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申科說了什么,澤連斯基要和俄羅斯直接談?特朗普為何尷尬至極?
在俄烏沖突持續升溫之際,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一番表態引發國際震動。14號,正在莫斯科訪問的盧卡申科直言,美國所謂的“和平計劃” 不過是虛偽的幌子,其真實意圖是通過俄烏對抗漁利,并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戰爭潛力。他警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若繼續充當西方代理人,烏克蘭終將被榨干資源后拋棄,最終可能回歸俄羅斯與白俄羅斯主導的斯拉夫陣營。
盧卡申科指出,美國表面上在俄烏之間斡旋,實則通過“暫停 - 恢復” 對烏軍援的雙面手法,刻意維持沖突的烈度。這種操作不僅未能推動和平,反而讓戰爭陷入惡性循環。他進一步揭露,西方正以 “安全承諾” 為誘餌,迫使烏克蘭交出稀土、化石燃料等戰略資源。一旦烏克蘭失去利用價值,西方將毫不猶豫地抽身,留下滿目瘡痍的國家。
盧卡申科的言論直擊烏克蘭的困境:在西方主導下,烏克蘭不僅淪為地緣博弈的犧牲品,其國家主權和資源正被逐步掏空。他呼吁澤連斯基認清現實,強調俄烏同為斯拉夫民族,應通過直接對話化解分歧,而非任由外部勢力操縱。
盧卡申科的喊話似乎奏效。據烏媒報道,澤連斯基于14 號宣布成立高級別談判代表團,成員包括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外長瑟比加和國防部長烏梅羅夫等核心官員。盡管未明確談判對象,但外界普遍猜測,澤連斯基意圖繞過美國與歐洲,直接與俄羅斯展開對話。
這一轉變或源于澤連斯基對西方承諾的失望。美國近期提出的“礦產資源協議” 要求烏克蘭將一半的資源收入納入美方控制的基金,引發烏方強烈不滿。同時,特朗普政府在俄烏談判中刻意邊緣化澤連斯基,甚至宣稱 “澤連斯基沒有牌可打”,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的危機感。若烏俄直接和談成功,烏克蘭或將避免被迫出讓國家資源,重掌外交主動權。
與澤連斯基態度轉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處境尷尬。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宣稱“24 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但近期卻在采訪中承認這一說法帶有 “諷刺意味”,并淡化了對停火的具體承諾。其團隊甚至辯解稱,特朗普未明確 “哪一年、哪一天” 實現停火,引發輿論關注。
盡管特朗普聲稱與普京的會談“富有成效”,并表示俄烏沖突 “可能結束”,但俄方明確將停火與消除危機根源掛鉤,而烏克蘭則指責俄方設置 “先決條件”。這意味著,特朗普的和平愿景仍面臨重重障礙。更諷刺的是,若澤連斯基真的繞過西方與俄談判,特朗普此前設計的 “以資源換和平” 劇本將徹底落空,其政治信譽也將遭受打擊。
盧卡申科的警告與澤連斯基的行動,揭示了俄烏沖突的深層矛盾:當西方將烏克蘭視為“耗材” 時,其領導人能否跳出外部干預、自主選擇國家命運,成為關鍵。若烏俄直接對話取得突破,不僅可能改寫沖突走向,更將沖擊美國主導的地緣秩序。而特朗普的 “和平神話” 若就此破滅,也將為國際政治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