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5日起,特朗普下令對也門胡塞武裝控制區域進行了連續好幾天的高強度空襲行動。這次軍事打擊的目的是針對胡塞武裝對紅海海域內過往商船進行襲擊的報復行為。
遭受到襲擊的胡塞武裝隨即發出強硬警告,要將美國航母戰斗群作為報復目標,雙方的軍事沖突讓本就飽受戰亂的中東地區雪上加霜。
這次雙方之間的沖突起因是關于紅海航道安全問題。作為連接歐亞貿易的重要通道,紅海海域每天平均通行的商船超百艘,這條航線對全球經濟復蘇至關重要。
美國方面明確表示,這次軍事行動必須讓胡塞武裝停止對商船的攻擊行動。但分析人士指出,單純依靠空中打擊難以實現目標,反而會激化矛盾,胡塞武裝素來就有睚眥必報的傳統,他們控制的也門北部地區地形復雜,長期戰亂導致民眾十分團結。
這次軍事行動表面上的目的是阻止胡塞武裝繼續襲擊商船,實際上是將矛頭指向伊朗,指控伊朗在暗中支持胡塞武裝。這種指控并非空穴來風,近期中俄伊三國在波斯灣舉行的聯合海上演習,被華盛頓視為德黑蘭強化地區影響力的信號。美國的指控并非空穴來風,近期中俄伊三國在波斯灣舉行的聯合海上演習,被美國視為伊朗在強化他中東地區影響力的信號。
胡塞武裝對美軍的報復也在進行當中,已開始針對性部署軍事設施。胡塞武裝的無人機與導彈雖然遭受到美軍的攔截,但胡塞武裝方面使用的是廉價的無人機跟導彈,而美國則是需要使用昂貴的攔截導彈進行攔截。
此消彼長下,這種“非對稱消耗戰”可能重塑現代海戰邏輯。并且有知情人士透露伊朗可能為其提供新型反艦武器。與此同時,歐洲國家對紅海航道受阻的擔憂日益加劇,法國已提議歐盟組建護航編隊,凸顯出紅海在世界范圍內的重要性。
當前局勢凸顯出許多矛盾交織的中東困局,既有代理人戰爭的延續,也有新興力量與傳統勢力的碰撞,有能源通道的安全焦慮,也有意識形態的深層對抗。聯合國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來化解分歧,但短期內實現局勢降溫難度較大。這場由空襲引發的危機,或將重塑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并對未來全球的能源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新華社《美軍大舉空襲也門 打擊胡塞警告伊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