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之間不變。這是自1月和3月會議以來,美聯儲再次決定維持利率不變。
美國財經媒體指出,在全球各大主要央行紛紛開啟降息的時段,美聯儲卻沒有能力選擇降息刺激經濟增長。美國資管公司ICM Management統計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發言全文,他在演講中20次提到“關稅”一詞,11次說要“等等看”(wait and see),其中在演講的前十分鐘鮑威爾就已經6次提到“等等看”。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7日出席記者會 圖據視覺中國/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鮑威爾在演講中強調,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可預測性太強,其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尚不確定,因此“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這也是美聯儲選擇“等等看”的理由。
鮑威爾拒絕“先發制人”降息
稱沒有與特朗普見面計劃
在美聯儲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出,鑒于美國經濟面臨嚴重的衰退風險,美聯儲應該“先發制人”進行降息。
對此鮑威爾表示,“考慮到關稅的范圍和規模,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通脹和失業風險的上升。如果情況確實如此,且這些關稅最終按當前設想的水平落實,那么我們將難以繼續在實現目標方面取得進展,甚至可能出現延遲。至少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我們可能無法在這方面取得明顯進展。”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于關稅最終如何落地。問題是我們對此并不清楚。關稅的規模、范圍、時間和持續時間都存在太多不確定性。所以事情就是這樣。”鮑威爾說。
此外有記者提到,特朗普多次催促美聯儲降息,鮑威爾回應稱“這完全不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所以我們始終會做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利用我們的工具來促進最大程度的就業和物價穩定,造福美國人民。我們始終只會考慮經濟數據、經濟前景、風險平衡,僅此而已,這就是我們要考慮的全部。”
鮑威爾還表示他從未要求與任何總統見面,他也證實他的工作日程安排上沒有與特朗普相關的活動。
美聯儲面臨兩難抉擇:
通脹和失業率先保哪一個
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知名財經記者Timiraos最新分析指出,美聯儲正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需要決定是更關注通貨膨脹上升的風險,還是更關注失業率上升的風險。
Timiraos指出,美聯儲面對的困境在于,過早降息可能導致通脹預期失控,而“按兵不動”太久則可能導致經濟衰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指出,去年在特朗普上臺之前,他的多位盟友曾批評稱,美聯儲過快降息正在刺激更持久的通脹風險。“這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坦率地說,這是自相矛盾的。”
日本三菱日聯銀行的美國宏觀戰略主管貢卡爾維斯表達了另一種擔憂,認為美聯儲持續按兵不動,就相當于“被動緊縮”,未來可能需要更大力度的降息挽救經濟。“如果等到7月或9月才降息,可能會導致美聯儲不得不進行更大幅度的降息,如半個百分點。那樣的話就等待太久了,你可能會失去真正挽救經濟的機會。”
紅星新聞記者 鄭直
編輯張尋 責編 魏孔明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加稅145%,并對中國船舶下手,導致美國消費者處境艱難。5月6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特朗普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后,美國來自中國的進口量急劇下降。多名業內人士警告說,幾周后,美國消費者將面臨價格上漲和某些商品短缺的局面。
“本周,我們(洛杉磯港)貨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35%,”當天,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接受采訪時稱,這是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后首批抵達洛杉磯港的貨船。
塞羅卡還稱,這些進港貨船的貨運量大幅下降,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數量下降了50%以上。
塞羅卡說,許多美國進口商取消了之前的訂單,因為他們不愿支付高額關稅,這些關稅可能導致中國商品價格上漲一倍以上。據他透露,洛杉磯港原本預計5月份將有80艘船只抵達,但其中20%已被取消。截至目前,客戶已經取消了6月份的13個航次。
“即便如此,你仍不知道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塞羅卡警告說,“美國的許多零售商和進口商都告訴我,現在這些產品的價格比上個月暴漲了大約兩倍半。”
塞羅卡接受CNN采訪 視頻截圖
美國物流和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首席執行官瑞安·彼得森表示,一些零售商選擇付費將產品儲存在中國倉庫,而不是進口到美國,因為這樣比支付關稅更便宜。
彼得森認為,由于進口商和零售商不愿支付高昂的關稅成本,未來發貨量可能會繼續下降,降幅可能高達60%。他提醒說,美國消費者很快就會注意到這一點。
“集裝箱數量減少60%,意味著到貨量減少60%,”彼得森告訴CNN,“庫存售罄只是時間問題,之后就會出現短缺,價格也會隨之上漲。”
CNN援引美國零售聯合會(NRF)數據稱,預計2025年下半年,美國進口量將同比下降至少20%。來自中國的進口量降幅將更為顯著。摩根大通預計,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量將下降75%至80%。
特朗普上臺后在全球范圍內挑起貿易戰,已宣布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征收145%的關稅,針對中國香港和內地的“小額豁免”政策于5月2日到期。中國船舶也成為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釘”,將被征收高額費用。
CNN在報道中提及,在特朗普關稅政策生效前,許多美國企業選擇囤積材料、物資和消費品。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貿易逆差超出預期,擴大至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有經濟學家預計,隨著貨船陸續抵達港口,進口激增的勢頭至少還將持續幾周,但此后將迅速崩盤。
洛杉磯港自華進口量腰斬 視頻截圖
美國金融服務機構Nationwide經濟學家丹尼爾·維爾哈伯6日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企業在第一季度提前訂購了消費品和資本品(及其他產品),以應對4月2日的‘解放日’。隨著新關稅的實施,我們預計美國通脹將進一步上升,這將給本已放緩的消費活動和經濟增長帶來更大的阻力。”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同日在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貨物在關稅征收日期之前在起運港裝船或在運往美國的途中,并在5月27日之前收到,則可免稅進入美國。這給了企業更多時間備貨,這也將體現在4月份的數據中。但除此之外,我們預計貿易將大幅放緩。”
與此同時,美國人正繼續購買此前存放在美國倉庫的商品。但CNN警告道,這些庫存正開始耗盡。
彼得森上周曾告訴CNN:“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幾周,(零售商)就會賣完庫存,到夏天就會出現商品短缺和貨架空空的情況。”
塞羅卡也預測,屆時美國消費者的選擇將大幅減少。他警告稱:“全球90%的貿易通過海運完成。在洛杉磯港,我們約有45%的業務與中國有關,包括家具、電子產品、電器、服裝和鞋類……這些關稅最終將體現在商品成本結構中,并由美國消費者來買單”。
彭博社日前報道指出,特朗普針對中國增設的一系列貿易壁壘,已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后果,依賴相對廉價的中國產品的美國人深受其害。
報道稱,美國年輕人對特朗普政府越來越不滿。特朗普執意挑起對華貿易戰,劍指Shein、Temu等中國電商平臺以及TikTok,可能顛覆那些已經習慣了快時尚、TikTok視頻和Xbox的美國年輕人的生活,并進一步影響這些剛剛經濟獨立、已承受通脹壓力的年輕消費者。
“氣瘋了”“負擔不起”“不知道怎么辦”……不少年輕人抱怨說,關稅政策把他們的生活搞得一團糟。同時,共和黨內部也出現了不滿的聲音。報道稱,特朗普大舉征稅,或將影響共和黨明年的國會中期選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