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快訊報道,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3月,美債前三大海外債主中,日本、英國增持美國國債,中國減持。中國由美國第二大債主變為第三大債主,英國變為第二大債主。3月正值本輪美債市場動蕩前夕。美國財政部2025年3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日本3月增持49億美元美國國債,持倉規模為11308億美元,依然是美國第一大債主。中國3月減持189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654億美元,為今年首次減持。
特朗普(資料圖)
2025年,對美國聯邦政府來說是一道大坎,因為今年美國政府需要償還9.2萬億美元的到期國債,到6月份就要償還其中6萬億美元,這還沒算利息!可特朗普有錢還嗎?為了搞錢,特朗普這幾個月也算是“殫精竭慮”了,先是委托馬斯克進行改革,精簡政府機構、降低政府運行的開支,然后企圖通過訛詐烏克蘭的方式搞錢,張嘴就說美國這幾年援助了烏克蘭3000億美元,要求烏克蘭用礦產抵債。又企圖通過關稅戰的方式,逼迫其他國家乖乖向美國納貢。
美債長期被視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避風港,可如今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特朗普激進的關稅政策,極大地加劇了市場恐慌情緒,致使美債收益率大幅飆升。簡單來講,市場拋售美債,其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美債受追捧,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但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增加了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債的風險,他們越發擔憂美債違約,這嚴重消耗了美元及美國政府在全球的信用。數十年來,美國財政一直依賴發行國債維持運轉,如今美債無人問津,美元體系將面臨崩潰風險。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增持美債無異于吃“慢性毒藥”。對此中國看的很清楚,在拋售美債的同時還在增持黃金。截止本月初,我國央行已經連續6個月增持黃金,在市場波動性和風險加劇的關鍵時期,官方大規模持續購金突顯了黃金在國際儲備投資組合中的作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我們對于中美關系的發展,尤其是美國有關改善關系的表態并不信任。現在中美日內瓦談判已經過去將近10天,但雙方并未完全解除限制,貿易關系并未如預想中的回到正軌。
特朗普(資料圖)
事實上,特朗普宣誓就任期間就曾放出消息,要在上任100天內實現訪華。特朗普的訪華意愿看似突兀,實則暗藏三重算計:一是金融維穩,4月美債市場曾現“股債匯三殺”,10年期收益率飆破4.5%,30年期逼近5%。二是,稀土解套。中方自4月起對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嚴打走私,導致依賴中國稀土出口的美國軍工制造商面臨斷供危機。三是,美國中期選舉布局。2026年美國將迎來中期選舉,特朗普需通過外交突破轉移國內矛盾。
其實購買力很大的中國現在無意增持美債,因為美國最近幾年對中國封鎖打壓的政策,中方一直在長期減持美債,但并沒有出現“猛烈拋售”的現象。另一個群體是歐盟,美債在歐盟市場之前很受歡迎,但特朗普因為“敵視歐洲”的政策,上臺后歐盟國家也開始不買賬了。更何況歐洲現在也在發行歐債,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根本沒有時間來顧及“拯救特朗普”。值得一提的還有,美國國債規模已突破36萬億美元,特朗普明確發出想訪華的表態。
特朗普(資料圖)
其實,特朗普落到今天這步田地,一點都不意外。當初他執意挑起關稅戰,就是吃定了中國不能失去美國這個優質市場,會先扛不住對美國低頭,怎料中方一點都不服軟,帶頭打響了關稅復仇,關稅戰打了這么久,美國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把中國看走眼了。中美貿易一中斷,中國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合作方,美國卻因為到處得罪人,連合適的供應商都找不到。我國商務部發言人早就點明了,美國要是真想解決經貿問題,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光靠嘴皮子可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