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文 |鴻宇網絡
鴻宇網絡
1951年,四川昭化縣監獄里,王化琴的死刑判決已經下達。她被關押了二十多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結局已成定局。
她曾是軍統的一名特務,曾在情報部門工作,現在,她被認定為“反革命分子”,即將走上刑場。可就在行刑前夕,一封加急電報從省政府送達昭化縣。
這封電報的發出人,是四川省副省長康乃爾。審查人員打開電報,短短幾行字,讓整個案件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王化琴曾在1940年,冒死營救我黨地下黨員。請重新核查。”這個名字,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一個曾在軍統供職的人,怎么會救共產黨人?如果電報內容屬實,為什么她在審訊時從未提及?更重要的是,康乃爾為何要在這個時候,為她發聲?
一、1940年,生死攸關的茶館營救
王化琴,1914年生于四川昭化的富裕家庭,受過良好教育,精通英、法、日、俄等多國語言。1935年公派留學日本,目睹中國積弱,思想轉變,1937年抗戰爆發后歸國。她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在成都任教期間,與老同學康乃爾重逢,受其影響前往延安學習,后被派往前線從事政治宣傳工作。
可在1940年5月的一天一切都變了,重慶城里彌漫著濕熱的空氣。傍晚六點,一家位于城中心的茶館里,客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木桌前,喝茶、聊天、抽煙,氣氛安靜而祥和。沒有人注意到,幾名穿著便裝的男子正在不經意地掃視整個茶館,他們有的坐在角落里裝作喝茶,有的靠在窗邊抽煙,眼神時不時交流一下。
這一天,國民黨軍統情報部門得到一份密報——中共地下黨員康乃爾將在茶館里與同志會面。軍統對康乃爾的身份早已掌握,只是苦于沒有抓捕的機會,如今機會終于來了,軍統決定當場抓捕。
而這條密報,也被當時負責郵電審查的軍統特工王化琴無意中看到。
那一刻,她的心猛然一沉,手中的紙張微微顫抖。
康乃爾,這個名字對她來說并不陌生,他不僅是一名中共地下黨員,更是她的童年舊識——兩人從小一起讀書,曾是親密無間的朋友。
王化琴清楚,這次行動絕不是簡單的逮捕。
一旦康乃爾落入軍統的手中,等待他的將是嚴刑拷打,甚至是直接槍決。
而她自己,此刻正站在一個巨大的抉擇面前——是視而不見,還是冒險救人?
在軍統的紀律下,所有行動前,特務人員不得擅自外出。她不能直接跑出去警告康乃爾,但時間已經不多了。王化琴焦急地在辦公室里踱步,突然,她咬緊牙關,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用受傷的借口制造脫身機會。
于是她用力咬破了自己的舌頭,瞬間,一口鮮血涌了出來,滴在地面上,染紅了她的白色衣襟。辦公室的同事見狀,嚇了一跳,急忙報告上級。
“快送她去醫院!”很快,王化琴被安排送往醫院,同時,還有兩名女特務跟隨監視。
到了醫院后,王化琴強忍著疼痛,假借去洗手間之機,迅速從側門溜了出去,搭上了一輛黃包車,直奔茶館。
當她推開茶館的大門時,正好看到康乃爾坐在二樓的一張方桌前,正在與幾名同志交談。
王化琴沒有時間多做解釋,直接走過去,拍了拍康乃爾的肩膀,笑著說:“牌不行啊,你這樣是肯定要輸的,讓我來打吧。”
康乃爾微微一愣,隨即察覺到她眼神中的異樣,心里頓時警鈴大作。他沒有再多說話,假裝隨意地站起身,往后門走去。不到兩分鐘,他的身影已經消失在茶館的后巷之中。
就在這時,軍統特務沖進了茶館,他們掃視四周,尋找目標。
“康乃爾呢?”領頭的特務皺著眉頭。
“剛才還在這兒呢……”一個埋伏的特務低聲說道,眼神中滿是困惑。
康乃爾,逃走了。而王化琴,還站在原地。
二、軍統的懷疑與六個月的禁閉
這次抓捕行動失敗,讓軍統上下震怒不已。
很快,王化琴的行蹤也被上級注意到——她在關鍵時刻“生病”,又剛好離開軍統局,巧合得令人懷疑。
不久后,她被帶到軍統的審訊室。
審訊室里燈光昏暗,墻壁上掛著各種刑具,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霉味和血腥氣。王化琴知道自己無法徹底洗清嫌疑,但她不能露出破綻。
“王化琴,你那天晚上去了哪里?”審訊員盯著她問道。
“我確實病了,吐了很多血,醫院里還有醫生的記錄。”她的語氣平靜,沒有絲毫緊張。
審訊員冷笑一聲,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可是,我們的人查到,你在醫院里失蹤了半個小時。”
王化琴皺了皺眉,故作困惑地說道:“失蹤?我不過是去盥洗室洗漱了一下,然后在休息室里待了會兒,暈得厲害。”
軍統雖然懷疑她,但并沒有直接的證據,只能將王化琴關禁閉六個月,以示懲罰。
對她來說,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六個月后,她被釋放,繼續在軍統系統工作,但她心里明白,自己已經不可能再待下去了。她利用各種關系,逐漸淡出軍統的核心部門,后來以身體原因辭職,回到四川老家。
她想過,一個普通的女人,或許可以靠著時間慢慢淡化過去的一切。
但她沒有想到,11年后,命運再次把她推到了生死邊緣。
三、1951年,槍決名單上的她
1951年,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清查國民黨殘余勢力的鎮反運動。
曾經在軍統工作過的王化琴,被公安機關逮捕,關押在昭化縣監獄。
她沒有想到,自己曾經隱姓埋名多年,最終還是沒能逃過這場浩劫。
這一次,沒有人來幫她脫罪。王化琴的檔案里寫得清清楚楚——她曾是軍統特務,曾在情報部門工作過。即便她后來辭職,甚至沒有參與迫害革命同志,但曾在軍統供職的事實,已經足夠讓她被定罪。
很快,她被列入槍決名單,執行日期定在半個月后。
王化琴沒有哭,也沒有申訴,甚至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曾經救過一個共產黨人。她知道,這樣的事情,不會有人相信。
然而,就在執行前一天,一封信從四川省政府送到公安機關,信的落款人,是時任四川省副省長的康乃爾。
信中寫道:
“王化琴曾在1940年冒死救過我黨的地下黨員。請重新核查。”
這封信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公安機關重新審查了她的案件,最終決定撤銷對王化琴的死刑判決,改為管制幾年。她得以活下來,但這次經歷,讓她徹底明白,人這一生,命運的轉折往往在一念之間。
11年前,王化琴在軍統內部救下了一名共產黨人;11年后,那名共產黨人救了她。
她后來回到了老家,低調地生活了下來,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雖然她的過往仍然被人議論,但她從未后悔自己當年的選擇。
1985年,王化琴因病去世,終年71歲。
王化琴的墓地沒有墓碑,沒有名字,只有一塊普通的石碑,刻著幾個小字:“一生清白。”
歷史沒有忘記她,那個曾經站在生死抉擇邊緣的女人,最終以她自己的方式,被時間銘記。
信息來源:
冒死營救秘密共產黨人的軍統女特工——2016年12月12日09: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