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近年來持續深化,其在全球貿易結算中的支付占比曾呈現穩步上升態勢。
然而,近期這一趨勢出現階段性調整,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發布的數據,2025年6月人民幣全球支付份額降至2.88%,排名滑落至全球第六位,這也是繼5月被加拿大元超越后連續第二個月位居第六。
這一變化引發市場關注,究竟是何種因素導致人民幣支付份額出現短期波動?要厘清這一問題,需結合全球貨幣支付格局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結構性變化綜合分析。
從全球貨幣支付版圖來看,美元仍以絕對優勢占據主導地位。2025年6月,美元支付份額為47.2%,雖較上月下降超1個百分點,但憑借龐大基數仍穩居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期通過的《穩定幣監管法案》被視為鞏固美元霸權的重要舉措,該法案為穩定幣發展提供監管框架,客觀上有利于美元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延伸布局。
歐元作為全球第二大支付貨幣,6月支付份額穩定在23.9%,與上月基本持平。
美元與歐元合計占比超七成,凸顯西方陣營在全球支付體系中的強勢地位。
盡管歐債危機后歐元區經濟面臨挑戰,但歐元作為區域一體化核心貨幣的地位仍難以撼動。
排名第三的英鎊6月支付份額為7.6%,較上月提升0.5個百分點,其支撐力主要源于倫敦作為全球最大外匯交易中心的金融樞紐地位,盡管英國經濟規模已跌出全球前五,但金融服務業優勢仍為英鎊提供關鍵支撐。
日元在6月以3.84%的支付份額重回第四位,較5月略有上升,而加拿大元則延續上升勢頭,6月支付份額達3.43%,連續第二個月超越人民幣。
對比來看,人民幣支付份額從3月的4.13%逐步下滑至6月的2.88%,5月、6月均跌破3%關口,這一變化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針對人民幣支付份額的階段性調整,需辯證看待其背后動因。首先,美國自2025年4月發起的貿易戰是否為關鍵影響因素?
從數據表現看,二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不僅未現萎縮,反而呈現增長態勢,表明關稅戰與人民幣支付份額下滑并無直接關聯。深入分析發現,人民幣支付份額的暫時回落更多源于統計口徑差異與技術性分流。
關鍵因素之一在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快速發展。作為中國人民銀行主導建設的人民幣跨境清算基礎設施,CIPS自2015年上線以來持續完善,目前已擁有超180家直接參與者,覆蓋全球6大洲、105個國家和地區。
2024年數據顯示,CIPS系統處理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金額同比大幅增長43%,顯著提升了人民幣跨境結算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銀行與境外分支機構間的人民幣結算交易主要通過CIPS完成,而SWIFT系統僅能統計通過其報文網絡處理的交易。隨著CIPS應用范圍擴大,越來越多人民幣跨境交易脫離SWIFT統計體系,導致后者披露的支付份額無法全面反映人民幣實際使用情況。
另一重因素則與支付場景結構性差異有關。SWIFT系統主要服務于大額跨境支付,而小額跨境支付(通常指單筆低于1萬美元的交易)多采用其他清算渠道。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跨境電商市場,C2C(消費者對消費者)貿易占比突出,此類交易以小額為主,且大量使用人民幣結算。
由于這類交易未納入SWIFT統計范圍,客觀上造成人民幣支付數據在SWIFT體系中的"縮水"。此外,中國境內人民幣支付完全通過自有清算系統完成,與歐元、英鎊等貨幣境內支付普遍采用SWIFT的情況形成對比,進一步加劇了統計差異。
從更宏觀視角看,人民幣支付份額的階段性調整恰反映了其國際化路徑的多元化發展。
隨著CIPS系統功能完善、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創新(如"跨境人民幣便利化試點")以及數字人民幣跨境應用場景拓展,人民幣結算正從傳統貿易領域向服務貿易、直接投資、金融市場交易等多維度延伸。這種支付渠道的分散化與場景多元化,雖在短期內影響SWIFT統計數據,但實質上強化了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網絡效應與自主性。
展望未來,人民幣國際化仍將持續推進。一方面,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等新興市場的經貿合作深化,將為人民幣在區域貿易結算中提供更廣闊空間;另一方面,金融基礎設施的持續優化(如CIPS與本地清算系統的對接)將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結算效率。
盡管SWIFT數據顯示人民幣支付份額暫居第六,但這更多是統計口徑與技術路徑調整的結果,而非實際使用規模縮減。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其全球支付地位有望在更均衡、多元的基礎上實現穩健發展。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