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蚌埠市樂泉家庭農場里,溫暖明亮的育苗大棚內,一派生機盎然。農場負責人陶玉樂,正和工人們一起忙碌著。
“這些是辣椒苗,品種是‘辣妹子’,都是訂單苗?!碧沼駱沸χf,“這些辣椒苗全部都被訂購過了,等十來天就拉走了?!?/p>
老陶的大棚里,還有黃瓜、甜瓜、辣椒、花菜等瓜果蔬菜苗,一株株幼苗嬌嫩欲滴,正舒展著葉芽,歡快生長。
“訂單”秧苗,更講究科學。老陶說,他有60個大棚,大約180畝。農場進行統一選種、培育,精準地控制水分、光照、溫度和濕度,不僅出苗快,而且提高了秧苗總體質量,確保春耕生產不誤農時。
“農戶耕好地,等我們的秧苗育好后,就可以快速移栽。”老陶告訴記者,隨著春耕生產的大面積鋪開,各類育秧“訂單”還在持續增加。
在蚌埠禹會區,蚌埠瑞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新農人趙保昂,正在整理與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共建產學研項目試驗有關的設備,探索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期待又一個豐年。
“我們堅持與省農科院合作,探索小龍蝦科學飼養技術?!壁w保昂說,今年,他將繼續開展稻蝦綜合種養生產模式,拓寬綠色水稻種植規模,打造高品質綠色蝦稻米產品。預計第一批小龍蝦將于6月上市。
隨著“科學種田”、提質增效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多的新農人把科學“種”進心田。
31歲的新農人楊玉潔,種植了3000畝小麥。為了學習田管保增收,今年開春,她報名參加了五河縣冬春農民大培訓活動。除了理論學習,還走到田間地頭,針對一個個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具體“疑惑”,和專家面對面交流,她說“收獲滿滿”。
“專家現場教學,在施肥、噴藥等方面的把控解決了我種植上遇到的難題?!睏钣駶嵳f。
“新農人‘蚌’發新動力?!卑霾菏修r廣校校長任珺說,今年將堅持送教下鄉,把科學、實用技術的培訓辦到鄉鎮、辦到村里。同時,通過網絡開展“云上送農技”,圍繞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發布具有適用性、可推廣的關鍵技術,助力農民增收豐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