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失的30年,經濟一片狼藉,房價、股價一落千丈,多少人日子過不下去??善心敲磶讉€行業(yè),逆境中崛起,硬是在經濟寒冬中找到了春天,還影響了全球的商業(yè)模式。咱今天就來聊聊這背后的生意經,說不定也能學上一招半式,給自己找出賺錢的新門道!
二戰(zhàn)后,老美琢磨在亞洲整個成功典范,證明資本主義在哪都能玩轉,找來找去就盯上了日本,打算把它打造成工業(yè)巨頭。小日子一看,這個機會不抓住都對不起子孫后代啊,于是從60年代開始,這經濟增速跟打了雞血似的,年均10%,商品也瘋狂往美國輸出。
到了80年代,日本已經是亞洲的扛把子了,GDP占了亞洲的60%,日本制造也成了高品質的代名詞,全球500強里,前20強日本就占了6成,三菱、索尼、豐田啥的,在全球那是家喻戶曉。
老美一看,這還得了,小弟要翻天了啊。于是,1985年拉著德、法、英、日,整了個廣場協(xié)定,說白了就是消除貿易逆差,讓日元升值。小日子還以為占了大便宜,立馬簽了這個協(xié)定。
起初啊,日本確實吃到了紅利,日元匯率跟竄天猴似的,3年翻了一倍,房子、股票也跟著漲了,GDP也要超過老美了。日本人也是牛氣沖天,全球各地買買買,什么哥倫比亞影業(yè)、洛克菲勒大廈啥的,全給收了。
可誰能想到,日本這經濟全是泡沫,一碰就碎。1990年貨幣政策一收緊,房價、股市跟自由落地似的,一路狂跌,不良壞賬堆成山,短短10年,21萬家企業(yè)倒閉,500多萬人失業(yè)。經濟一垮,日本掉進了通縮的坑,老百姓一看這形勢,都捂緊錢包不敢消費了。企業(yè)呢?東西賣不出去,投資意愿也低了,惡性循環(huán)就這么形成了。這一“失落”,就是整整三十年?。?/p>
這30年,日本在科技上全面落后,在互聯(lián)網、智能手機、光伏、電動汽車、智能家居這些領域,全都沒跟上節(jié)奏,比亞迪、華為、亞馬遜、谷歌這樣的巨頭,一個都沒冒出來。就連GDP,也從占全球的17.3%跌到了4%,先后被東大、德國超了車,淪為第四大經濟體。
不過,在日本這“失落的30年”中,愣是有一波行業(yè)逆風翻盤,活得那叫一個滋潤。有人會問,這小日子都低欲望了,年輕人也躺平了,哪來的錢賺?
這第一個就是平價經濟,大家手里拮據(jù)了,買東西自然挑個性價比高的。優(yōu)衣庫就是典型,款式簡約、價格親民,在經濟低迷時大放異彩,創(chuàng)始人柳井正連續(xù)7次成為日本首富,這就是平價經濟的魅力。
再說說便利店, 7-11、羅森這些大佬,把“便利”做到極致,一站式服務,省錢省時間,簡直就是“窮忙族”的救星,誰不心動?
無印良品也同理,簡約設計,高性價比,也是火的不行。這兩年咱們這邊,蜜雪冰城、名創(chuàng)優(yōu)品啥的,也是走高性價比路線,市場反響好得很。還有滿大街的好想來、趙一鳴,也是這個理。
反觀星巴克,在中國就有點水土不服,去年四季度銷售額跌了14%,瑞幸咖啡反而憑著親民策略,異軍突起,全面超越。這說經濟下行時,高性價比、便利性、創(chuàng)新模式,這些才是企業(yè)逆勢而上的關鍵。
第二個是多巴胺經濟,也就是花小錢買大快樂。就好比說日本的三得利,它原本是賣酒的,90年代搖身一變,搞起了無糖茶飲和咖啡,結果火的一塌糊涂。為啥?原因很簡單,價格親民,幾十日元一瓶,喝完心情愉悅,情緒價值直接拉滿啊。
還有那個旭酒造公司,日本泡沫擠破后差點倒閉,但創(chuàng)始人立馬轉型,推出了獺祭清酒,主打一個好喝、快樂、便宜,現(xiàn)在火的不行,都要去月球上釀酒了。
當然了,販賣多巴胺也不能忽略了電影和演唱會,日本那時候經濟低迷,但票房和觀影人數(shù)反倒上去了,愛情片、喜劇片大受歡迎,為啥呢?便宜又能忘記煩惱。濱崎步的演唱會,粉絲們寧愿省兩頓飯,也得去釋放壓力,這就是多巴胺的魅力。
第三個是旅游經濟。按理說,這經濟不好,咋還有人出去旅游?其實啊,這就是口紅效應,車房買不起,攢下來的閑錢呢,就用來旅游找樂子。長線旅游太貴了?日本那會,鄉(xiāng)村游、溫泉旅行那叫一個火,體驗好、價格還親民,減配不減質唄。
第四個是循環(huán)經濟,90年代日本衰退,二手書店Bookoff卻火了起來。有人說不對啊,日本人有潔癖、愛干凈,舊書哪能入得了眼?不過呢,Bookoff有絕招,簡單翻個新,舊書就能煥然一新,價格還便宜,這不立馬就火起來了??恐@個策略,Bookoff在日本開了701家店。
咱們這邊也不落后,轉轉、閑魚、愛回收這些公司,財報上都寫著呢,高速增長!二手電商市場,交易規(guī)模8年翻了120倍,用戶也都5.8億人了,這說明啥?消費降級了,大家更樂意資源利用,省錢又環(huán)保。
第五個是單身經濟,日本那失去的30年,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娃,老齡化、少子化嚴重,可這么一來,寵物市場迎來了春天,就算再沒錢,也得給阿貓阿狗最好的。咱們也一樣,寵物市場連續(xù)5年增長率超9%。當然了,一人食、一人游、婚戀交友,也都是單身經濟的產物。
最后啊,造夢經濟也得提一提,經濟不景氣,大家都想逃避現(xiàn)實,動漫、游戲、追劇就成了低成本安慰。任天堂、索尼這些游戲大廠趁機崛起,成了日本人造夢的代名詞。七龍珠、火影、海賊王這些動漫作品,海內外市場也是火的一塌糊涂。
別小瞧了這些“宅文化”,內里可是消費小能手,游戲機、手辦、主題咖啡店,一套下來,造夢經濟成就了多少商業(yè)大佬。咱們這邊也是,去年的黑神話悟空,銷售額破90億,吸金能力杠杠的。
所以啊,經濟再怎么不景氣,總有一些行業(yè)迎風而上。日本這30年大蕭條教會咱們一招:洞察需求、順應趨勢,緊抓快樂,經濟寒冬也能開出花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