以為這次還是李天霞的時候,競選結果竟然是張靈甫,可能是害怕部隊間鬧矛盾,也可能是老蔣怕屈才,于是李天霞就被調遣到了83師擔任師長,落選的李天霞自此就和張靈甫結下不解之仇了。
李天霞和張靈甫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說,74師和83師都是美式裝備,都是國軍王牌,同為師長為什么李天霞這么計較,其實這也不全怪李天霞,畢竟74師是陪伴自己多年的部隊,雖然說是“師級”編制,但實際上人數已經接近一個軍了,一比較83師瞬間就沒有誘惑力了。
同時在這場戰役中,李天霞本來也是給張靈甫打輔助的,所以他壓根就沒想過出手幫張靈甫,還是老蔣再三要求下,他才派出了兩個營的兵力前去試探我軍的火力。當然除了他與張靈甫的恩怨,還有一方面就是他早之前被華野6縱教育過。
華東野戰軍
蘇中戰役里,粟裕將軍第一個收拾的就是李天霞的83師,當時6縱負責主攻,打的李天霞是摸不著方向,經過試探前線傳來消息,得知攔在他們面前的正是華野6縱,這讓李天霞更加堅定不去支援張靈甫部隊了,6縱的實力沒人比他更清楚,他怎么會舍命去就一個自己討厭的人。
當然,如果說李天霞認真起來,孟良崮的結局會不會改變?從客觀角度上分析,83師如果全力推進的話,大概率會給6縱造成重創,但是肯定會被攔在孟良崮之外的,僅憑李天霞一個師的兵力,是根本無法撼動整個戰場局勢的。
蘇中戰役
而且粟裕將軍為此還準備了后手,提前布置了8縱給6縱打援,6縱撤下來8縱隨時就能頂上去,這李天霞打一個6縱都費勁,更別說多一個8縱,就算李天霞想打也是白費力氣。為什么這么說,隔壁25師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黃百韜的25師也是一只正宗的美械師,得到老蔣命令后那是豁了命地往孟良崮趕,但是在1縱和6縱的合力阻擊下,從始至終25時也沒能支援到74師。就將領能力和部隊整體實力相比較,其實25師和83師相差的不多,可以這么說,25師也將會是83師努力過后的樣子。
黃百韜
歸根結底,這還是因為解放軍的勇猛,和粟裕將軍的用兵如神,國軍內部問題得不到緩和,多少美械師也無濟于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