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格蘭西海岸風光旖旎的坦伯利高爾夫球場,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與歐盟達成一項被他反復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協議。
特朗普與馮德萊恩握手
這一協議不僅標志著數月來因關稅威脅而高度緊張的美歐關系暫時降溫,更帶有鮮明的特朗普式個人色彩:奢華的宴會廳、對風力發電機的指責,以及隨時轉化為秀場的私人球場。
在這場被特朗普助手們稱作“工作訪問”的行程里,政治談判、商業宣傳與個人品牌推廣交織,形成了一幕充滿特朗普個人風格的政治劇場。
從高壓威脅到“歷史性協議”
幾個月前,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威脅對歐盟征收高達30%的關稅,并屢次痛斥跨大西洋貿易關系“極不公平”。在特朗普看來,美國長期對歐盟存在的貿易逆差是“單方面的損失”,而高關稅則是讓談判桌上的對手就范的手段。
特朗普手上的紙 正是貿易戰的細節
面對強壓力,歐盟最終同意從美國購買總值7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并向美國追加6000億美元的投資。同時,美歐雙方對汽車及其他商品確定了15%的關稅標準,雖然高于此前歐盟的標準,但比特朗普最初提出的30%已是顯著讓步。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形容,這筆協議“覆蓋 4.5 億人口的市場”,盡管談判過程“非常艱難”,但最終實現了貿易關系的再平衡。特朗普則以他一貫的浮夸風格強調:“這是所有協議中規模最大的,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協議。” 他還表示,這項協議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更是鞏固美歐關系的重要一步,“實際上將使我們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摩擦積累:美國與歐盟的貿易暗戰
這份協議并非憑空而來,而是多年來美歐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產物。自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美國與歐盟圍繞農業補貼、航空工業補貼(空客與波音之爭)、數字稅、汽車關稅等議題多次爆發沖突。特朗普上臺后,更將高關稅視為首選的談判武器。
2018 年,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對歐盟出口的鋼鋁產品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引發歐盟強烈不滿。歐盟隨即以同等規模的關稅反制,目標直指美國的威士忌、牛仔褲與摩托車等標志性出口產品,雙方關系驟然緊張。
此后數年,跨大西洋關系一直處于脆弱狀態。特朗普多次威脅對歐洲汽車加征關稅,并公開批評歐盟對美科技巨頭(如谷歌、蘋果、亞馬遜)的反壟斷調查和征稅計劃。在他的語境中,歐盟被形容為“比中國更糟糕的貿易對手”。
而此次“史上最大協議”,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建立在這樣的對峙之上:以高壓作為前奏,再通過交易宣告勝利。
風車、移民與加沙援助:特朗普式的“跑題”
盡管主題是貿易,但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言論很快擴散到更廣泛而出人意料的話題。他抱怨坦伯利球場視野中的風力發電機破壞了景觀、制造噪音,“讓人發瘋”。
移民問題也沒有被遺忘:“我們已經封鎖了邊境,沒有人可以入境……我認為歐洲最終也會這樣做。”在特朗普看來,這種強硬邊境政策才是“保護國家利益”的必要手段。
談到中東局勢時,特朗普聲稱美國批準了向加沙提供更多糧食援助,卻“沒有人承認這一點”,并指責外界忽視美國的人道行動。他還呼吁其他國家也應共同分擔對加沙的援助責任。
這些插科打諢和脫稿言論,讓原本劍拔弩張的美歐貿易問題,增添了更多戲劇與混亂感,也凸顯特朗普個人風格中的隨意。
交易背后的政治算計
對特朗普而言,這份協議不僅是經濟上的勝利,更是他“交易總統”形象的強化。他與馮德萊恩的會面,正值他即將與英國新首相基爾·斯塔默會談之前,也是在與日本等國初步達成貿易協議之后。
馮德萊恩坦言,協議成功的幾率曾只有50%,但雙方最終都作出了妥協。她在發布會上的態度冷靜、克制,即便特朗普反復批評歐洲的能源、移民政策,她也盡量避免正面交鋒,僅承認美國確實長期處于貿易逆差,需要重新平衡。
特朗普也毫不避諱將國家談判與個人品牌交織在一起:他在球場的宴會廳會見馮德萊恩,并得意提到這是“以我名字命名的宴會廳”。更進一步,他透露打算在白宮也建一個類似的宴會廳,“白宮 150年來一直想要一個,但他們找不到房地產經紀人,”特朗普調侃道。
這種將國家事務與私人商業包裝結合的做法,引發支持者與批評者兩極化的評價:有人稱其是“交易藝術”的體現,也有人擔憂這是公私界限的模糊與政治舞臺的娛樂化。
坦伯利球場上的“工作訪問”
特朗普此行名義上是“工作訪問”,實際行程則是工作與休閑的混合體:白天與兒子埃里克在球場打高爾夫球,夜晚則在私人宴會廳中繼續接待商界高管與政治人物。
我一邊打球 一邊工作
他還特意發布了一段在球場揮桿的視頻,并引用高爾夫傳奇人物加里·普萊爾的評價:“坦伯利是我73年職業生涯中打過的五大最佳球場之一?!?隨后迅速回復:“謝謝你,加里!”——這一幕完美展示了特朗普如何將個人品牌、政治議題與高爾夫球場打包在一起。
盡管他曾宣稱將有許多重量級人物參加坦伯利的會面,但具體名單未對外公布。白宮安保團隊甚至為此部署了新型裝甲高爾夫車,以確??偨y安全。
“史上最大協議”,還是最大的表演?
特朗普將協議描繪為歷史性成就,但經濟學家提醒,目前協議細節尚未完全公布,包括歐盟具體承諾的采購規模、生效時間以及執行細則等都需要進一步驗證。部分學者更擔心,這種通過威脅高關稅換取短期勝利的做法,可能會在長期內破壞跨大西洋關系的信任基礎。
此外,這份協議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緩解美國對歐盟的貿易逆差,也有待觀察。馮德萊恩在發布會上雖然稱這是“雙贏”,但仍提醒美歐關系的平衡需要耐心、合作與穩定的政策環境,而非單靠威脅與交易。
無論結果如何,這次坦伯利球場上的“峰會”生動詮釋了特朗普的交易哲學:用夸張的語言、強硬的姿態與個性化秀場,將國家重大政策談判轉化為個人敘事與公共舞臺上的表演。在這場兼具交易與戲劇性的政治秀中,但真實的政策成效還需要更長時間來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