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如斯的美軍如何接二連三撞船?普京為何敢硬剛美國?
10 號,在英國北海海域,一艘美軍 5 萬噸級油輪 “斯特納完美” 號與葡萄牙籍集裝箱船 “索隆” 號猛烈相撞,瞬間,現場火光沖天,爆炸聲此起彼伏,一朵接一朵的蘑菇云不斷騰起,滾滾的黑色濃煙遮天蔽日,仿佛世界末日降臨 。
這次撞擊的威力巨大,“索隆” 號船頭狠狠插入 “斯特納完美” 號左舷,兩船迅速起火,由于 “斯特納完美號” 滿載 22 萬桶航空燃油,而 “索隆” 號則裝載了 15 個集裝箱的氰化鈉原料和大量包裝酒精,這些易燃易爆以及劇毒物品讓火災迅速失控。英國海事海警緊急出動救援,可面對熊熊烈火以及可能產生的劇毒氫氰酸,救援行動不得不被迫停止。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 1 人失蹤,多人受傷。
而這并不是美軍船只近期第一次發生碰撞事故了,上個月,美軍 “杜魯門號” 核動力航母在地中海與巴拿馬貨船相撞。短短 30 天內,美軍就發生兩起因關閉 AIS 系統引發的撞船事故,這一數據實在是高得離譜。畢竟國際海事數據顯示,全球因關閉導航系統引發的碰撞事故不足 3%。
曾經,美軍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全球各地耀武揚威,航母戰斗群游弋在各大洋,先進戰機呼嘯長空,給人一種不可一世的強大印象。可如今這接二連三的撞船事故,就像一把把尖銳的刀,劃破了美軍強大的外衣,暴露出其內部隱藏的諸多問題。看似堅不可摧的美軍,實則內部早已千瘡百孔,就如同 “紙老虎” 一般,徒有其表。也不禁讓人思考,這樣的美軍,還能在世界軍事舞臺上繼續稱霸嗎?難怪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面對美國的各種挑釁,能毫不畏懼地強硬回擊 。
美軍的接連撞船事故,將其內部問題暴露無遺,也讓我們看到了普京敢硬剛美國的底氣所在。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為什么敢硬剛美國呢?說到底還是有強大的核實力:
俄羅斯擁有令美國都忌憚不已的強大核力量。“薩爾馬特” 洲際彈道導彈堪稱俄羅斯的 “鎮國神器”,它是俄羅斯第五代重型洲際彈道導彈,重量超過 200 噸,有效荷載為 10 噸,采用液體燃料推進 。其射程最遠可達 1.8 萬公里,從俄境內發射,可以有效打擊全球任何目標 。它可攜帶 10 到 15 枚分導式核彈頭,也能搭配 “先鋒” 高超音速滑翔彈頭,彈頭采取先進的突防技術,能夠突破任何反導系統,是當今世界威力最強、射程最遠的彈道導彈 。
“亞爾斯” 洲際彈道導彈同樣不容小覷,它是俄羅斯陸基核打擊力量的中堅。導彈總重量 49 噸,長度 20.9 米,可攜帶 1.2 噸重的彈頭和 4 枚分彈頭,最大射程高達 1.1 萬公里 。它采用固體燃料發動機,具備分導式多彈頭技術,每個導彈攜帶 4 枚分導彈頭和足數的誘餌彈,極短的反應時間讓對方根本沒時間準確辨別哪個是真實核彈頭,哪個是誘餌彈,增大對方攔截難度和己方突防率 。還運用了末端機動變軌技術、隱身、抗干擾等新技術,并在彈頭上加裝了防輻射和電磁干擾防護罩,大大增強了其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 。
這些先進的核導彈,讓俄羅斯在面對美國時擁有了強大的戰略威懾力。一旦美國做出過激舉動,俄羅斯的核力量足以對其造成毀滅性打擊,這使得美國在對俄行動時不得不慎之又慎 。
特朗普上臺后,做夢都想讓他心中的那個美國回來,可是當前美國正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國內政治分歧、經濟壓力等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軍事發展也在不斷推進,世界軍事格局正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新興國家的崛起和軍事技術的快速進步,正在逐漸改變全球軍事力量的平衡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軍的一舉一動都將受到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 。未來的國際軍事格局將如何演變,美國能否有效應對當前的困境,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和深入思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