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李嘉誠旗下的和記港口將分布在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尤其是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個港口經營權,準備全部打包賣給了美國的貝萊德財團一事引發強烈社會反響。
如果這一交易塵埃落定,美國將輕而易舉地把全世界重要港口的實控權納入自己囊中。結合之前美國提出對中國運營和建造的船舶在美國港口的停靠征收高額費用的提議,這一交易對中國航運經濟是致命的打擊。
事關重大,情況緊急,國家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從最開始港澳辦轉發《大公報》的文章表態,再到新華社發文怒批。李嘉誠把港口拱手相讓的行為被定性:沒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
當然,譴責只能發泄情緒,關系國家發展戰略的大事,靠譴責顯然是不夠的。于是3月14日至15日,中國派出副部長帶隊,對巴拿馬進行了訪問,并會見巴主要政黨領導人。
從對此行的新聞報道中看,巴拿馬對中國是歡迎的,結果是富有成效的。媒體報道稱“巴拿馬愿深化雙方友好交往,凝聚合作共識,推動巴中友好事業持續發展。”
3月18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行政會議會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了社會對李嘉誠擬出售港口資產一事的關切。
李家超強調了三點。
第一,社會對事件的關切,值得重視。
第二,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為香港企業,提供公平環境,反對使用脅迫施壓手段。
第三,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港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中國各級官員的公開表態都是含蓄的、慎重的,和美國政客喜歡信口開河完全不同。這三點看似蜻蜓點水,沒有實質性內容,但如果加以分析,信息量巨大。
前兩句是表達了對事件的關切,對美國的譴責,是最正常的回應。但第三點雖然看似平常,卻綿里藏針,李嘉誠的如意算盤恐怕生變。
如果政府默認了這筆交易,按照官方發言的習慣,應該會這樣表述:我們反對把經濟政治化,并尊重企業基于市場的判斷和行為。對于相關企業的交易,我們會持續關注。
但李家超的話卻沒有這么說,而且強調了“依法依規”。如何用非行政命令來解決西方的巧取豪奪,達到四兩拔千斤的效果,中國有豐富的經驗和對策。
2020年特朗普政府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對TikTok進行審查。當時大家都認為TikTok胳膊拗不過大腿,在美國的施壓下,只有低價被收購一條路可走。
就在TikTok準備在微軟、沃爾瑪與甲骨文之間選擇一個最終買家,在美國政府給出的最后簽字日期前48個小時,中國商務部調整了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把“基于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和“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列入禁止出口名單。
這一調整,直接斷了TikTok出售給美國公司的可能性。如果不是這一殺手锏,TikTok可能早就變成了美國公司的囊中之物。事實是,經過了5年的時間,歷經三任總統,今天TikTok還掌握在中國公司的手中。
所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說的“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應該有所指,因為現在的合同還在擬成交階段,最終還需要港府的批準。但這里面的“符合法律規定”既包括現有法律,也包括臨時調整隨時改變的法律。
對于關系國計民生和未來貿易地位的大事,國家不可能坐視不管。但和記港口是香港企業,在一國兩制的大框架下,中國無法直接干預。但并不代表就束手無策,任由企業拱手相讓,損害國家利益。
很現實的一個途徑就是香港政府出臺相關限制,要求港企的海外資產處置必須經政府批準,否則合同無效。
當然這里面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復雜的立法過程。但先暫緩交易,再從長計議,則完全來得及。
香港航商總會總顧問,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主席梁振英直言不諱:有些香港商人誤信“商人無祖國”,以為一切“在商言商”。沒有祖國的商人只會淪為沒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舉世皆然。
在如今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只有以變應變。美國可以公然搶奪,中國自然不會拱手相讓。中國商人必須無條件站隊祖國,否則不僅是譴責和批判,更會有切膚之痛。
李嘉誠本以為的落袋為安,現在看來都是懸而未決。即便這筆交易最終完成,李嘉誠也未必能笑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